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748|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其他] 《春夏秋冬又一春》影评:原罪、救赎与命运轮回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12-5 12:4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莲叶何田田 于 2017-12-5 12:44 编辑
原罪、救赎与命运轮回
                                                                                         ——《春夏秋冬又一春》影评


       在无法把握的命运面前,人类的力量如此渺小,因而,先哲们从未停止对命运的思考:究竟是什么在掌控着人类的命运?

       在古代中国,一直有“生死有命”“富贵在天”的说法,认为,人一生的贫富、寿数等都受到既定的遭遇限制,人只能服从上天的安排才能积福除灾,求得来世的福报;在古希腊、古罗马,也有“服从命运”的主张。

       这些宿命论,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宗教的好处在于,它们能让人平静地接受命运的安排,于是,在无法把握命运的情形之下,人们转而投向宗教的怀抱。无论是西方的基督教,还是盛行于东方的佛教,都认为人是带着罪恶而来。基督教认为人是有原罪的,这种原罪是各种罪恶滋生的根,会把人引向罪恶的深渊,又使人难以自拔;佛教认为,人的种种欲望皆为罪恶,因而,人来到世上,就是来赎受罪、赎罪的。

       金基德,无疑属于深信这一观念的韩国导演,在他执导的影片里,大多怀着对人类处境的深深悲悯,小心地探讨着人类自我救赎的主题,又流露出对轮回的命运无可把握的无奈之情,因而,其作品也呈现出与其独特的魅力。

      《春夏秋冬又一春》就是最能体现其思想精髓的一部影片:老和尚与小和尚生活在孤寺中,一天,老和尚出去采买,小和尚顽皮地将石头绑到小鱼小蛇身上,老和尚看到他的作为,依样画葫芦将石头绑到小和尚身上,教育他要用同等的心情去看待身边的一切。小和尚成长为年轻和尚后的一天,寺里来了养病的少女,青年和尚佛心摇摆,最终和少女成就鱼水之欢。老和尚发觉了两人的事情,将少女送走,年轻和尚追随着少女,偷偷离开的孤寺。几年后,寺中来了不速之客,警察追逐着杀妻犯来到寺内,杀妻犯正是当年出走的年轻和尚,老僧将其点化,命他在地板上篆刻《般若波罗蜜心经》,净化其暴戾之心。天亮后,杀妻犯平静地被警察带走。出狱的杀人犯已是中年,他回到寺中修行,老和尚已经圆寂。一晚,一蒙着面纱的女人将婴儿遗弃在寺里,中年和尚收养了他。又是一年春天,小和尚做着与如出一辙的恶作剧,已经成为老和尚的杀人犯用他师傅的方法教育了小和尚。

       金基德在这部影片里,用几近残酷的现实,掐灭了人类“求取来生”的最后一线希望,不由得不让人深深地绝望:人原本是衔着恶来到世上,任何的救赎都无济于事,人类天性中的恶,不会因四季的更替、人世的轮回而有丝毫的改变。

       据介绍,金基德未受过任何电影专业教育,却有过很长时间的从事美术绘画事业的经历,也因为此,他导演的影片无一例外,都具有极强的东方美学艺术效果,成为他的影片的又一大特色。

       东方美学重在清淡,重在含蓄,重在留白。影片大量素色的画面,浓淡相宜,人物对话极少,无论是背景、人物语言,还是剧情,都有大面积的留白,让人仿佛置身于无限的空间之中,令人回味无穷。这一特点,与禅宗不谋而合,按禅宗理念,无即是有,空即是色,于无声处听音,于无心处参禅。

       这样的留白,并不影响主题的表达,因为,导演金基德善用极丰富的隐喻,将主题传达给观众,因而,看此片既费脑,又耗神,但是,当理解了剧中的隐喻后,更有一种曲径通幽后的彻悟,其魅力不亚于“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惊喜。

       金基德善用画面说话,善用意象说话,影片中,处处充满暗示的符号,具有极强的象征义。

       小和尚的童年、青年、中年、老年的故事以及后来出现的小和尚的故事,分别安排在春夏秋冬四季轮回之中。剧中没有交代老和尚以往的经历,但观众完全可以推测到,老和尚曾经也一定与小和尚一样,有过暴戾的童年、欲念的青年、悔悟的中年、向善的老年时期,老和尚、小和尚以及再后来的小和尚,实际上也是在轮回。这样的轮回,正是金基德想表现的主题:人性本恶,救赎乏力。

       影片中的寺庙处在一个几乎与世隔绝的水域,“水”象征着人类无止境的欲念,佛家讲究无欲无求,远离尘世的寺庙被金基德设定在被湖水包围之中,暗示即使是佛教之地,欲念也难以摒弃。小和尚自小爱戏水,成年后,更是常常在水里游玩,后来,遇到来寺庙的少女,也是因一次大水淹没山路,二人在船中野合,进一步印证:欲念之恶乃人之本性,不因是否与世隔绝而有所不同。正如,传说故事里,老和尚担心未见过女人的年轻和尚受美色诱惑,将女人称之为“老虎”,小和尚自从下山见了女人之后,从此对“老虎”念念不忘。

       与“水”相仿,在《春夏秋冬又一春》里,蛇出现了多次。蛇从《圣经》里开始就成为了“邪恶”与“欲望”的代名词,当初,亚当与夏娃就是受蛇的引诱而偷食禁果,影片中的少年和尚最初也是在两蛇交尾的场面下萌发了最初的性意识。

       至于剧中的鸡、猫等,也都有其隐喻义,分别象征着躁动与平静。

       另一个特别值得深味的情节是,寺庙无论是外面还是里面的隔间,都有门而无墙,平日里,无论是年轻和尚还是老和尚,即使没有墙的阻隔,也要从门里通过,唯有年轻和尚趁老和尚熟睡后偷跑出去时,未从门里通过。这里的“门”,是常规通道,即清规戒律;不走门而越过无形的墙,则是违反常理的行为,暗示年轻和尚犯戒。

       至于小和尚当年被老和尚罚背石头在背后,以及变成杀人犯后重回寺庙后的中年和尚时,背着佛像登上山顶修炼,晚年像当年的老和尚一样抚养被遗弃的婴儿等,都是在为自己犯下的过错而赎罪。

       这种自我救赎,有无作用呢?金基德给出了消极的答案。看完电影,不禁要陷入思考:罪恶不可避免,人生没救赎,我们到底该怎么办呢?

       唯有借助宗教的力量,宗教虽改变不了前世,亦无法扭转来生,但能求得此生的平静。这或许是金基德想通过影片转达给世人的东西吧!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2 收起 理由
烽火连篇 + 2 关注中,本帖已推至赤壁热线网站首页。

查看全部评分

赤壁热线微信公众号
沙发
发表于 2017-12-5 14:14 来自0715圈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7-12-6 08:42 来自0715圈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7-12-6 09:12 | 只看该作者
能够把一部电影看得这么细,悟得这么透,点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7-12-6 11:48 | 只看该作者
清道夫 发表于 2017-12-6 09:12
能够把一部电影看得这么细,悟得这么透,点赞

谢谢鼓励。只是喜欢,所以谈谈看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7-12-7 06:59 来自0715圈 | 只看该作者
点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7-12-7 15:57 | 只看该作者
人本性恶还是人本性善,说法各有不同。
但电影中的故事,给我们的不仅是时光的轮回,更是情、理(亦或是道德和行为)的轮回。
万事万物,皆如此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8-4-25 11:13 来自0715圈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8-4-25 11:13 来自0715圈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8-4-25 11:13 来自0715圈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广告业务|版主守则|免责声明|无图版|手机版|小黑屋|删帖指引|赤壁热线 ( 鄂ICP备11015190号 )

GMT+8, 2024-4-19 11:45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