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7368|回复: 5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尘侵岁晚忆曾游——冬日游苏州拙政园(the end)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9 11:32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寻觅感动 于 2010-1-6 21:21 编辑

2008年元月1日,元旦,去苏州探望姑姑一家。

      和堂嫂、天天、表哥及其儿子致远一行五人,游览了拙政园,今于2009年12月28日,两年后回头再看,发现当时根本没有做足功课,进入园中,根本品没得园林之妙趣,拍的照片无甚看点,纯粹是盲人摸象。此次已经是第二次来此,正是惭愧啊。每次出游,都不知道该看什么,中国古代传统园林的造园技术已经是登峰造极,我等女子,生在楚汉之地,长在江南之地,却一直无法领会其中之精妙所在,惭愧咯,读书十数载,祖宗之东东,我们居然皮毛都没有学到。

        现在回过头再来看看,通过景观介绍以及与搜罗到的照片进行比对,增加对园林景观的理解,也是一件比较有意义的事情。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不亦乐乎!
反思,才能明白差距与得失。

       江南的景色,春天最为生动传神,也最引人入胜。
        我在冬日出游,免不了要和冷风寒气做斗争,还好穿着厚厚的长长的羽绒服,手套帽子一应俱全,故此,不觉得寒冷沁骨。
        此外,心中甚是平淡,并没有因为不是在它最美好的季节游玩而觉得心生遗憾。
        暖有暖意,冷也冷得其所。冷是为了美丽的暖,那么这冷怎不让人怜爱?
        而那冷透漫天的浮华之后的沉淀之所得,更是你人生的精华。经得住冷,才能感受暖的要义。
赤壁热线微信公众号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9 11:34 | 只看该作者
字怎么这么小啊?如何编辑啊?没时间了,下午再来,待续。
3
发表于 2009-12-29 11:35 | 只看该作者
欢迎才女莅临发贴!呵呵。
4
发表于 2009-12-29 13:49 | 只看该作者
还不快点来写 都2点了
5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9 14:2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寻觅感动 于 2009-12-29 14:47 编辑

一、历史由来

位于苏州市娄门内东北街178号,是江南园林的代表,也是苏州园林中面积最大的古典山水园林,现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地初为唐代诗人陆龟蒙的住宅,元朝时为大弘(宏)寺。明正德四年(公元1509),明代弘治进士、明嘉靖年间御史王献臣仕途失意归隐苏州后将其买下,聘著名画家、吴门画派的代表人物文征明参与设计蓝图,历时16年建成,借用西晋文人潘岳《闲居赋》中“筑室种树,逍遥自得……灌园鬻(音:yù,卖)蔬,以供朝夕之膳(馈)……此亦拙者之为政也,”之句取园名。暗喻自己把浇园种菜作为自己(拙者)的“政”事。

(从图上看,拙政园为三个部分:

东部,曾取名为"归田园居",以田园风光为主;

中部,也称为"复园",以池岛假山取胜,是拙政园的精华所在;

西部,也称为"补园",园内建筑物大都建成于清代,其建筑风格明显有别于东部和中部。

从图上看,拙政园没有明显的中轴线,没有传统的对称格局,大都是因地制宜,错落有致,疏朗开阔,近乎自然,是苏州诸多园林中布局最为成功的范例。 )此为网上资料。

仔细回顾游览之线路:兰雪堂——芙蓉榭——天泉亭——秫香馆——梧竹幽居——待霜亭——雪香云蔚亭——荷风四面亭——见山楼——别有洞天——卅六鸳鸯馆——十八曼陀罗花馆——塔影亭——留听阁——浮翠阁—(中间经过一个盆景园,之后怎么到小飞虹的有点晕,想不起来)—小飞虹——倒影楼——绿漪亭——海棠春坞——涵青亭


大概就是从东南角进入东园,一路向北到底,左拐进入中园,然后一路向西南,进入西园,之后顺时针饶西园一圈,又从中园的北部绕到东园的北部,然后回到东园的南侧,从原大门出来了。呵呵,居然绕过了中园的南部,也就是远香堂和枇杷园部分,此为拙政园的核心景区。汗一个,寒一个。

6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9 14:3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 刘雨潇


    俺来了
7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9 14:34 | 只看该作者
欢迎才女莅临发贴!呵呵。
牛歌 发表于 2009-12-29 11:35



    谢谢牛哥占沙发。
8
发表于 2009-12-29 14:37 |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还是把你学古文的等下拿上来讨论下好

这个园子我没去过啊 要不下次你带我去了 我再来评论?
9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9 14:4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寻觅感动 于 2009-12-29 14:52 编辑

二、入口街道

而今的拙政园属于繁华的闹市区,难得入口前面的街道还保留得这么适宜的尺度。冬日下午三点钟的太阳,已经失去了温度,有的只是身后被拉得老长老长的身影。
     我喜欢投影到墙上斑驳的背影,有别于黑与白的灰色既带给人疏离,欲静还动的小影又让平淡的墙面有了生动的画面和勃勃的动感。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杜荀鹤的一首《送人游吴》道尽了姑苏的建筑特色。

江南的冬天寒天寒地,不知为何此处还有柳枝青青,映着粉墙黛瓦,婆娑依依,还欲挽住谁的缰绳,系住谁的离情?

沿街小店,简洁朴素,透着江南质朴的气息。

中国传统文化,依然在细细长长的时光中穿行,带着顽强的生命力。

现在;人们仍认为虎头鞋能除恶魔保平安,因此都要给孩子做双虎头鞋穿。有些地区还讲究穿三双虎头鞋,并保留让姑姑做三双不同颜色的虎头鞋送侄儿的风俗。俗语有;“头双蓝(取谐音拦,即拦住不大折),二双红(红能辟邪,可以免灾),三双紫落成(意即孩子在自家长大成人)。”有了蓝、红、紫三双不同颜色的虎头鞋,孩子必会安然无恙

拙政园南大门。干净的蓝天、枯黄的梧桐、甜蜜的情侣、孤单的路人,这刻,都统一在淡黄的阳光里,历史无序而偶然,这刻的相遇,许就是为了下一刻的分离,那么还是让这一刻,留下一个印记。

网上搜索来的照片,该照片取了全景。

“淡泊”、“疏朗”这两个字,很有骨感和意境感,开阔,淡然,但是也有无奈与不甘。好男儿总是希望能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却又总在这样的出世与入世之间徘徊游离。

10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9 14:49 |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还是把你学古文的等下拿上来讨论下好

这个园子我没去过啊 要不下次你带我去了 我再来评论?
刘雨潇 发表于 2009-12-29 14:37



    你明天就去嘛,或者1号去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广告业务|版主守则|免责声明|无图版|手机版|小黑屋|删帖指引|赤壁热线 ( 鄂ICP备11015190号 )

GMT+8, 2024-11-6 11:19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