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不博 发表于 2017-7-31 09:11

这个世界是不可能围着某个人转,若只因为一点小要求没被满足,就这么大发脾气,那么以后势必会频频受挫。当他遇到拒绝、挫折时,想一想也不可能以一个好的心态去面对,更不能冷静、理性去解决。建议家长让孩子学会等待,掌握情绪管理,懂得考虑他人感受。

博士不博 发表于 2017-8-1 09:17

让孩子学会解决问题的技巧。父母应该观察孩子在同伴交往中的表现,找出原因,还要了解孩子的感受,让孩子思考是什么原因使同伴不愿意与他交往,引导孩子主动解决问题。让孩子在和其他同学交往时,学会真诚、自省、求同存异、谅解和宽容。要告诉孩子,与人交往中,应当先尊重别人和自己的不同,包容别人和自己的不一样。多顾及别人的感受,是赢得别人对自己好感的前提。良好的人际关系往往靠的不是技巧,而是人格,而在父母过度关爱下成长的独生子女,往往只想索取,不知付出,这恰恰是难以与别人融洽相处的人格。

博士不博 发表于 2017-8-2 09:00

不少人在看待事物时往往会带着绝对化的观念,认为非此即彼,非黑即白,非上即下,没有第三种可能或者选择。家长在家庭教育过程中也会出现这一问题,有的家长认为孩子考不上好高中就考不上好大学,考不上好大学就找不到好工作,找不到好工作今后就过不上好日子,过不上好日子就是受苦、受难,就不幸福。而实际上,考上好高中未必能考上好大学,考不上好大学也未必找不到好工作,找不到好工作也未必就会受苦受累,更不一定就会不幸福。这里的判断标准也是片面追求成绩或名利、限定成功方向的,这属于一元化的教育目标和要求。对高中生而言,一元化的目标和要求会因为急功近利和目光短浅而忽视自己真正的目标和理想,忘记了自己在社会中应有的价值和责任,及使自己最终实现了目标,获得了孜孜以求的名利,也未必能真的体验到快乐与幸福。

博士不博 发表于 2017-8-3 09:10

期望孩子具有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父母首先要做到做事不拖拉,当天的事情当天处理,而不要轻易斥责孩子学习拖拉、不主动以及贪玩;对孩子讲话、做事要小心谨慎,不要轻易指出孩子致命的弱点,要维护孩子的尊严;不应该给孩子布置额外的学习任务,避免作业强迫症,重要的是以自己的言行规范来影响孩子,让孩子去领悟如何做人做事;要经常在家庭中进行民主交流,父母和孩子分别总结一段时期以来个人的得失以及未来的努力方向,同时相互交流家庭成员之间对彼此的意见和建议,让孩子畅所欲言,使其感受自己的存在意义,而不是在不断的埋怨和抱怨中挣扎。

博士不博 发表于 2017-8-4 09:19

对所学知识进行概括,抓住应掌握的重点和关键。对比理解易混淆的概念。每学习一个专题,要把分散在各章中的知识点连成线、辅以面、结成网,使学到的知识系统化、规律化、结构化,这样运用起来才能联想畅通,思维活跃。

博士不博 发表于 2017-8-7 09:06

某些时刻,孩子常常拖沓不完成功课,也可以适量的赏罚,让孩子品味一下磨蹭的后果。

博士不博 发表于 2017-8-8 09:11

一定要先给孩子抓好习惯,再谈成绩

博士不博 发表于 2017-8-9 09:02

 如果孩子没有尊重老师的习惯,很可能课堂效率不高;如果孩子没有提问的习惯,很可能只能够满足被动的知识积累;如果孩子没有总结思考的习惯,很可能捡起这个知识点,丢了那个知识点……

博士不博 发表于 2017-8-10 09:22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只有品行端正,志趣永恒,才能经得起风雨的洗礼。将孩子的教育纳入到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系统中,循序渐进,德、智、体协调发展,才能将孩子培养成具有素质较高、知识丰富、身心健全之人。

博士不博 发表于 2017-8-11 08:59

如果想培养孩子养成一个永久的好习惯,需要给孩子一些动力。告诉孩子这个习惯会给孩子带来怎样的收获,为什么要养成这样的习惯,这样孩子才会有持久的动力去坚持养成这个习惯。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查看完整版本: 世上居然还有这种“邪恶”的草——热唇草,新华学习报纸书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