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莲叶何田田 于 2017-5-19 12:43 编辑
女儿参加学校的“我与我的导师”的征文被学校公众号及杂志推送,分享在此处:
三生有幸遇到您
那天下午,我在北大口腔医院门口的一树繁花下,久久伫立。天空正蓝,阳光正好,可我却有一种从未有过的紧张,由于考研成绩排名并不理想,我不知道接下来的面试将会带给我什么。
也难怪,面对未来的不可知,谁又能不心跳加速,甚至胆战心惊呢?
终于鼓起勇气走进医院大门,来到二楼修复科面试点,面试的同学们早早地等候在此,我坐在门外的长椅上,低头翻看资料。没多久,面试的老师们就来了,我听到脚步声,抬起头来,刚好看见一位慈眉善目的长者缓步走来,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莫非他就是吕培军教授?由于早先在网上查看过口腔修复专业招生老师们的资料,我猜测刚才这位和蔼的老师十有八九便是他,心想:能做吕老师的学生那该多好啊!
接下来的面试顺利进行,面试结束后,吕老师面带微笑地出了办公室,亲切地问我愿不愿意做科研,愿不愿意当他的学生,还告诉我,做科研注定要走一条艰辛的道路,一定要做好心理准备。
怎么会不愿意呢?那一刻,从遥远的江南追梦至北大的我真想说:老师,遇到您,我三生有幸!
或许,这便是缘,师生缘。我和老师有缘,就连我的名字和老师名字的读音也有些相似。记得有一回开例会,吕老师宣读小组成员名单,先念到自己的名字,接着念到我的名字时,差点将我的名字也念成他的名字,我在一旁抿嘴偷笑,老师也跟着笑了起来。
人们常说,愈是有能力的人愈是谦和。吕老师便是如此,他一脸的慈祥,双目总似含着笑,让人如沐春风。自小,我就畏惧严厉的老师,有幸在我成长的重要阶段,遇到的大多是个性温和的老师,而今来到北大口腔,又遇上吕老师,怎能不是一件幸事?
作为首个数字化国家级工程实验室负责人,吕老师总说,实验室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我们学到的东西都是自己的,对将来大有益处,要珍惜这个机会,培养多方面的素养。入学之初,老师便要求我在三个月内对数字化口腔技术有个全面的了解,熟练掌握各项技术和操作各种设备,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尽量按兴趣来决定研究方向。
学习的过程中,我偶尔会流露出懈怠的情绪,吕老师见了,也不直接批评我,他只是站在我身旁,轻言细语:“看看你的师姐们,多努力,多优秀啊,你要多向她们学习。作为科研人员,我们做的事情很纯粹,就是钻研,如同运动健儿一样,他们比拼的是运动技能,我们比拼的是科研水平。”
一次,吕老师提醒我要多学习培养细胞的技术,本打算说“要你做细胞”,结果“要”字刚说出口,立马又改口说“希望你做细胞”。仅仅换了一个词语,尊重了我的选择,给了我足够的自由。
吕老师有大爱之心,尊重学生,关心学生。每次实验室有人前来参观,他都会逐一介绍我们这些学生,眼神中带着肯定和骄傲。虽然他很忙,经常出席全国甚至世界各地的会议,但是,他总会定期来检查我们的学习情况,抽空带着我们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带我们去诊室学习,培养我们多方面的能力。
他总对我们说,科研也是为了服务临床,所以临床不能忽视。不久前,我们诊室引进了一台根管内窥镜,老师随即让师姐带我们在诊室学习使用。有一回他要出差一周,出发前,还不忘叮嘱其他老师安排我去扫描一批模型,标记牙片,希望我尽快熟练操作技术,增进和实验室老师们的感情。
吕老师在数字化领域是老前辈,考虑问题周到而细心。今年六月份有个口腔学术展,我们实验室的激光器将要展出,吕老师建议将导光臂刷成肉色或者粉红色,最好在上面设计一些卡通图像,他说,这样可以营造轻松的就诊环境,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
学生们的论文、展示、思想呈现在他面前,他马上可以指出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关键问题在哪里。师姐上次准备去美国会议的发言PPT,内容却全是具体的实验过程,老师就说:“对象很重要,台下都是医生,他们是想了解这项新技术,而不是你如何做到的,要直观,多配图。”
老师要求我们堂堂正正做人,勤勤恳恳治学。他反对学术造假,追求思想创新,他常说,宁可发表一篇高水平的学术论文,也不要重复实验,走别人的老路,那样的话,发表再多的文章意义也不大。有几次,我天马行空地想到一些实验思路,就兴冲冲地跑去告诉老师,老师听罢,哈哈一笑,鼓励了我一番之后,又语重心长地说:“做事不可莽撞,要首先查阅文献,看是否有科学依据,然后才能确定其可行性。”
入学初,我加了吕老师的微信,因而常常翻看他的朋友圈,老师赏花赏月,吟诗作文,情趣高雅。真难想象,一位口腔医学专家,身上却有难得的文人气质。
实验室的老师和学生们都很敬重吕老师,但并不畏惧他,只因吕老师把大家当家人看待,常亲切地称呼我们为“童鞋”“小盆友”。有一回,吕老师发现实验室的王老师脚上的鞋子旧了,什么也没有说,第二天却拿来了一双棕色的新皮鞋,送到王老师手里。王老师感动不已,穿上新鞋后,便拍了一张照片发在朋友圈中,说:“老爷子的品味真不错,比我时髦多了。”
所谓“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吕老师平易近人,学养深厚,他用他的人格魅力激发身边的人去仰慕他,亲近他,效仿他。
写下此文的今天,又是一个晴朗的春日,和去年春天第一次见到吕老师的那天一样,天空正蓝,阳光正好。
不同的是,今天的我,不再是那个在北大口腔医院门口徘徊而不敢进去的胆怯的小姑娘,而今,我可以骄傲地昂起头,自信地走进去,因为,我是吕老师的学生。
吕老师已经六十多岁了,我很可能是他的最后一名学生,想想,愈发觉得我是如此幸运。吕老师,有幸在北大遇到您,有幸成为您的学生,有幸得到您的悉心教诲,遇到您,我三生有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