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楼主自述的遭遇表示同情,尽管解决不了任何实质性的问题。
不难发现,题干自始至终几乎只有你和婆婆剑拔弩张的关系。而公公和老公,还有孩子似乎淹没在两个女人的角逐里。我猜,楼主的婆婆应该是比较强势的,而楼主要么天性要强,要么被迫不得不强。强势的人往往容易缺乏同理心,忽略身边人的感受。这样的两个人生活有了交集,针尖对麦芒就很自然了。回到楼主的提问,与其说是17000多少的问题,不如说是婆媳相处的问题。
根据楼主描述的情况,做出如下的分析,希望能有所启发乃至帮助。
第一,楼主婆婆(父辈)所经历过的时代不同,接受的教育的程度和明辨事理的能力相较于当代是有比较大的差距的。
所以,她们会本能的用曾经的艰苦类比楼主当下的生活。显然,在她们眼里,楼主当下的生活是幸福的,但她们(父辈)却忽略了时代进步的现实因素,以致在我这个旁观者眼里的楼主再平常不过,甚者有些委屈的家庭境遇里(同楼主),代沟显而易见。而这代沟如果缺乏有效的沟通桥梁,和足够的理解包容,将会是整个家庭关系恶性循环的症结。
第二,婆婆(父辈)年龄的增长,伴随的是学习能力和劳动体能的双重退化,最直接体现在思维的固化(不变通)和收入的减少。
如果楼主尝试将自己的思想强加给婆婆(父辈),很多情况不但会行不通,而且可能会让她觉得自己长辈的权威受到挑战,招致不满。久而久之,两者的隔阂愈演愈烈。相较于强加,合理的范围内,关心体贴她视为孝,尊重她视为顺,这应该就是孝顺的由来吧。
婆婆(父辈)伴随年龄的增长,劳动能力的消退直接导致收入来源的减少。熬过了大半辈子,谁不期望安享晚年呢?养儿防老不假,倘若儿子家境有限,倘若婆媳关系紧张,谁人能依?设身处地的想,做晚辈的给到父辈安享晚年的安全感了么?事实是,父辈没有义务养大了你们,还要养孙辈,可他们依然体谅你们的难分担这份你们本属于你们的担。人着实需要时常心怀感恩,才能看淡在你眼里的难。
父辈少了收入,自然更看重金钱的不易,往往更容易陷入金钱的困顿。在这座城,一部分男女老少喜欢打牌。一方面是这座城劳动产业不够发达,未能很好填充劳动需求和劳动得不到合理报酬的间接体现,另一方面是打牌娱乐偏离本质,走向极端诱惑,滋生好逸恶劳陋习的温床。即便如此,我只然善意的揣测,楼主婆婆(父辈)的这种爱好,打牌既能娱乐又有创收的可能性。思维和习惯一旦形成,往往很难再做出改变的,甚至凌驾于赢的初衷之上,因为侥幸心理是企图摆脱的软肋。
婆媳关系的理解且分析如上,这些本不是楼主生活的重心。自己的小家,丈夫,孩子才是最核心的部分。
不能想像,一个家庭,核心的三要素,因为现实的因素各处一地。无法理解,曾经因为缘分走到一起的两个人,怎能任由家庭关系疏离?少了父母陪伴的童年会不会留有遗憾?而这些,是不是剥离生活里一地鸡毛的表象,深入探寻和践行的课题?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知鱼之乐,焉之鱼之痛?如有助于楼主,有幸,如有冒犯,还望多包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