赤壁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607|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作品交流] 咸宁西河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1 10:26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明世宗嘉靖二十八年,时任咸宁县令的张时举令人在淦水河上“砌石为基,架木其上,为屋十七间”,这样便有了西河桥的雏形。后来此桥坍圮,“乃造舟为梁,以铁索维之”。到了明熹宗天启甲子年间得以重修,“桥洞有七,石栏杆环列其上,影若卧虹”,人称“虹桥”。晚唐诗人杜牧曾在著名的《阿房宫赋》中以“长桥卧波,未去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来精述长桥如龙、复道如虹的美景。那么,当时咸宁这“虹桥”的风姿怕也是美不胜收的吧。不然,何以名列咸宁古代八景之一呢?
  清康熙十二年,虹桥不幸被洪水冲毁。十六年之后才修复一新,时名“永安桥”。雍正丙午年再次坍圮,至乾隆十二年复建,改称“宗岳桥”。那年岁贡咸宁籍秀才胡文建曾赋诗盛赞新桥:“古道中分一水流,行人径渡未呼舟。谁将十丈长虹架,能便三千骏马游。洞口桃花吹细雨,山间月色动悠悠。临邛自昔传司马,借问题桥可再否。”
  之后的清道光、咸丰年间该桥不断修建,又经民国和解放初期的改建,才有了“西河桥”的名称。该桥也成为咸(宁)羊(楼司)线的主要桥梁。1954年,咸宁遭遇百年未见特大洪水,将该桥的桥亭、桥面冲毁。1956年修复,桥两旁立有“人”字形木架栏杆,桥面可通行汽车。随后,应经济建设的发展需要,1966年县人民委员会对该桥予以改建,除桥墩依旧外,桥面与栏杆均改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现桥长85.55米,宽9.5米,高8.5米,横跨淦水河,气势雄伟。
       华为P6手机拍摄





IMG_20161217_144425副本.jpg (356.97 KB, 下载次数: 11)

IMG_20161217_144425副本.jpg

IMG_20161217_144510副本.jpg (327.66 KB, 下载次数: 10)

IMG_20161217_144510副本.jpg

IMG_20161217_144524副本.jpg (312.45 KB, 下载次数: 13)

IMG_20161217_144524副本.jpg

评分

参与人数 3经验 +6 赤币 +20 收起 理由
文剑 + 2 + 20 很给力!
烽火连篇 + 2 关注中,本帖已推至赤壁热线网站首页。
卧龙赤壁 + 2 关注中,本帖已推至赤壁热线网站首页。

查看全部评分

赤壁热线微信公众号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1 10:27 | 只看该作者

IMG_20161217_144703副本.jpg (342.8 KB, 下载次数: 7)

IMG_20161217_144703副本.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6-12-21 10:30 来自0715圈 | 只看该作者
頂起,美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1 11:37 | 只看该作者

感谢朋友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6-12-21 15:58 | 只看该作者
向姚老师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6-12-21 16:18 来自0715圈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6-12-21 16:26 来自0715圈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6-12-22 08:1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2 08:38 | 只看该作者
helen 发表于 2016-12-21 15:58
向姚老师学习。

感谢朋友鼓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6-12-22 21:56 | 只看该作者
好宣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广告业务|版主守则|免责声明|无图版|手机版|小黑屋|删帖指引|赤壁热线 ( 鄂ICP备11015190号 )

GMT+8, 2024-6-26 23:19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