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开创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教育资讯] 历久弥新, 告慰心灵 ----记一篇即将发表的原创性论文研究发表的悠悠历程,欢迎回帖.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8-7-14 09:42 | 只看该作者
2014年度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初中数学教与学》全文转载量排名

2014年度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初中数学教与学》全文转载载量排名文转载量排名
2014年度《复印报刊资料·初中数学教与学》共转载论文189篇,被全文转载的报刊有47种。以下选取学术水平相对较高、影响力较大的前8名进行排序。

转载数
有并列排名
占总量比例
中国数学教育
24
1
12.7%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24
1
12.7%
中学数学
22
2
11.6%
中学数学杂志(全年6期)
18
3
9.5%








    全年六期与其他杂志全年十二期对比排名,能得第四,非常不易,如果每期的转载数排名,则毫无疑问,遥遥领先,排名第一。file:///C:\Users\xd\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9FEA.tmp.png
本帖最后由 开创者 于 2018-7-14 11:13 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赤壁热线微信公众号
12
 楼主| 发表于 2018-7-14 09:4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18-7-14 09:51 | 只看该作者
       看一个人的的教研成果,要看代表作,发表在刊物上的体会、经验之类文章,并不属于论文,有人发表几十上百篇篇,如果篇篇审读,发现非常普通、无创新之言,并没有让人耳目一新、心灵感应的震撼之作。所有文章按论文质量一过滤,几乎不剩下什么有价值的东西,这样的数量,华而不实,因此,要重质胜过重量。如果发表百篇有十篇代表作,就很不错了。
      不要迷信、偏信,了解一个人研究能力的最佳方法是同行专家全面阅读其作品,就可以给出实事求是的评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18-7-14 09:53 | 只看该作者
    不要为写论文而写论文,发表论文不但讲数量更要讲质量,没有创新之言,没有独特的研究方法 ,没有引起人共鸣的观点,只有人云亦云的平庸之作,发表再多也没有意义,写作不是为图虚名,只有长期坐冷板凳的精神,精研细作,反复推敲,写出的论文,才可能给人启迪,引人思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18-7-14 10:00 | 只看该作者
      一般的文章我不写,我不是为发表论文而写论文,没有真知灼见,我是不会动笔的,现在写论文,主要是给自己的人生一个交待。现在发表论文对我评职称没有半点作用,早在十年前就发表了二十篇论文了。评职称一篇就够了,搞教研只有兴趣促使才能写出高质量论文,功利色彩的行为,除非天才,大多是平庸之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18-7-14 11:08 | 只看该作者
观音口的风 发表于 2018-7-13 21:30
祝福您,一位博学多才的数学老师,保重身体,一切都是身外之物。

感谢!也祝你工作愉快,心想事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18-7-14 14:41 来自0715圈 | 只看该作者
阅后感 (杨家岭学校  辜三梅)   
    阅读后我确实很有感触,从看了这篇文章后,对圆有一种全面而又清晰的认识,从支离破碎的定理定义的理解到对圆有个翻天覆地的全新认识。
有关圆的对称性、轮换性、等价性和全息性都是笔者大胆的猜想,并利用有关圆的定理得以证明。比如利用预测一设计垂径定理及推论的教学程序来看,确实证实了预测一的教学价值,还有圆周角定理等。
文章最大的亮点是圆的轴对称性与圆的旋转不变形的等价性,把这两个合二为一,统一起来,更让人明白圆的本质,而且统一于圆的定义。
圆的对称性的不变性所讲到的和证明到的所有定理把知识点串联起来还延伸到高中的内容,在这一点上我很赞成。初中的圆和高中的圆学习脱节,导致高中的圆的知识的学习多而且难,主要还是没弄懂圆本身的关系。
在这篇文章看了之后,作者用动态思维和从特殊到一般,又由一般到特殊,翻来覆去去证明的过程,也为我们呈现了笔者的数学思维的严密,美就在这其中展现。  
文章很新颖,到目前为止第一次从笔者手中读到这些想法。给本人对圆也有一种全新的认识,更对几何有另一种深层次的认识。此文章有很多地方都值得我们去阅读和深入探究,似乎是一把重新认识几何,开启几何大门的钥匙。在很多地方对我们教学都有一种指导意义,把文章的一些思维放在教学的实际应用上,对数学的教法估计也是一种革新。  
文章最后提出教材的编排提出异议,这是有必要的,但是,只是给出的编排教材的建议,并没有编排教材的具体措施,这里有一点遗憾。让文章留下了一个没有解决的大问题。对此有两条建议:1、可以按笔者的想法,写写编排教材的大纲 ,2、或者把笔者文章分成两大部分,一部分专门讲对圆的全面认识,推动几何教学的完整性,一部分就前部分对圆的认识提出教材的编排问题即是一部分讲圆的认识,体现数学思维的完整性,一部分提出教材编排的异议(其实,笔者早就给出了教材的具体编排措施与方法,并写有底稿)

本帖最后由 开创者 于 2018-7-14 15:57 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8-7-14 16:58 | 只看该作者
      建议学数学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特别是几何,点,线,面的结合运用。我最佩服的是美国的科学家们,将数学公式运用到了机械制图,用PROE设计结构造形时,只要输入公式,就能够输出你想都无法想象的3D造形,比如阿基米德螺旋体,异型弹簧,圆椎体,等等。将基础学科与现代电子科技相结合,这一点真的很重要。中国人有很多程序员,有很多人会写软件,但百分之九十九的人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写完的程序通过编译工具编译成代码,真正能深入了解编译工具的人却是寥寥无几,这就导致了芯片级工程师的奇缺。基础学科太弱,没有真正重视,缺少团队组织。夸夸其谈的国人性格,都注定了只能落后于他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发表于 2018-7-14 18:45 来自0715圈 | 只看该作者
我本写一大段,一发全消失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广告业务|版主守则|免责声明|无图版|手机版|小黑屋|删帖指引|赤壁热线 ( 鄂ICP备11015190号 )

GMT+8, 2025-1-13 19:53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