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三个老人一件事 刘邦父亲有两房女人,一是刘邦的生母,温氏;一是刘交的生母,李氏。刘邦父亲跌跌撞撞回到家里,李氏连忙起身扶着刘邦父亲,温氏则给刘邦父亲搬来凳子,扶着刘邦父亲坐下。 刘邦父亲坐下后,仍然长吁短叹! 温氏问:“老三怎么了?” 刘邦父亲心烦,说:“怎么了?给了钱他,带着他那班兄弟出去逍遥了!真是气死我了,养了这样一个不争气的儿子!” 温氏开导说:“不能想个办法,让他安生吗?” 刘邦父亲还是怨恨地说:“有什么办法,能让你家老三安生啊?” 李氏在一旁帮腔说:“给老三找个女人,拴住他乱蹦的心,不就让老三安生了!” 刘邦父亲说:“这是个办法!只是三儿不会听我们的,我们又拿他没有办法。不是白操这份心了吗?” 温氏说:“我们不试试,怎么知道老三不听我们的呢?” 刘邦父亲火气更大,说:“你养的儿子,还不知道他是什么德行啊!” 温氏说:“知子莫若父,你作为父亲应该好好管教他。哪有儿子不听父亲的话?儿子不听父亲的话,是父亲没有尽到责任。子不教,父之过!” 刘邦父亲瞅了温氏一眼,说:“你这个时候,反而责怪我了?你作为母亲没有责任吗?” 李氏劝解说:“我们现在不要相互指责,应该静下心来好好想想办法。要不然,让老二过来一起想想办法!” 刘邦父亲对李氏说:“你去把老二叫过来!” 不一会儿,刘仲过来了! 刘仲问:“你们找我有事情吗?” 刘邦父亲说:“没有事情,就不能叫你过来吗?” 刘仲分辩说:“我不是这个意思!” 刘邦父亲说:“不是这个意思就好!找你过来,是找你商量老三的事情!” 刘仲连忙问:“老三又有什么事情?” 刘邦父亲说:“老三整天这样东游西荡,终究不是个事情。我们应该想个办法,让老三安下心来居家过日子!” 刘仲又问:“有什么办法能让老三安心居家过日子啊?” 刘邦父亲说:“我们想为老三找个女人,让女人拴住老三的心!让你出面办这件事情,你外面朋友多,人缘好,帮忙打听,看哪里有合适的女人?” 刘仲一本正经地说:“这还要打听吗?我们家不是有现成的吗?” 刘仲的话,让三个老人糊涂了! 刘邦父亲说:“你这个龟儿子,说的是什么混账话!” 刘仲解释说:“我大哥去世多年,大嫂一是守寡在家,让大嫂下嫁老三,这不是一件两全其美的事情吗?大嫂下嫁老三,老三有了女人,侄儿刘信也有了依靠,大嫂也有了依靠。这不是好事情吗?” 刘邦父亲说:“老二这样说,还真是一件好事情!只是不知道你大嫂同不同意?” 刘仲说:“大嫂不同意,你们三位老人可以做工作。这不是难事情,大嫂这么多年不嫁人,应该有想法。两位母亲出面开导,应该会同意。只是老三那里很难说。老三要是不同意,谁说也没用!” 刘邦父亲很高兴,说:“我们就按你说的去办!只是还有一件事情,事先和你说说。” 刘仲急着问:“父亲还有什么事情?” 刘邦父亲说:“一旦把老三的事情撮合好了,为了让老三安心过日子,你得把老三那份田地重新还给老三!” 刘仲立即变了脸说:“老三什么时候把他那份田地给了我?” 刘邦父亲说:“分家的时候,老三分了一份田,老三没有种,不是你一直在种吗?” 刘仲辩解说:“那哪能说是老三的呢?那些田地,我不去种早就荒芜了。俗话说抛业多年,不如管业多年。我不会把那份田地让给老三!” 刘邦父亲见儿子很固执,一时说不通儿子,便说:“田地的事情,我们以后再说!” 刘仲连忙说:“以后也没有再说!是我的就是我的,怎么说给老三,就给老三呢?” 刘邦父亲有些不高兴,说:“我今天不与你争论这些事情,等老三的事情办好了再商量,没有事情了,你回去吧!” 刘仲走了,三位老人商量着如何开导刘邦大嫂的事情。 刘邦父亲说:“你们两个老太婆去开导他大嫂,他大嫂会听你们俩的!” 温氏说:“我们与他大嫂见面说些什么啊?不能一见面就说,她大嫂你就嫁给我们家老三吧!” 刘邦父亲说:“当然不能这么说!你们与他大嫂见面,先聊聊孙子的事情。主要说孙子失去父亲多年,缺少父爱,我们作为老人也关心不够,非常过意不去。以后我们会多走动,她大嫂有什么不方便的事情,也应该及时告诉我们,我们会尽力来帮助你们娘儿俩!” 李氏说:“这些话,太客套,人家不一定愿意听。我们去应该为孙子带点东西过去,这才有去的缘由。现在是大雪天,我们给她们送点钱过去,说是为孙子添置衣服的。这样做也应该,也有了缘由。” 刘邦父亲说:“你这个李氏还真是不简单,想问题就是比我们复杂。我看可以这样做,就带点碎银子给他们,还应该给他大嫂带点东西去。或带点粮食过去,今天他大嫂说粮食不多了,这也是个缘由。” 温氏说:“之后怎么把话说开呢?” 刘邦父亲埋怨说:“你这个温氏啊,一点心也不愿意操!你们见了面,把孙子拉在自己面前,与她大嫂嘘寒问暖。问孙子的饮食、身体等方面的情况。然后再慢慢把话说开。” 李氏说:“这个我知道了!我们俩什么时候过去呢?” 刘邦父亲说:“打铁趁热,现在就过去!” 李氏说:“天都黑了,我们明天过去吧!” 刘邦父亲说:“现在过去最好!你们俩这个时候过去,说明我们惦记她娘儿俩!” 温氏说:“去就去吧!” 两位老人于是披着件破衣服在头上,出门了! 来到刘邦大嫂家,刘邦大嫂与侄儿刘信已经上床睡了。刘邦大嫂听说是两位婆婆过来了,连忙披着衣服起床,开门迎接两位婆婆。 待两位老人坐定后,刘邦大嫂又生火取暖。之后,又为两位婆婆泡茶。代到这一切忙完后,才坐到两位婆婆身边。 三人坐定后,一时没有合适话题,闷坐了一会。刘邦大嫂问:“两位婆婆这个时候过来,一定有什么事情?” 温氏说:“下雪了,天气冷,我们送点碎银子过来给你。让你给孙子添置衣服。今天上午,你公公听说你们两粮食有些紧张,吩咐我们俩送点粮食过来。” 刘邦大嫂说:“谢谢长辈关心!” 李氏问:“孙子睡觉了?” 刘邦大嫂说:“天冷,睡在床上热乎些!” 李氏说:“我们家孙子就是听话!” 温氏补充说:“这是他大嫂管教得好!” 刘邦大嫂说:“两位婆婆不要夸我,我领受不起。” 李氏不想再与刘邦大嫂兜圈子了,边直截了当地说:“我们今天来,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与大嫂商量!” 刘邦大嫂说:“两位婆婆言重了!有事情不要商量,直接说好了!” 刘邦大嫂这样不回避李氏的问题,是猜想到了,李氏会说什么。不然这两位婆婆,不会这么晚了,还冒着风雪到自己家里来,送钱送粮都是由头。 李氏说:“大嫂孤身一人生活这么久了,孙子也这么大了,生活上肯定有很多不方便。现在老三也是孤身一人,我们希望大嫂能与老三一起生活,这样相互有个照应。我这样说,有点突然,大嫂不要见怪。” 刘邦大嫂说:“我不见怪,这是两位婆婆关心我。婆婆说的话,我没有想法,只要他三叔同意,只要你们长辈认为合适,你们说怎么办就怎么办!” 两位老人没有想到刘邦大嫂这么好说话,不要任何开导就答应了。 其实,这两位老人太小看了刘邦大嫂。刘邦大嫂之所以毫不隐晦地答应了两位婆婆的要求,是知道刘邦的心思。刘邦才不会与她一起生活呢? 两位老人坐了一会儿,乐呵呵地回去了!走进家门,两位老人满脸微笑。刘邦父亲由此知道事情办好了,于是说:“两个婆婆出面,真不简单,这么难的事情都办好了!辛苦你们了,我为你们俩泡茶!” 李氏问:“你是神仙啊?你就怎么知道事情办好了!” 刘邦父亲说:“你们俩脸上笑容告诉我的!” 两位老人笑着说:“没想到事情这么顺利!” 刘邦父亲说:“既然他大嫂应下来了,我们再煮一火,让生米煮成熟饭。” 温氏问:“你是什么意思?” 刘邦父亲说:“我们三人现在去老三那儿,把这件事情告诉老三。要是老三应承了,我们就催促他们俩同房,然后摆几桌酒席,这件事情就办妥了!” 李氏说:“你真是个急性子!” 刘邦父亲、温氏、李氏等三人又趁黑向刘邦的住处赶来,推开柴门,房子里没有半点动静。 刘邦父亲说:“这个老三,还没有回来!” 温氏问:“这个老三,到哪里去了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