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飞鹰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银色光影承载的美丽(不断更新......)

  [复制链接]
61
发表于 2010-2-25 22:04 | 只看该作者
除了实力,还有经历,这样的帖子也只有飞鹰兄能游刃有余。清歌断弦的回帖说得多好,那一代人是富裕的,因为有这么多值得回忆的精神食粮。

笙箫琴瑟你多幸福,简直让人嫉妒,能不用买票端着饭碗坐在电影院看电影,居然还没人揪你出去。我们当年可是和查票的斗智斗勇啊,好不容易混进去,看得正带劲时,突然远远的手电筒灯光乱晃。然后就是狼奔豕突,到处乱窜,排椅底下,柱子后面,只要能藏人的地方,最后结局,大多是被带离现场。当然顽固分子们又趁着下一次进场机会卷土重来。

偶有一次持票进场,那滋味,环顾左右,洋洋自得,眼神还特意挑衅把门的查票的,巴不得他来查票,然后像孔乙己般排出了五厘米来长,两厘米来宽的“大”票,傲然而进。

彼时的快乐,有时仅仅需要7分钱(一张露天电影票)最多不过2毛(影院内),是如此的清贫又多么的富足。

继续期待楼主的续帖。
赤壁热线微信公众号
62
发表于 2010-2-25 22:33 | 只看该作者
感谢嗯之这些老贩子抬庄列
刘雨潇 发表于 2010-2-25 21:40


花香不怕枝头浅,酒醇何惧巷子深?都来态你的桩,你是不是也应该积极点把这个版块发扬光大列?虽说年龄差上一截,老大哥的的帖子还是勾起俺颇多回忆,记得几年前在赤壁论坛涂鸦过一篇名为《北门影院》的帖子,也是怀旧气息极浓,但比起你们这些经历颇多的前辈来说,实是难登大雅,期待更精彩的后续~
63
发表于 2010-2-25 22:45 | 只看该作者
感谢飞鹰这个帖子把我带回了那些我生命里永远不会忘记的回忆中。。。真的在我们那个年代,看电影是我们主要的精神食粮。所以有关电影的一切就永远留在了我们的记忆和生命里。在看这个帖子的时候,每一句话都勾起了我很多很多的回忆和感慨,真的没有什么能说的了,就让我随着楼主的笔墨,带我回忆我的青春吧。。。
64
发表于 2010-2-25 23:25 | 只看该作者
影响深刻 有在看电影过程里 电影胶片坏掉的时候  停电来电的时候 屏幕中都会出现一个正在倒数的数字 有时候会跟着边上的人一起喊 7654321开始 那种简单的快乐 到现在确实找不到了
其实看天堂电影院这部片子 会回忆起很多自己小时候看电影的事
当初公司也有个承包的电影院 用公司的大礼堂改造的 我们经常会溜到后面去看机器 看电影是如何播放出来的 有时候看见地上有废掉的胶片 小孩子都会冲上去抢回去 那时候经常停电 可电影院有自己的发电机 那时候很多悠闲的夜晚就跟着电影一起度过了 因为家就在礼堂对面 有时候父母不带我们进去 自己也混不进去的时候 在窗台上听了不少电影 记了很多电影台词 跟院子里孩子一起玩的时候 那就是我们炫耀的资本 要是谁没看 或者谁不知道 我们都会瞧不起他 由于大人不是经常带我们进去看 混又混不进去的时候 很多孩子经常性的在礼堂上窗户上挂成了一串串的窗帘 把里面的遮挡的纸板挖穿偷看 一些好的角度 往往成为孩子们争抢的焦点 大一点的孩子往往都能占不少好窗户 小点的孩子就只能眼巴巴的在下面看着高高在上的那些大孩子 心急如焚 有时候听见里面在播放打斗场面的时候 很多人都求着上面的人 让他们看会儿 看会儿
我记得那时候也有大片 也会有万人空巷去观影的时候 只是不记得什么片子了 很热门吧 父亲早早的买了票告诉我要去看什么电影 一家人早早吃了饭就出门去电影院了 当时在北门电影院看了一半正是入迷的时候突然停电了 父亲又连忙带我们去大礼堂看 其他的观众也有去现在东洲大桥电影院看的 那时候父母也不过如我们这样的年纪 相比也是爱看电影的缘故吧 否则怎么会出现转场的举动呢

小时候北门电影院看的最多 还在那露天电影院看过一俩次 其次就是大礼堂了 去的最少 去东洲大桥电影院的不算太多 但父亲带我去的是最多的 自己一个人看的最多的 就是公司楼下大礼堂的了 由于近父母不担心 到是一个人经常进去看 有时候也会逃票 有时候也会挂在窗户上 扣个小洞看 算是在电影里渡过了年少岁月吧

最雷的是在六米桥电影院看过的一场电影 那时候好像是暑假 94年95年左右吧 居然是徐锦江的金瓶梅 现在想起来真的是很雷啊
个人觉得六米桥电影院是最好的电影院
65
发表于 2010-2-25 23:4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魔女天使521 于 2010-2-25 23:48 编辑

    看电影,在我的孩提时代不算是很奢侈的消遣。

    父母工作单位有修建的很漂亮电影院,天凉时在院里看,经常有发的福利票,热天每隔几天也会有免费的露天电影。爸爸是位电影迷,还订阅了“大众电影”杂志,捕捉“最新最炫”的荧幕消息,使我也耳濡目染了荧屏上下光怪陆离的新鲜事儿,对文艺的爱好也起源于此。

    看的第一部电影叫什么已经不记得,但是有两部片子却记忆深刻:“神秘的大佛”,“画皮”。这是那个年代的惊悚大片,孩提时代的我因这两部片子晚上睡不着觉,害怕大佛里的神秘蒙面人突然出现在我的面前,害怕画皮里的妖怪突然在我家里的某个角落露出那狰狞的脸,呵呵!

    儿时的露天电影院留给了我无尽的怀念:每个周末吃完晚饭的第一件事就是和姐姐搬着小凳子去占位子,和同样搬着小凳的年龄相差无几的小朋友们比谁去的更早,谁的手脚麻利,用粉笔画地盘,占到荧幕正前方的有利地势是最洋洋得意的一件事......

   啊~~飞鹰勾起了我已经快淡出心底的儿时回忆,那童真,那纯真的年代,那只有单纯的开心快乐不懂忧虑,烦心为何物的年代,真不想长大!

    你的影评文章只是一个引子,看过你文章的朋友无一例外的在回忆着孩提时代的天真烂漫,多好,让我们都能借此找回久违的童趣,让我们在久违的童趣里再次感受那纯纯的,那无邪的,那简单的快乐~真不想长大!!
66
发表于 2010-2-26 07:57 | 只看该作者
搬个板凳坐着等
67
 楼主| 发表于 2010-2-26 09:16 | 只看该作者
   谢谢上面各位的顶帖,我想这个帖子想要达到的效果已经有了。
   其实写贴的初衷就是让大家重温小时候带给我们快乐的事,始终有一份童心和爱心面对现实不一定都如人所愿的生活,少一点抱怨、多一份感激,仅此而已,我就满足了。
   自帖子发出来之后,很多坛友都用了很大篇幅顶贴,相信都是用心之作,在这里就不一一点名致谢了!
   虽然写得很累,但我一定会高标准的完成,以不辜负各位的厚爱!  
  


   上面都是题外话了,下面我们继续......
68
 楼主| 发表于 2010-2-26 09:1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飞鹰 于 2010-3-1 16:49 编辑


   三十年代的上海光怪陆离,集合了当时中国最前卫和最时尚的各种元素,在整个亚洲也首屈一指,跟当时的纽约、巴黎等国际大都市并驾齐驱,中国最先的电影就从这里开始发展了。
   缘于中国人的聪明,很快就有了很多无论在规模和演员水平方面也能独树一帜的电影公司。《马路天使》就是其中最杰出的产物。
   《马路天使》
   周璇曾经说过,她一生没有什么满意的电影,除了《马路天使》,赵丹也曾经说过,他真正的演员生涯是从《马路天使》开始的,可见这部电影在他们心中的地位。
   1937年由上海明星影业公司出品,袁牧之导演的《马路天使》一经问世便好评如潮,更有一些外国的影评家说“这部电影所表现的都市生活情节,到现在也难以有超越”。
   其实这是一部真正的写实影片,把镜头对准了生活在旧上海最底层的人们,戏子、吹鼓手都是当时地位最低下的人。然而,正是这样生活的人们也有属于自己的快乐和美好,它告诉现在的我们一个真理:生活的美好与否,真的跟金钱无关。
   同时,这部电影也造就了赵丹和周璇这两位超级明星,其实我才知道这两位名字的时候是不认同的,直到看了他们很多电影后,也慢慢懂事后,我才发现“电影皇帝”这个称呼真的只有赵丹可以配得上、“金嗓子”这个称呼也只有周璇才能拥有。
   赵丹,中国最著名的电影表演艺术家,是电影界一位艺术大师级的人物。主要电影作品:《琵琶春怨》、《上海二十四小时》、《时代儿女》、《十字街头》、《马路天使》、《中华儿女》、《遥远的爱》、《关不住的春光》、《乌鸦与麻雀》、《林则徐》、《聂耳》、《烈火中永生》、《为了和平》、《李时珍》、《海魂》等。如果大家有时间,我建议去看一下《烈火中永生》这部电影,这也是他生前拍摄的最后一部电影,把一个身怀理想的***员演得几近完美,特别是嘴角露出很轻蔑微笑那些场景,使我终身难忘。
   周璇,中国早期电影著名女演员、民国时期著名歌唱家,被誉为“ 金嗓子”。 周璇一生共出演了40多部影片,并主唱过电影主题曲和插曲100多首,因其在电影《马路天使》中饰演女主角小红,并在影片中主唱的两首插曲《四季歌》和《天涯歌女》,而成为人们心中永远的银幕偶像。主要作品还有《李三娘》、《董小宛》、《苏三艳史》、《长相思》、《歌女之歌》、《莫负青春》、《忆江南》、《夜店》等。她顽皮的表情、甜美的笑容,中国电影界似乎还无第二人可比。而周璇的歌声至今仍在各色场合流淌着,与今天的时尚依旧显得那么合拍,有一种老贵族般的华丽气息透过歌声流泻出来。
69
 楼主| 发表于 2010-2-26 09:1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飞鹰 于 2010-2-26 15:53 编辑

   新中国成立后,上海依旧保持了中国电影龙头的地位,中国人最熟悉的那几部电影也源自上海,比如:《铁道游击队》、《南征北战》、《渡江侦察记》等等,给刚刚解放的国家提供了很多优秀影片。
    特别是文革结束后,一些新思维的电影也最先由上海呈现在全国人民面前。前面介绍过的《巴山夜雨》、《芙蓉镇》、《天云山传奇》等都是当时的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完成的。
    有外国的经济学家作过调查,凡是社会经济不景气,通货膨胀频发的时候就是电影创作的高潮期,而且这个时期制作的电影也有比较丰富的内涵,在全世界都如此。说明了什么呢?当人们物质匮乏时,精神层面的享受往往会提得更高。
    这个时期有一部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电影《人到中年》值得我们一书。之所以放进这个章节,完全是由于主演潘虹和达式常都是上海人,我总会不自觉的把他们归于上海电影的范畴。
   单写这部电影有些我自私的地方,虽然这部电影不可能像很多名片那样在中国的电影史里留下很重的一笔,但也算得上是一部好片,更主要的原因是因为电影的主人公跟我父母是同行:都是医生。
   《人到中年》
   该片属于反省“文化大革命”的第一批电影,片中表现了当时人民对沉闷生活的批判和对美好未来的追求。影片根据谌容同名小说改编,围绕陆文婷(潘虹饰演)的境遇,反映并思考了社会中普遍存在且亟待解决的中年知识分子的待遇问题,同时赞扬了知识分子任劳任怨、忠于事业、热爱祖国的高尚品格。
   我开始对这部电影的印象并不十分深刻,只依稀记得潘虹充满忧郁的眼神,后来是通过我父母对电影的评价才知道这是一部很棒的电影,反映当时情况很真实,也明白了他们那一代知识分子所受的磨难和坎坷。
70
 楼主| 发表于 2010-2-26 09:1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飞鹰 于 2010-2-26 15:59 编辑

   说到上海电影,就不能不说一下上海电影译制片了。
   孩提时候,外国电影看得比较少,只有几个跟我们比较友好国家的电影轮流上来“炒现饭”,那个时候不是有一段话吗:“中国的新闻简报,阿尔及利亚个偷枪偷跑,越南个飞机大炮”。
   上海由于接触外部社会比较早,在“文革”前就有很多优秀的译制演员和电影了,但当译制片这朵艺术奇葩正待艳丽怒放之时,一场突如其来的浩劫,摧残了文艺的百花园,译制片这朵小花自然难以逃脱凋谢的厄运。整整十年,寒流肆虐。外国影片成了“封资修的毒草”,自然消失在人们的生活中,但侥幸的是上译人有赖于当时所谓“内参片”的渠道,依然可以默默地精心地从事着译制片的创作。
   1979年后,上译人迎来了自己的春天,一大批世界名著改编的电影出现在了中国的荧幕上,比如:《简爱》、《巴黎圣母院》、《基度山恩仇记》等,也记住了一大串难以忘记的名字:毕克、尚华、乔榛、童自荣、刘广宁、丁建华等等。他们可以说是中国配音演员的巅峰,遗憾的是现在的配音演员跟他们完全不在一个水平线上。
   当时那些没有经历过旧中国的国人第一次在电影院里看见了外面的世界,感受到了西方文明带给我们的冲击。明白了西方人在人性方面的美德和传承,拉近了我们看世界的距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广告业务|版主守则|免责声明|无图版|手机版|小黑屋|删帖指引|赤壁热线 ( 鄂ICP备11015190号 )

GMT+8, 2024-9-27 17:24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