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抽烟猫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道德经》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09-7-1 16:41 | 只看该作者
十二章 贵民思想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有惊恐之感,是因为有荣辱观念。有荣辱观念,是因为以自身为贵。以自身为贵,就是以大患为贵。以自身为贵,必生名利之心。有名利之心,必生贪争之念。有贪争之念,必有大患。“患”的字意是“心外之物成串”。外物多成串,身心能不累吗!为了身外之物而不择手段,祸患能不产生吗!

何谓宠辱若惊?
宠为下。
得之若惊,失之若惊。
是谓宠辱若惊。

什么是“宠辱若惊”呢?在有些人看来,人得宠则荣,荣则名利双收;受辱则贱,贱则无名利可图。这种观念都是社会意识形态造成的。在老子看来,因得宠而惊喜的人,是喜名利、贵自身的人,这种视宠为上的人,正是卑下之人——“宠为下”。因得宠而惊喜,因失宠而惊恐,全是名利之心在作怪。重名利的人,目光在外;淡泊名利的人,目光在内。目光在外的人,近名利而远人民;目光在内的人,近人民而远名利。远人民的人必有祸患,近人民的人必然获得人民的爱戴。

何谓贵大患若身?
吾所以有大患,为我有身。
及我无身,吾有何患?

吾:自我、凡我,为肉体之身,以魂为主宰。我:真我、朴,是自我修炼的成果。《道德经》中的“吾”和“我”,不是同一概念,当区别对待。
什么是“贵大患若身”呢?我之所以有大患,因为有自我观念,以自身利益为重。如果到达忘却自我的境界,超越了功利、荣辱、得失,乃至生死,我哪里还有祸患呢?

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爱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

所以,如果人民把治理天下的权力托付给我,那么,我一定以贵己之心贵天下人民。——人以权为贵,贵天下人的人,必然让权力属于人民;如果人民把谋求福利的希望寄托于我,那么,我一定以爱己之心爱天下人民。——人以福利为爱,爱天下人的人,必然让福利属于人民。

本章是老子的政治论。论证了荣辱、贵贱、上下、得失的辨证关系,说明贵吾、爱吾的人有惊恐之灾,丧身之祸;贵民、爱民的人得天下之贵、天下之爱。这充分体现了老子的贵民、爱民思想。治国之道也是治身之道,二者同一道理。
赤壁热线微信公众号
12
 楼主| 发表于 2009-7-1 16:41 | 只看该作者
十三章 参玄悟道


视之不见,名曰夷;
听之不闻,名曰希;
搏之不得,名曰微。
此三者不可至诘,故混而为一。

这大概是老子于道境之中对人体基因组直觉后的体悟。
夷:平坦无阻的意思。这是就基因组的能量场来说的。希:真实、珍贵的意思。这是就基因组所蕴藏的世界万物的信息来说的。微:细微的意思。这是就构成基因组的物质微粒来说的。“夷”(场)、“希”(信息)、“微”(微物)这三种成分不可过细地划分,它们共同融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即细胞。细胞是宇宙的缩影,它蕴藏着宇宙的一切奥妙。

其上不皦,其下不昧。
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
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
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其上不皦,其下不昧。”是说道的境界是清晰、明净的,其上面不耀眼,下面也不昏暗。你所直觉之景物,无上下内外之分,无视觉障碍,只是一派立体的灵明。
“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 前一个“绳”是动词,即结绳。后一个“绳”是名词,即绳子。“绳绳兮不可名”,十分形象地说明了人体基因组的结构及其运动形式。人体细胞的细胞核中包含着来自父母的阴阳两套染色体,基因组就是染色体上的全部基因,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而成,呈双螺旋结构,如同一条不停地扭动的绳子,这也就是首章所说的“玄之又玄”。“不可名”,是说无法为它具体命名。在老子看来无法命名的东西,却被现代科学命名为人体基因组,且成为家喻户晓的名字。随着科学的发展,老子所创建的宏伟的哲学大厦之门,必将逐渐为人们所开启,并为整个人类带来无上的福音。
“复归于无物”,是不停运动着的基因组“远逝”的结果。
“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这种状态、景象是对心灵而言的,对自我而言则“无状”、“无象”。之所以称之为“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站在自我的角度来说的。
“是谓惚恍”,是说基因组处于飞速旋转状态,闪烁不定。
“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是说飞速旋转的基因组是循环往复、无始无终、周流不息的。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修道者执着于古人所遵循的认识世界的道路,用来抵御今人只追求外在名利(有)的思想观念。能够知道远古万物的起源并能认识它们发展变化的规律,是因为道都作了真实的记录。这是说,人体基因组是一部记载着宇宙万物和人类历史的活的百科全书,只要具备了破译基因密码的功夫,也就把握了世界,把握了自我命运。
现代科学已证明,人类基因组蕴藏着生命奥秘,记载着生命信息,决定着人的生老病死。但在老子看来,人类基因组不仅蕴藏着生命密码,还蕴藏着宇宙密码。只要破译了这些密码,就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认识世界,认识过去和未来。

本章是老子对人体基因组所作的具体、生动、形象的描述,表明了道是认识真理的真正源泉。老子号召人们“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不要再在违背自然规律的道路上走下去。当今人类应当醒悟老子思想,走“返朴归真”之路,遏制社会只片面追求物质文明而给人类的生态环境带来严重毁坏的局面。
13
 楼主| 发表于 2009-7-1 16:41 | 只看该作者
十四章 有道之士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善为道者:在修道方面有造诣的人。微妙玄通:善为道者的功夫已进入识玄的境界,思想意识已经和大道相通。这样以来,他们就具有了奇妙的高深莫测的特异功能,以及一些不能为常人所理解和接受的观念、行为,故说“深不可识。”这是总言“善为道者”的特性。

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
豫兮若冬涉川;
犹兮若畏四邻;
俨兮其若客;
涣兮若冰之将释;
敦兮其若朴;
旷兮其若谷;
混兮其若浊。

正因为深不可识,所以只能勉强地描述一些他的外在形象。
豫兮若冬涉川:豫,迟疑犹豫,引申为谨慎小心。豫的另一层意思是欢喜、和乐的意思。综合起来理解,这一句是说,“善为道者”潜心修道,始终谨慎小心,即使进入高层境界,理应欢乐、庆贺,但在成绩面前却没有表现出半点的骄傲情绪,而是始终保持高度的警惕性,就象冬天踩冰过河一样,时刻小心,以防陷入危机之中。
犹兮若畏四邻:犹,是慎惧的意思。“善为道者”与世人相处,无门户、宗族观念,无荣辱、贵贱之分,对人团结友爱,谦诚有加。“若畏四邻”,不是害怕四邻,而是以礼相待,他不为有超常的智慧而傲视四邻,相反却主动接近他们,以沟通情感和意志,体现的是谦下之德。
俨兮其若客:俨,是俨然的意思,表明容貌庄重。修道有成的人,对练功的态度是严肃的,表情是庄重的。他以朴为主人,自我不敢妄作妄为。表现在为人处世上,他爱人如己,敬重他人,没有主人的观念,而是甘做世人的客人,对人有礼有节,不做违背道德的事。因而,他是一位德高望重的人。
涣兮其若冰释:涣,是涣然的意思。修道之人安心静坐,排除各种恩恩怨怨和名利之心对心灵的干扰,使真气贯通全身,就会有浑身温暖如蒸,酥软融融的感觉,直至自失忘我,这正是涣然冰释的印证。有道之士悟证了这一道理,在人生的实践活动中就不会为身外之物所羁绊,从而全心投入到行道的事业中去。
敦兮其若朴:敦,是诚实、忠厚的意思。大道是至诚不移的,有道之士始终以大道来充实内心世界,使忠厚之德不断升华。因此,他给人的印象必然是至诚不欺、忠厚朴实的。
旷兮其若谷:旷,是广阔、空旷的意思。有道之士的功夫越深,道的境界就越广阔,破译的密码就越多。此时,他的视野早已跳出自我的圈子、家庭的圈子、亲友的圈子,而是放眼于整个人类的利益。他的山谷般的胸怀,天地般的意志,是常人所不能认识和理解的。
混兮其若浊:混和浊,都是愚昧、糊涂的意思。有道之士既然彻悟大道,有天地般的胸怀和志向,自然不会执着于个人的名利得失,而是以忘我的精神,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这在有些人看来,劳碌一生而不为名利,无异于头脑简单、愚蠢的傻子。其实,真正浑浊的是那些执着于个人名利的人。雷锋式的“傻子”,才是人类社会所迫切需要的。
以上七句,是对“善为道者”的个性分别作出的描述。

孰能浊以静之徐清?
孰能安以动之徐生?

谁能够静之以道,让那浑浊的名利之心得以慢慢地澄清呢?谁又能够动之以道,让那治国安民的远大志向慢慢地升起呢?
识道在于守静,守静才能逐步转变以名利为中心的价值观念。随着价值观的转变,社会上的不道现象得以逐步认识,济世安民的伟大志向也就随之形成。这一节,是老子对世道的忧心和对仁人志士的呼唤。

保此道者不欲盈。
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盈:充满、满足。蔽:疑为“敝”,旧的,和“新”相对,喻过时的、错误的思想观念。 持有这一功夫的人,不会自我满足。正因为不自我满足,才能不断地消除错误观念取得新的成就。

本章通过对“善为道者”的形象描述,体现了有道者的伟大人格形象。说明道德功的本质和巨大功用。
14
 楼主| 发表于 2009-7-1 16:42 | 只看该作者
十五章 归根复命


致虚极,守静笃。

虚己以待物,虚魂以待灵。魂虚则灵实,魂静则灵动。虚极则自失,静笃则忘我。自失不等于忘我,自失是静坐中自我躯体在意念中消失,一切知觉全无,但自我意念还存在。忘我则是进入道的境界,自我意念完全被道的景象所吸引,情不自禁,万虑顿失,一灵独存。守虚至诚,守静至笃,才能进入道的境界。以笃诚之心反观内视,以不变观万变,这就是修炼道德功的存想术。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夫物芸芸,各归其根。

“夫物芸芸,各归其根。”这是在道境中观察万物变化所得出的结论,是事物的一般规律。
道境之中,万物并作出现,我得以反复观察万物从生到死的发展过程。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无不归结到大道这一根源(真性)上来。

归根曰静,是谓复命。
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不知常,妄作凶。

“气脉舒而内蕴元神,则曰真性;神思静而中长元气,则曰真命。孩子之体正所谓天性天命也。人能率此天性,以复其天命,此即可谓之道。”(张三丰之《大道论》)“根”即是原神、真性。“命”即是元气、真气。常:客观规律、自然法则。
魂守静则元神动,元神动则元气长。率元神以长元气,可谓懂得了自然法则。懂得了自然法则,就会明白养生之道。否则,就会妄作妄为,做出有害生命的事情来。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懂得了自然法则,才能自我宽容,不以意气用事,做出有害生命的事情;宽容则不偏私于任何一个器官,让真气公允地沐浴每一个细胞;公允地沐浴每一个细胞,才能保全整个身体的健康;只有完全的身心健康,才能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有了天人合一的境界,就会遵大道而行;遵大道而行,生命才会长久,且终身没有危害。

本章是老子对养生之道的阐述和论证。宇宙万物各归其根,然而归根必须复命。守静则元神动,守虚则元气实,元气充沛则元神旺畅,元气是元神的物质基础。这如同精神,精是神的存在基础,有精则有神,无精则神灭。反过来说,精须神守,有神守护的生命才会充满活力。总之,欲归根、复命,须守虚、守静。
15
 楼主| 发表于 2009-7-1 16:42 | 只看该作者
十六章 太上

太上,不知有之;

道的境界太高的人,不被周围的人们认识。
真正的得道高人,有着出神入化的功夫,但是他从不炫耀自己,即使你天天和他在一起,也不会认识他的真正面目,正所谓“真人不露相,露相非真人。”道家弟子称老子为“太上老君”、“道德天尊”,这已是后来的事情,当时的人们大概没有谁亲眼见过老子显示神通,以至于老子的身世到现在还是一个迷。

其次,亲而誉之;

道的境界比“太上”之人低一个层次的,人们亲近他、赞誉他。
如果我们把这一思想放眼整个世界的话,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当属于耶圣、穆圣和佛祖。他们都是得道之士,属于唯心主义哲学大师,但是他们却都不是博学之士,那么他们的哲学思想是从哪里来的呢?这就是直觉思维。直觉思维的对象就是人体基因组这一天书,这也正是他们思想理论的源泉。耶圣的“天堂”的境界,穆圣的“天启”的境界,佛祖的“涅磐”的境界,就是老子的“道”的境界,只不过境界有高低罢了。为什么说他们是“其次”呢?这是因为他们对于道境中出现的景象缺乏深刻的理性思维,还认识不到那都是“物中之精,精中之信。”因此使自己的学说成为唯心论。见神不见物,自然不能为人类指明一条“长生久视”的康庄大道。但是,由于他们的思想贴近时代生活,贴近人们的心灵需求,人们感其德,叹其功,惊其神迹,自然“亲而誉之”。

其次,畏之;

境界又低一个层次的,周围的人们害怕他们。
这一层次的人就是邪教教主。他们只是有了一些幻觉,还不知道为何物,就把自己装扮成救世主,打着传道的旗号,秘密结社,搞非法组织,宣扬歪理邪说,愚弄不明真相的信徒,致使信徒自杀杀人,严重扰乱社会,危害人民。中国的被立教、***,美国的人民圣殿教、大卫教派,日本的奥姆真理教等等,无一不给社会带来可怕的后果,致使人们谈教色变,对此必须坚决取缔。

其次,侮之。

最次级的是社会上那些形形色色的小混混,他们打着修道、传道之名,行骗财、骗色之实。一旦真相败露。必招致人们的辱骂。

信不足,有不信。
悠兮,其贵言。
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道是客观存在的,但是,求道的路程是艰难而漫长的,非有诚心和恒心不可。对此,世人有的相信却意志不坚,最终与大道无缘。有的人根本就不相信道这会事,片面认为这不过是骗人的神秘主义而已。真正的修道之士,平时悠然自得,默默无闻,即使功成事遂,返朴归真,周围的人也难以发现他圣人的面目,这是因为圣人从不自我炫耀的缘故。

本章是老子对天下修道者的分类。修道者的境界不同,世界观就不同,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造就什么样的人生。真正悟透天机的太上之人,已经认识到了历史发展的自然过程,大道的推广、普及毕竟要等待时机,所以他是不会违背自然规律的。
16
 楼主| 发表于 2009-7-1 16:45 | 只看该作者
十九章 智慧的源泉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

孔:瞳孔。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人的品德完全可以根据他的目光作出判断,目光是心灵的折射。“惟道是从”,是说一个人的目光,完全显示了他对大道的体悟,也就是说,意境决定一个人的思想意识。道的境界越高深,对世界的认识越深刻,他的目光就显得越深邃、睿智、慈善。这是总言德与道的关系。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
惚兮恍兮,其中有象;
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从道的物质性方面来讲,其存在形式是不停地旋转运动的。“恍惚”二字皆从“心字旁”( ),表明它属于心灵的直观。恍,从“光”,表现为微观粒子的运行具有光波性。惚,从“忽”,表现为光波运行速度之快出乎意料,含粒子性。“惟恍惟惚”,大概就是现代物理学所说的“波粒二象性”。
惚兮恍兮,其中有象:如果从粒子的角度看,粒子是以光波的形式运动的。光波即物质波。象:镜象。
恍兮惚兮,其中有物:如果从光波的角度看,运动的光波具有粒子性。物,是实物微粒。
这说明世界的本原即道,具有波粒二象性。现代科学证明,波粒二象性是一切微观粒子的基本属性。

窈兮冥兮,其中有精。
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
  
窈、冥:大道的境界深远、幽明。精:精微物质,大概就是今天所说的基因。信:基因所携带的遗传信息。 阅:认识、考察。 众甫:万事万物。
在深远、幽明的境界中,还有更加精微的微粒,这些微粒最纯真无杂,并携带着信息。自古及今,这些信息符号永远不会消失,可以用来考察万事万物的发展变化规律。
这说明微粒携带宇宙信息,只要具备了获取这些信息的功能,就可以知道万事万物的过去并可以预测未来。

吾何以知众甫之然哉?以此。

吾,老子自称。然:这样,指《道德经》中所描述的社会、人生现象。
我是凭借什么知道人世间的种种现象的呢?就是根据所破译的基因信息来认识万事万物的。
由此可见,两千多年前的老子就已经破译了基因密码,因此才有了《道德经》这一天书。
不执着于外部世界的表面现象,而是坐而反观人体基因组,直视物中之精,精中之信,这是认识世界、把握人生的最上乘方法。

本章是对道的境界的描述,表明人的正确思想是来源于道的。大道蕴藏着世界万物发生、发展及其变化的奥秘,识破了这些奥秘,就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人生觉悟了,也就具备道德了。这是老子的微观认识论。
老子的朴学是觉悟学。觉悟是人生的根本追求,觉悟才能使人类返朴归真。
觉悟与道德的关系:觉者觉道,是就境界而言;悟者证德,是就意识而言。觉是心灵的苏醒,自我具有了心灵的境界,才能醒悟现实世界。人生应历经三个境界,一是梦的境界,二是现实境界,三是道的境界。梦的境界是自我完全睡眠以后出现的境界,具有不自觉性、非逻辑性的特点。道的境界是自我完全清醒时作的“梦”,具有自觉性、主动性、逻辑性的特点。它是以联想作为信息检索机制的,但是,道的境界是有层次的,是由近及远、由大到小、由外到内的,自我境界处于哪个层次,才能检索哪个层次的信息。道的境界的出现,是人的思维能动性、创造性的具体体现。所谓觉悟,就是从一种境界体悟另一种境界,悟透了也就觉醒了。常人缺乏道的境界,只有梦的境界,而梦的境界是虚幻不实的,不可捉摸的,于人生无益。置身于现实境界中的人,只能以物观物,以有识有,永远不能把握真理,悟透人生。因此,人生也就是迷惑的、痛苦的。具有道的境界的人,以道境代替梦境,以本质印证现象,以大道印证现实,从而彻悟人生,彻悟宇宙真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人们只有跳出现实的境界,进入道的境界,才能真正地认识自我,认识现实。一个觉悟了的人,就是具备了道德的人,就是解脱了名利的羁绊不为名利所累的幸福的人。
道德功就是觉道悟德的功夫,觉悟的唯一方式就是修炼道德功。
17
 楼主| 发表于 2009-7-1 16:47 | 只看该作者

二十章 以诚为本


曲则全。
枉则正,洼则盈,敝则新。

曲:弯曲、旋转。曲则全:弯曲、旋转求得全面认识。有人解释为委屈自己,顺从别人,从而得以保全自己。这种明哲保身,毫无原则的委屈而求权、求利的做法,是对人性的压抑和扭曲,决不是道家精神。“曲”必须是合乎道的、有规则的。
就养生而言,“曲”是生命之轮的旋转,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结果。自我通过修练道德功,涵养真气和能量,使之顺着身体经络循环往复,从而使身体的每一个细胞都能得到精气的滋养。真气充沛,则细胞饱满、肌肉强劲、皮肤细腻、体形匀称,这是细胞自形自化的结果。
圣人治国,能够客观全面地看问题,明白上与下、官与民的辩证关系。国家是人民的国家,要想真正地治理好国家,就应当把自己的才智建立在全民智慧的基础上。只有这样,才能制定出全面、公正、正义的法律来。
“枉则正,洼则盈,敝则新”,是对“曲则全”的具体阐述。
枉则正:枉,遭受人为的压抑而扭曲。身体各种各样的疾病,大都是心灵受压抑、气血不畅造成的。如果人的大脑能时常处于无为、忘我的状态,真气就会处于和畅状态,从而运转不息,被扭曲的心灵自然得以矫正,疾病也得到根治;圣人治国,施行民主法治,确保言论自由,从而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种种社会弊端就会及时得到纠正。
洼则盈:有些地方因其相对高度低,而自然注满水。就身体来说,由于真气冲开了经络上的各个穴位,不停地绕体运转,那么,气血就会自然补充那些急需滋养的部位,就像流水一样,低洼之处灌满以后才能往外流,从而自行调节身体对能量、养分的需求;圣人治国,效法天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带领人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敝则新:有些东西因时间长而陈旧,需要用新的来替代。身体内部的各个环节连同每一个基因组织,都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只要真气畅行无阻,基因组织的某一链条、环节,一旦出现缺损,就会更新换旧,使之及时得到修复,维持内在平衡;圣人治国,既有健全的用人机制,又有完善的监督机制。任何一个部门的公务人员只要离心离德,就会被及时淘汰,不至于使该部门的工作陷于瘫痪状态。
少则得,多则惑,
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求多需从求少开始,贪多反而令人迷惑,以致一无所获。圣人深明少与多的辩证关系,所以只“抱一”而为天下人探求真理。“一”即“朴”。“抱一”就是“守法”,守法才能探求真理。式:法则、真理。

不自见,故明;
不自是,故彰;
不自伐,故有功;
不自矜,故长。

“不自见”,就是忘我,忘我则进入灵明的大道之境界,从而明白人生之真谛。圣人治国,不固执己见,处于忘我的境界,自然能够接纳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以百姓之心为心”,必然政治清明。
“不自是”,就是不自以为是,否则,将被大道拒之门外。圣人治国,无执无为,不主观臆断、动辙发号施令,让人们去听从他那句句是真理的表面说教,而是让人们自觉自愿地寓教于自身的练功实践之中。这样一来,全民的道德水平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得以提高,并且稳固持久,代代相传。
“不自伐”,就是不自我炫耀。修练道德功是科学的、严肃的,自我炫耀表明满足于一知半解,这样一来,就有可能出现偏差,导致走火入魔。圣人治国,有功于人民,但在功劳面前不居功自傲。不居功自傲才能功德圆满。否则,就会导致有害于人民的事情发生。
“不自矜”,就是不自高自大。自高自大则不思进取,而大道是无止境的。圣人治国,始终保持谦逊的态度,不搞个人崇拜,并深明功成身退的哲理,有上有下才是“曲”,进是为了人民,退也是为了人民。只有让后备力量跟上来,国家才能持久安定,社会才能持续发展。领导职务终身制,是社会停滞不前及政治腐败的最大祸根。圣人功成身退,不但与己无损,反而更加美化了他的光辉形象。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其虚言哉?
诚,全而归之。

诚:真实无欺、守信无妄、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以诚待人。总之,诚是做人处世的根本。
正因为圣人不争功,不争名,不争利,不争位,由此所造就的圣人形象,是那些一心贪争功名利祿的人永远无法与之相比的。古人所说的“曲则全”,哪里是假话呢?只要心诚,一切都会归属于你。
“曲则全”这一说法,本是古人的见解,老子对它作了全面的阐述,并强调了“诚”是“曲则全”的必要条件。大道至真,求道必须心诚,心诚则灵。只要具备了诚心,就一定能够打开道的大门。圣人心诚于人民,所以成为众望所归、人心所向的统治者。这就是“无私而成其私”,“不争,天下莫能与之争”的道理。

本章阐述了“曲则全”这一古人的至理名言。指明不论是治身,还是治国,都必须以诚为本。大道的本质是真,而做人的根本在于诚。只有心诚,才能成就一切。
18
 楼主| 发表于 2009-7-1 16:47 | 只看该作者
二十一章 量变质变规律


希言自然: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孰为此者?天地。
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

希:“听之不闻曰希”。大自然的语言虽然不能用耳朵听到,但它却能用事实讲话。
事实胜于雄辩,在事实面前,我们必定有所启发。所以,大自然的语言是至理之言。飘风:龙卷风。终朝:一早晨的时间。龙卷风来去匆匆,一般从开始到结束,只有几分钟到几十分钟,最长时间不过几个小时。暴风骤雨虽然来势凶猛,却不会超过一天就消失了。这种自然现象,虽天地所为,但不会长久。天地尚不能持久,何况于人呢?
这一节旨在说明,人类的实践活动一定要符合自然规律,要正视自己的力量,不能有激进行为,否则决不会取得预期的效果。求道决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欲求证大道,须作长期持之不懈地努力,既要有诚心,又要有恒心。行道也是这样,一切形式的激进行为都是背道而驰的。国家的富强,民族的兴旺,决不是靠几个运动就能实现的。大搞暴风骤雨式的形式主义,必然会给社会带来负面影响。

故从事于道者:
道者同于道,得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
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
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
同于失者,失亦乐失之。

所以,凡是从事于道的事业(悟道和行道)的人:所遵循的路线一定要合乎客观规律,应该得到的东西要随着正确思想的获得而获得,应该抛弃的东西也要随着错误观念的消失而消失。你的人生道路和大道保持一致,道也乐意接纳你;你所取得的成果合乎客观规律,成果也正是你乐意得到的;你所抛弃的东西合乎自然法则,那么失去的东西也正是你乐意失去的。
这一节是说,不论修道行道,思想意识必须和大道保持一致,你得到了应该得到的东西,必然是你失去了必须失去的东西。合于道的成果要乐于得到,不合于道的事物要乐于抛弃。乐于得必乐于失,有失才能有得。得与失的关系是相反相成的。


信不足,有不信。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自见者,不明;
自是者,不彰;
自伐者,无功;
自衿者,不长。

“信不足,有不信”,是承上启下之句。有些从事于道的事业的人,在得与失之间心思不定,信心不足。“信不足”者,缺乏的是诚心;“有不信”者,是不顾客观规律,片面夸大主观能动性。以下五句就是具体说明不信者的主观行为和结果。
企:用脚尖站着。虽有一时之高,但决不会持久。跨:跨大步行走。虽有一时之快,但是走不了多久必定要停下来。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不能顺其自然而急于求成,其结果是欲速则不达。
自见者,不明:修道者存自我,则不能明于大道;行道者存自我,则丧失民心。
自是者,不彰:修道者自以为是,道的境界得不到彰显;行道者自以为是,施政方针就得不到推广。
自伐者,无功:修道者自我炫耀,没有功德;行道者自我炫耀,名利之心抵消了功德。
自矜者,不长:修道者骄傲自满,功力就不会长进;行道者骄傲自满,就不可能取得新的成就。

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
故有道者不处。

其:上文所列举的行为。物:代词,在经文中有多处出现,有多重含义,当区别对待。这里指常人。
这些行为,对从事于道的事业的人来说,都是多余的、无用的,因而也是有害的。对此,常人都会感到厌恶,所以有道的人不采取这些方式。

本章揭示了量变质变规律,旨在说明,一切形式的主观、激进行为都是背道而驰的。只有遵循由量变质变规律,脚踏实地,循序渐进,具有诚心和恒心,才能达到目的。
附:河上公、王弼本以“有不信”以上为一章,以下为一章,今从魏源本。盖前半部分从正面论述“从事于道者”应该遵循的客观规律,后半部分则从反面加以论证。
19
 楼主| 发表于 2009-7-1 16:48 | 只看该作者
二十二章 对立统一规律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寂兮寥兮,
独立而不改,
周行而不殆。
可以为天下母。

这是老子于道境中对微粒子的直观和体悟。
“有物混成”,是说道是由微粒、信息、能量以及它们的结构、关系、状态等要素组成的统一体。 “先天地生”,说明“混成”之物是化生天地的母体,同时也体现出混成之物所具有的的特性。
特性之一:“寂兮寥兮”。寂静无声,空旷无际,表明道具有静和虚的特性。
特性之二:“独立而不改”。独立存在,始终如一,不为一切外来势力干扰而改变本性。表明道具有最本质的纯真特性。
特性之三:“周行而不殆”。周而复始地循环运转而没有轨道误差和时间误差。表明道的运动是有规律性的,其规律性有诚信的特性。
这三种特性即虚静、纯真、诚信,可以作为天下万物遵循的本性,加以发扬光大。母:母性、本性的意思。
另外,“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揭示了微观世界的基本粒子(如中子)所具有的“行星式”的运动规律。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世界的本体至精至微,应当用“小”来为它命名。老子不用“小”而用“道”字命名,是赋予“道”字深刻的哲理内涵。道的本意是“道路”的意思,引申为行为、规则、方法等。老子用“道”字为世界的本体命名,意在说明认识世界的本体才是人们认识世界的正确道路,而道的运动、发展、变化所体现出来的对立统一这一宇宙规律就是人类必须遵循的人生法则和社会法则。认识的最高境界就在于识道即“见小”,——“见小曰明”。“明”就是明白由道体所体现出来的对立统一规律,从而为人类的实践活动指明道路。道是宇宙的本原,“小”是它的本质,本质是永恒的;“大”是它的现象,现象是变幻的。小与大是相对立而转化、相统一而存在的,所以,又可以勉强用“大”来为它命名。“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说明万物由小到大、由大到小是循环往复、变化发展的,揭示的就是对立转化规律。
我不知她的名字,就用“道”字来命名吧,还可以勉强用“大”字来命名。大意味着消失,消失意味着对立,对立意味着统一。

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
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

所以说,道大,天大,地大,王也大。宇宙间有四大,而王占据其一。
道的本质是小,然而,道是宇宙的缩影,宇宙万物无不由道生成,所以道就是宇宙。道与天地相比,道为大;天与地相比,天为大;地生万物,地与万物相比,地为大;王与百姓相比,王为大。道大,天大,地大,都是相对的,王大也是相对的。这里,老子把四大之一的王作为突出的重点,其原因在于百姓与王的关系最为密切。贵为万物之灵的人还必须接受王的统治,不理顺人与王的关系,人也就不再是自由平等的了。一个“亦”字,旨在说明王作为国家的统治者,应当心存大道,明白平凡与伟大的辨证关系,倘若不明白对立转化这一客观规律,反而自以为大,那就说明,这时的王已经死了(大曰逝),因为,他已经远离了人民(逝曰远),既然与人民对敌,那么新的王也就在人民的反抗中诞生了(远曰反)。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法:效法、遵循。地:地球或者地月系,这里代表的是地的运行规律。不论地球还是月亮,它们都具有相对永恒的自转周期和公转周期,并且保持最完美的自转角度。天:太阳或者太阳系,这里代表的是天体的运行规律。太阳系围绕着银河系周而复始地运转。道:道体所体现的运动规律。自然:自然规律。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归根结底是要求人类效法自然规律,寻求并制订出完善的人生法则和社会法则,因为,没有秩序的人生和社会是不可想象的。

本章是理解道的概念的最重要的一章。本章中,老子突出强调的是由道体所体现出来的道性。老子用“道”来命名世界的本原,旨在表明人类与道的重要关系。道是万物之奥,蕴含着真理。人类要想把握真理,就必须识道。所以,道既是认识的对象,又是认识的方法,实践的方法。道的概念,并不是虚构的,而是直觉思维和理性思维相结合的产物。道作为最基本物质,是宇宙万物之母;作为最一般规律,是贯穿于宇宙、社会和人生的。老子道的哲学理念就在于为人类指明合乎自然规律的治身之道和治国之道。
20
 楼主| 发表于 2009-7-1 16:48 | 只看该作者
二十三章 民重君轻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重:指代身体,身体是细胞的集合体,每一个细胞就是一个灵子,所以“重”喻体、喻国。轻:比喻人的识神即魂,魂是统治者。“静”应当是魂(统治者)的本分,魂静则灵安,魂不守静则灵必躁。
练功要求以静制动,以魂适灵,充分调动灵的作用,只有保持内心平静,无私无欲,没有一丝一毫的私心杂念,才能进入道境,安享美妙。遨游道境,如同看立体电影,各种各样的惊险场面都可能出现。常言说:“心里无闲事,不怕鬼叫门。”只要平时行为端正,胸怀坦荡,那时自然能够泰然处之,各种魔幻也就随之消失。如果平日心中有鬼,待遇见惊险场面,必然心惊胆寒,魂不守舍,或者见景生情,经不住诱惑,这都是走火入魔的关键所在。历来练功的人强调行善积德,道理就在这里。

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轻重。
虽有荣观,燕处超然。

君子:指正在修道之人。君子每天的所作所为,都不会脱离灵魂和身体的修养。意思是说修道之士要重视修德与修身的关系。君子的道德修养是修与炼相结合的,终日盘腿打坐,是决不会修得正果的。道的精神境界贯穿于人生的每一个环节,体现于日常生活之中。只有平时的思想行为始终以道为标准,祛除外在贪欲,无私无我,然后寓修于炼,以炼带修,修炼结合,品德和功力同步提高,才能不偏离大道,成就健康长寿之私。修德为了得道,得道为了行道。精神世界虽有不尽的荣华美景,但不能总是沉浸在里面,如同超然物外的灵燕,不可能永远翱翔于蓝天,毕竟还是要回到巢穴里来的。人既要有美妙的精神世界,又不能脱离我们的现实世界。只有二者结合,才有完美的人生。
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
轻则失本,躁则失君。

万乘之主:万乘之国的君主。就一身而言,魂为一身之主,身重魂轻;就一国而言,君为一国之主,则民重君轻。既然民重君轻,万乘之主为什么重自身而轻天下人民呢?这是老子对不道帝王们的斥责。帝王不道必然失去民心,失去民心,也就失去了帝王之本。失去民心,人民群众就会起来反抗即“躁”,君主之位也就失去了,甚者还会丧身于人民。

本章阐明了老子的民重君轻思想。从治身之道过渡到治国之道,辨证地分析了重与轻、静与躁的关系,指明统治者应该以民为国家之根,以德为治国之本。失去了根本,也就失去了自己,这是老子对统治者的正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广告业务|版主守则|免责声明|无图版|手机版|小黑屋|删帖指引|赤壁热线 ( 鄂ICP备11015190号 )

GMT+8, 2024-11-6 11:16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