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村夫遥星 于 2010-10-25 20:12 编辑
天坛在故宫正南偏东方向,正阳门外东侧。始建于明朝永乐十八年(1420年),总面积约为273公顷。是中国古代明、清两朝历代皇帝祭天之地。199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为“世界文化遗产”。
圜丘坛外墙内西南方位立有望灯杆。望灯杆始建于明朝嘉靖九年,望灯杆高九丈,举行祭天大典时望灯杆上吊挂直径1.3米、高2.15米的大灯笼。灯笼内立巨蜡5支。望灯即是祭天位置的标志,也是祭天仪式开始和结束的时间标志。
燔柴炉位于圜丘坛外墙内东南,高9尺,直径7尺,圆形,用绿琉璃砖砌筑,东、西、南三面有台阶各九级。祭天大典开始时,先将1只刳净牛犊置于柴炉上,掌燎官点燃燔柴炉(马口柴),以通达天神,称“燔柴迎帝神”。
棂星门是古代祭坛壝墙专用门式,形似牌坊,以汉白玉石雕造。天坛圆丘内外壝墙各设门四组,每组三门,共设棂星门8组24座,称“云门玉立”。
天坛圆丘坛是一座露天的三层圆形石坛,每层周围都有汉白玉栏杆和栏板。这座建筑物在造型上为几何图形,整个结构上是对数字的巧妙运用。坛面、台阶、栏杆所用石块全是九的倍数。据说,这是象征九重天的意思,九重天为天帝居住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