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面来风 发表于 2012-7-3 11:25

打造文化城市,推动文化建设

                                                打造文化城市,推动文化建设
       盛世兴文!近日热线吧文化大家谈文化,感觉赤壁文化风即将兴起。特翻出4月份博客中的一块旧瓦,希望引来砖声片片。

       文化是人类的精神家园,优秀文化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血脉。在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引下,全国各地掀起了一股文化兴市的热潮。而文化建设也在当前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关键和攻坚时期,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作为有着近1800年历史文化底蕴的赤壁(蒲圻)市,如何在改革开放的时代大背景下,把赤壁建设成发展基础坚实、产业结构优化、功能布局合理、文化特色彰显、人民福祉提升的中等规模城市,如何通过进一步解放思想,建设发展文化,营造有利于发展的软环境,把文化作为市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如何从深度和广度上发掘赤壁文化遗产,打造特有的赤壁文化城市名片,推动赤壁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从而促进赤壁新一轮大发展?这些,都是值得进一步探讨和研究的。
      从“物质家园”上升到“精神家园”,“文化城市”已经成为城市价值追求的基本趋势。保存城市记忆、体现城市特色、提升城市品质、展示城市风貌、塑造城市精神、支撑城市发展的城市文化建设,已经成为一些城市的核心竞争力。而有着千年历史的蒲圻新城—赤壁,又该如何推进城市文化建设,打造文化特色名城呢?
城市文化个性和特色只能是土生土长的,只能是从城市所在区域的人文生态环境中生发出来的,只能是从城市所在区域的文化根基中生长出来的。而作为千年古城的赤壁,其文化根基一是历史文化、二是传统文化、三是地域文化、四是红色文化。
         赤壁的历史文化主体根基,毋庸置疑,肯定是三国文化。再具体一点,就是三国之赤壁大战。而提到赤壁(蒲圻)的历史起源,不得不提三国时期一位重要的,但又被很多人忽视的一位历史人物,那就是三国东吴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鲁肃。正是鲁肃当年力促孙权联刘抗曹,才有了赤壁之战这一名垂千古、改变中国历史格局的战役,也正是他在赤壁之战后在此筑城储粮屯兵,才有了“蒲草千里啊,绿茵茵,圻上故垒啊,雾沉沉。莼蒲五月啊,风光美,川谷对鸣啊,布谷声”这一“蒲圻古城”的诞生,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鲁肃是蒲圻城的缔造者(当然,从辩证的角度说,人民群众才是历史和城市的缔造者)。
       但遗憾的是,在赤壁,无论是复古的“原生态”,还是现代的“人工景”,都难寻鲁肃的踪影,倒是把与东吴属地蒲圻没有多大关联的蜀汉诸葛亮、刘、关、张等“请来”大大的塑造了一番。也许从当时的名气和地位来说,鲁肃智不如诸葛,武不如关、张、周(瑜),但对当时的蒲圻,如今的赤壁来说,鲁肃的历史地位是不容置疑的,他在赤壁之战中所起的举足轻重的作用,他在蒲圻城的建立和设置中所起的作用,以及周瑜死后,鲁肃代替周瑜对东吴军事、政治所起的作用,绝对远超史书及演义所述。因此,在三国文化成为很多地域文化的根基时,在各地都在发掘三国文化的内涵和外延,把“三国这座历史文化宝藏”抢挖快掘时,蒲圻的开城鼻祖—鲁肃是最不应该被赤壁人民所忘怀的。而只所以选择鲁肃为赤壁三国历史文化发掘的新的突破口,一是基于鲁肃与蒲圻的历史关系;二是目前国内以鲁肃为主题的三国文化的研究相对较少,还有较大的发掘空间和价值;三是不客气的说,三国赤壁古战场的开发进入了一个瓶颈,短期内难有新的增长点,必须尽快发掘新的题材为三国赤壁文化注入活力元素。因此,对赤壁来说,由政府出面,成立以民间人士为主的三国赤壁文化研讨会和鲁肃研究会,收集历史资料,采编民间故事,另辟蹊径,为鲁肃正名;建立主题公园,借助“鲁肃”增加赤壁三国文化题材,改变赤壁单一的“三国古战场”旅游景观;与一年一度的文化旅游节相结合,每年定期举办一次较大规模的鲁肃与三国文化研讨活动,广邀全国知名人士,研究探讨交流三国文化研究成果;发展利用文化产业,制做类似《赤壁大战》或《鲁肃与赤壁的传说》等与三国文化有关的动漫片和影视片等,借助各方传媒力量宣传报道。相信这些举措对提高三国赤壁这一文化品牌知名度绝对有不小的推动作用。至于传说中的所谓瑜乔爱情主题公园,本人认为作为噱头可以,毕竟瑜乔爱情故事有多少在赤壁,又在赤壁留下了多少印记,如果又是一个纯人工造景,没有真正的文化沉淀,恐怕最终结果也难如意。
       从传统文化来说,赤壁被纳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就只有羊楼洞砖茶制做技艺和赤壁脚盆鼓乐,这对有着1800年建城史,乃至3000年人文历史的积累与沉淀的赤壁而言,是远远不够的。当然,赤壁的传统文化更多的已融入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之中,只有加大收集整理力量,发掘其凸显个性的文化特色并大力渲染。一方面对已纳入非遗的砖茶技艺和脚盆鼓乐及其延伸文化加以整理、保护、完善、发展,另一方面可以成立专门的组织,对赤壁的传统文化进行全面策划、广泛收集、深度发掘、积极宣传、努力申遗。就算是没有达到最终想要的结果,但在此活动过程中不断的对外宣传、推广,对赤壁传统文化的开发,对赤壁文化品牌的提升,对赤壁旅游产业的丰富,对赤壁经济发展的促进,其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一方文化影响一方经济、造就一方社会。一个城市如果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没有吸引人的地域文化,就会在竞争中落伍。因此,赤壁市在地域文化建设方面,绝不能简单地“发思古之幽情”,而是要把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发展的推动力。一是要加强对历史文物古迹的保护,如古城墙、石板街等,不要让老祖宗遗留下来的宝贵资源就这样无声无息、灰飞烟灭;二是在城市建设中突出地域文化特色,如赤壁新建街道尽量多用与三国有关的人或事命名,多建具有浓郁地域文化特点的建筑、道路、公园、雕塑,不要让现代化的、千篇一律的高楼大厦淹没了赤壁地域文化特色。赤壁古城墙的维修维护当然有积极作用,但其周边的开发与开发规划,必须要与古城墙有机结合,自然协调,才能成为浓郁地域文化特点的景观。三是旅游文化产业的开发要“动”、“静”结合。只所以说三国赤壁古战场的发展进入了瓶颈,就是因为静态景观多(并且大多是现在补建的“非原生态景观”)而动态项目(游客参与互动体验性项目)少。如赤壁古战场景区完全可以增加一些体验性项目如诸葛八卦阵等让游客穿梭其中,体验破阵闯关之乐趣;还有智力游戏玩具孔明锁等都能吸引游客参与其中。甚至在拜风台都可利用现代科技布景,让游客仿当年诸葛,可“随机请出东、南、西、北风”,而每一风向都有不同意义或“吹出”不同的有赤壁本土文化特色的礼品(如竹雕等)。从经济利益出发,这可以是一个收费体验项目,但相信游客也会是乐在其中的。还有更多更好的项目策划,都是可以推动赤壁古战场景观建设的。四是多种地域文化相结合,相互渗透而互不冲突。比如在赤壁古战场景区或其他景区,可以设立茶座,在茶座内销售赤壁洞茶,进行茶艺表演和三国评书、戏剧表演甚至脚盆鼓表演,古有“煮酒论英雄”,今有“喝茶品三国”,这样,即使因时间和精力等原因没能游遍赤壁所有景点的游客也能享受到赤壁的大部分地域文化特色而加深对赤壁的印象,为下一次能够再来赤壁埋下伏笔。五是大力发展各乡镇地域文化,如羊楼洞、新店、黄龙、黄盖湖和沧湖等乡镇都是有一定历史来历和故事传说的。在进行大的景点开发时,对这些存有明显历史文化痕迹的地域,也需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加以开发利用,成为赤壁主地域文化建设的有益补充。当然,民族、宗教等文化也是不能忽视的。(题外话:有些已经在赤壁古战场实现,有些已在筹划中,属老棉翻新、旧调重调)
       抛开1800年前的赤壁之战不说,作为湖北省的“南大门”,处于重要战略地位的赤壁(蒲圻),从北伐战争开始,到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再到抗美援朝和对越自卫反击战,都继承了赤壁之战留下来的大智大勇,不怕牺性的精神,涌现出了大批红色革命者,他们成为了今日赤壁红色文化的结晶。市区的烈士陵园、羊楼洞的抗美援朝烈士墓地群以及其他烈士纪念地,这些烈士们安息的地方,不能仅仅作为祭奠之地,而是要将其作为红色文化加以继承和发扬,成为红色教育基地、革命教育基地、爱国教育基地;并增加相应的烈士人物事迹陈列馆,收集烈士生前事迹,整理烈士遗物、遗信、遗言等,发展成为红色旅游基地。尽管近代红色文化对赤壁文化产业的推动作用相对于三国历史文化来说积累较少,但从政治和精神层面来说,红色文化也是提升城市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对推动经济建设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而从长远发展来说,这些红色文化如果能够得到不断的丰富、发展和继承,若干年后,也将成为子孙后代的历史文化,成为留给子孙后代的宝贵精神文化财富。
       实施文化兴市战略,打造文化城市名片,对正在努力建设强而优的中等城市的赤壁而言,此正当其时。要本着全面策划、整体规划、逐步实施、开发与保护并举的、可持续性的科学发展原则,让千年古城焕发出新的活力。
       大江东去,浪沙淘尽,千年文化,活力赤壁。从公元223年(东吴黄武二年)设县伊始,至公元2013年,恰逢蒲圻县治1790年。从1986年撤县设市,再到1998年更名为赤壁市,近三十年赤壁又取得了怎样的发展成果呢?因此,赤壁完全有必要来一次隆重的纪念活动,忆古思今,畅想未来,凸显赤壁文化千年历史,展示赤壁现代发展成就,激发城市凝聚力和创造力,打造赤壁文化城市新名片,推动赤壁城市文化建设,实施文化兴市战略,带动赤壁经济新一轮大发展。

风过了无痕 发表于 2012-7-3 11:46

无痕坐一个沙发,想问一下老师可否给一个博客链接?{:soso_e112:}

八面来风 发表于 2012-7-3 12:23

风过了无痕 发表于 2012-7-3 11:4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无痕坐一个沙发,想问一下老师可否给一个博客链接?

不敢,无痕都不谈文化,我岂能称老师。先告诉我怎样操作可以在论坛贴子里点击链接直接进入链接地址?我之前试了几次都只显示有链接地址,却不能点击进入。

风过了无痕 发表于 2012-7-3 15:02

八面来风 发表于 2012-7-3 12:2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不敢,无痕都不谈文化,我岂能称老师。先告诉我怎样操作可以在论坛贴子里点击链接直接进入链接地址?我之 ...

一般情况下,双击就行了啊!

风过了无痕 发表于 2012-7-3 15:18

八面来风 发表于 2012-7-3 12:2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不敢,无痕都不谈文化,我岂能称老师。先告诉我怎样操作可以在论坛贴子里点击链接直接进入链接地址?我之 ...

如果不行的话,复制该链接到当前IE栏粘贴并访问。

八面来风 发表于 2012-7-3 18:16

风过了无痕 发表于 2012-7-3 15:18 http://www.cbrx.com/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如果不行的话,复制该链接到当前IE栏粘贴并访问。


我是问这个怎么操作。我以前试过,好象只有热线的链接可以点击进入,其他的链接只能显示(没有链接地址下划线),不能点击进入啊

八面来风 发表于 2012-7-3 18:20

本帖最后由 八面来风 于 2012-7-3 18:21 编辑

http://news.sina.com.cn/s/2012-07-03/023924700183.shtml



http://www.cbrx.com/forum.php?mod=post&action=edit&fid=574&tid=363545&pid=3136126&page=1

李开恩 发表于 2012-7-4 04:17

   我是赤壁人,说起来,赤壁之战大名鼎鼎,作为中国人大多都知道。说起赤壁的特产与文化,却并不是许多赤壁人都知道的。一种文化也好,一种特产也好,要有良好的历史传承,经过时间的长久检验而留存下来的,才能称之为真正的特产或文化。
      我在外乡多年,经常有人问起我,赤壁有什么特产,有什么特别的独有的东西?我也只能根据儿时的回忆,自我总结了以下几样,作为赤壁唯一的拥有的与众不同的几样东西,那便是:赤壁的盆鼓,腊肉, 熏鱼与鱼糕。
      先说说盆鼓。非常简单的一个东西。就是象一个去底脚盆一样,蒙着一层牛皮而已。这个东西的来历没有考证。只有传说。可能与三国时期的赤壁之战有关。话说,曹操当年挥军八十万号称百万欲取江南,屯兵赤壁之北,挟天子以令诸侯,意欲一统天下。孙刘联军不足三十万人,难以抵敌,武器装备也不如曹操。所谓人心齐,泰山移,孙刘得民心,得到当地百姓的支持,由于兵力不够,军中鼓手都要上阵参加作战,于是民众自发充当鼓手,为了壮大声势和激励军中士气,于是家家赶制盆鼓,赤壁一战中,盆鼓声声,烈焰熊熊,杀声阵阵,曹操大败。盆鼓从此留传直至,并逐步演变成年节庆祝的一种民间乐器。成为过年耍龙灯,闹元霄等必不可少的一种活动用具。赤壁的盆鼓文化,我在外地也有发现有类似的现象,那就是广西的铜鼓,也已演变成一种独特的文化。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还有一个铜鼓文化广场。有历史的,有传承的,就是好文化,好东西。赤壁的盆鼓应继续发扬光大。不过很欣慰的是,据说,赤壁的盆鼓表演,已经得到北京方面的一个文化金奖。
      腊肉:腊肉,全中国只有少数几个地方有制作。湖北与四川,(浙江的火腿,也可算作,但制作方法不同,没熏过),腊肉的由来也是可能与三国赤壁之战文化有关。古代军中的肉类不宜保鲜,而作战行军,行踪不定,一伙夫在野外树下生火时将猪肉悬挂在树枝上偶然发现,因烟熏过 的肉不会腐烂,而且有一股特有的香味,于是流传至民间。至于四川的腊肉,也是后来湖广填四川时由湖北带过去的。而浙江的火腿肉,据传制作的祖师是宗泽,而宗泽恰是宋代抗金的名将。现在浙江金华的火腿已名闻天下,曾获巴拿马国际金奖,以东阳火腿最为著名。而赤壁的腊肉却少有人识。这个需要包装和推广。
       熏鱼   赤壁的 熏鱼是赤壁的一大特色,因为我走过了全国的许多省市,只有赤壁有这个东西,近年浙江也有开发,但是只是鱼干。没有我们这种制作的方法。我也曾把 熏鱼带到浙江,许多人吃过,认为口味不错。很有特点。我认为这个可能也是跟赤壁之战有关系,古人为了保鲜而发明的。说不定与发明制作腊肉者为同一人。

       鱼糕   赤壁的鱼糕,发明时间要早于三国,在春秋时期就有发现,源于楚。曾一度成为楚宫宴席中的头道菜,所以民间有俗称头子,头道菜这说。流传于古代荆州(包括现在赤壁地区)现在民间请客第一道菜依然是鱼糕,这也是在外省所没有的。

       发扬赤壁文化,要挖掘赤壁特有的艺术文化,特有的饮食文化,不仅仅局限于赤壁二字,或三国二字。赤壁许多的民间文化,留传千年的都是简单而经典。我们的老祖宗是非常有智慧的,赤壁人民的聪明才智是不可想象的。只要我们睁大眼睛,用心发现,赤壁文化是多么的丰富多彩。

八面来风 发表于 2012-7-4 19:43

李开恩 发表于 2012-7-4 04:1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是赤壁人,说起来,赤壁之战大名鼎鼎,作为中国人大多都知道。说起赤壁的特产与文化,却并不是许多赤壁 ...

个人觉得脚盆鼓算赤壁一大地方特色,鱼糕有待发扬(本可借小乔制鱼糕的传说,但赤壁的龚嫂鱼糕名气大过小乔鱼糕),至于腊肉和熏鱼等腌制品,可能其对身体健康的影响性有待研究,还没得到推广吧

赤壁传奇 发表于 2012-7-4 23:27

感谢各位的文化言论。很受启发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打造文化城市,推动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