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282|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狼爸”PK“羊爸”,孰优孰劣?-社会热议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 16:2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金一戈 于 2011-12-2 16:29 编辑

                                                         
照片中的“狼爸”胖胖的脸,笑容可掬,说起话来标准的南方口音。可是谁能想象,他扛着鸡毛掸子,手拿藤条,愣是将3个孩子“打”进北大。“每天一顿骂孩子进北大”、“要科学地打孩子,他的这些“狼式教育”在网上广为流传。一时间,“虎妈”离场,“狼爸”登台。关于家庭教育的争论再次上演:究竟该以棍棒式的传统东方管教为主,还是要以西方式的沟
通鼓励为主?
“狼”式教育特点
  1.一人挨打全家围观
  萧百佑主张“科学地打孩子”,12岁之前要严加管教,但不能简单粗暴,不是胡乱打,想打就打,也不是想打哪就打哪。他打之前要先讲道理,为什么要打,要打多少下,一个孩子挨打,他要求其他孩子必须在一旁聆听教诲,看着兄妹挨打。
  2.背完《三字经》再睡觉
  从孩子上幼儿园开始,萧百佑就开始布置作业,要求孩子学习《三字经》、《弟子规》等古籍,并且轮流背诵,谁背不下来就要挨打,直到背会了才能睡觉。萧百佑表示,家教和学校教育是完全不同的范畴,学校的教育完全以知识为主,而家庭教育则是以传统的一些操守、思想品德、忠孝礼仪等为主。他认为自己对孩子的教育是对传统儒家修齐治平的遵循,在他看来,家庭的亲情、夫妻的感情是培养孩子的良方。此外,对于孩子的日常生活,也有诸多不许。比如不许看电视、不许随便上网、不许吃零食、不许要零花钱、不许吹空调。
  3.成绩要求进班级前三
  萧百佑对孩子的学习成绩要求很简单,就是在所在班级的前3名,在所在学校一定要在年级前5名,并且必须考入一流大学。萧百佑的一子三女中,除了小女儿正在读高中外,其余全部进入北大。他曾对三女儿说:“你可以考不进北大,但你必须明年重考”。
  4.大学之前不需要朋友
  萧百佑认为,孩子在上大学之前不需要朋友,他也不希望孩子参加同学活动。据介绍,萧家曾搬迁过五次,每次转学、搬家后,萧百佑的儿子萧尧与之前的同学便完全失去联络。在采访中,萧百佑反复强调,学校中不该有朋友。“学校里只有同学,所谓同学,就是同一时间、同一地点,与同一个老师学习”。他认为,同学不是朋友,“朋友有好有坏,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另外,萧百佑也反对孩子们互相串门,相互组织出去玩。他认为,参加不是学校、家长安排的活动,“一点用都没有”。
  对话狼爸
  关于打娃
  妻子支持我打孩子
  记者:你在书中提到要科学打孩子,所谓科学地打,有哪些讲究?
  萧百佑:打得科学要规定在前,教导清晰,问清情况,从容实施。我打孩子是有讲究的,首先告诉孩子什么是错,要怎么惩罚,然后分析为什么错,最后是惩罚。完全按照自愿的原则去执行,主要是打手、打脚,打多少下,就像神八发射一样,打得非常精确、科学。
  记者:孩子们挨打,妻子不反对吗?
  萧百佑:她很支持。我的打讲情、讲节,作为亲人她很理解。我的打绝不是暴打。当然,过程可能感觉很凶,很多人批评我的方法,这个可以,但不要人云亦云,要看看我的书,全面了解我的教育方式。
  记者:孩子们对挨打的态度是什么?有没有反抗?
  萧百佑:孩子对挨打全部接受,没有反抗。打他们全部在12岁生日前,之后没打过。因为过了12岁,他们就成型了、自觉了,就像“神八”脱离了助推器,会按照自己的轨道运行。这个时候打就完全没有意义了。
  记者:你怎么理解你的“狼式教育”?
  萧百佑:许多人质疑打孩子的做法,认为是家暴,会给孩子留下阴影。父母对孩子的爱天经地义,没有哪个父母不希望孩子成才,问题是招数和家教智慧呢?打得巧,孩子会懂得事理,打不好,孩子会充满怨恨,适得其反。打不是一味的暴力,而是蕴含智慧的教育方式。
  记者:打孩子、不让孩子交朋友,孩子的童年会不快乐?
  萧百佑:我觉得这是个误区。什么叫童年、童真、快乐?一百个观众眼中有一百个哈姆雷特。孩子的童年就是过程,对孩子来说,有饭吃、有书读、有父母关心、有好的成绩,很多事都会让他快乐。
  关于质疑
  每天一顿骂不是我的口号
  记者:专家对你的教育方式似乎反对的多,赞成的少。你怎么看?
  萧百佑:我希望社会上多关注我的家教,而不是关注我。很多人认为我这是暴打,对我存有误会,口诛笔伐,其实我在书中主要写了家教方式,不是打孩子。我希望与大家分享教育方式,现在大家只关心我打孩子,其实教育是全方位的,希望借京华时报能正本清源。
  记者:你的口号是“每天一顿骂孩子进北大”,教育部原副部长韦钰院士曾称这种教育方式“绝对错误”,对这种反对的声音你如何看待?
  萧百佑:那不是我的口号,是做节目时,节目组打的字幕。老部长的批评是对的,但她批评我有点哑巴吃黄连了。第一,我绝对没有提过“每天一顿骂孩子进北大”这样的口号,那是传出来的;第二,我的书里从来没有,我的心里更没有认为上北大就是人生的目标。
  关于北大
  考上北大是阶段性成功
  记者:你觉得孩子考入北大,就是成功吗?
  萧百佑:考上北大意味着高中毕业前的阶段性成功。考上北大不见得就会成功,但是,进入北大就意味着人生在一个很好的平台上。
  记者:你认为把3个孩子“打”进北大,是个案还是可以推广的?
  萧百佑:是个案,但我的教育方法是可以推广的,我培养的孩子都是认真、审慎、严谨的。
  关于炒作
  利用孩子教育炒作很悲哀
  记者:你怎么想到出书的?
  萧百佑:出书纯粹是因为朋友们的鼓励,认为我把孩子都培养得很好。我工作很忙,这本书完全是在飞机上以及开车的时候构思的。我不是炫耀,只是孩子能读到好大学,家长应该高兴。
  记者:有人说你在炒作自己的新书,你怎么看?
  萧百佑:“炒作”这两个字很有趣。如果关于孩子教育问题的探讨都需要炒作,那真的是教育的悲哀,同时也是炒作的悲哀。另外,我书里并没有忽略我家庭教育方法的科学性。我也无意强调我家庭教育中某个单独的部分,但目前被媒体关注后有些地方被放大了。
  关于联考 女儿因不能高考连哭两天
  记者:不少人质疑三个孩子是通过录取率较高的港澳台联考进的北大,一家仨北大的含金量比较低,如果他们正常参加高考未必能上北大,对此你有何解释?
  萧百佑:我很高兴有人关心联考的含金量。我的女儿萧君听说要参加联考不能参加高考时,哭了两天。我问她为什么哭,她说为高考准备了这么多年,怎么不让我高考?不过后来我说通了女儿,我说你是全校的状元,你们学校每年都有保送到清华、北大的学生。如果你是内地生,肯定被保送。如果你被保送了,你会因为不能上战场而哭泣吗?
“狼爸”背景
  商人打娃 打出名
  “狼爸”名叫萧百佑,是个商人,全家均是香港籍。他在今年出了一本书,讲述了自己如何将儿女“打”进北大的,被冠以“狼爸”的名头,被人们与“虎妈”一起讨论。
  萧百佑曾经是广东省高考第八名,就读暨南大学国际金融系。他把高考的成功归结于母亲“动辄就打”的教育方法。萧百佑曾是广东省直属机关最年轻的副科长,在母亲的影响下,他并不相信素质教育,他认为孩子犯错就该惩戒,应该打,并且只能在12周岁之前打。因为他认为那一阶段孩子身上的动物性明显,之后则人品定型,孩子会按照已成型的轨迹成长,打便起不到任何作用。为此,他立下多条家规,只要孩子犯错,他就会把鸡毛掸子反过来,用藤条打。
  专家观点
  应从心理健康 角度关注孩子
  对于“狼爸”的行为,北京大学家长教育与人才成长课题组专家、学大教育成长之旅专家团成员张旭玲表示,“狼爸”全家均是香港人,把港澳生上北大作为前提,实际上已经不是正常内地学生的考试方式,这个前提其实没有参考意义。“港澳生的考卷和内地高考的考卷差得非常大”。如果港澳生参加内地的高考,恐怕连普通的211大学都上不了,他们主要考语、数、英+X,题目的难度差距非常大。
  张旭玲表示,她无法完全认可“狼爸”打孩子的行为,他的孩子在接受采访时也认为“别人不打也可以上北大”,说明孩子也不完全认可父亲的做法。她认为,成绩好不是成功的教育,特别是“狼爸”的几个孩子通过港澳生身份进入北大,也无法说明他们本身的成绩就很好。
  她认为,“狼爸”的事情完全是个人炒作,用上北大的噱头来误导人。她认为,狼爸所谓的惩罚,对小孩子是有效的,但对于稍微大些的孩子,过重的惩罚会让孩子认为挨打就将错误抵清了,而只记得心理的伤害忘了错误,对纠正孩子错误并无好处。
  张旭玲认为,教育是多元的,不能完全否认“狼爸”的教育方式,但是也应该从心理健康的角度关注孩子。她认可狼爸对孩子的培养目标,就是孩子要懂事、弘扬传统文化。但是,其他的教育方法也可以达到孩子自律、上进、具备传统文化的目的,未必使用打的手段取得结果。对孩子放手、尊重孩子不等于放任孩子。

  “狼娃”声音
  童年留有遗憾
  萧百佑称,孩子们得到了过多的关注,他们希望能在安静的环境下读书,不愿意再接受媒体的采访。此前萧百佑的大儿子萧尧在接受其他媒体采访时,表达了在取得“成功”的同时亦失去童年的遗憾。
  记者:你们的童年,是否有遗憾?
  萧尧:有遗憾。童年记忆中只有一次是毫无顾忌无忧无虑地在玩,真希望这样的生活能在童年里多出现几次。爸爸无疑是成功的,但我们失去了童年时该有的快乐。
前有“狼爸”消息不断,今有“羊爸”新闻来袭。不由冒出一个搞笑的话题:
狭路相逢,让“狼爸”PK“羊爸”,孰优孰劣?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10 收起 理由
烽火连篇 + 10 本帖已推至热线首页及新闻频道,敬请关注。

查看全部评分

赤壁热线微信公众号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 16:32 | 只看该作者
-----------------------------------------------------------------------------------------------------好贴(系淘宝帮派最新热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1-12-2 16:4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1-12-2 16:49 | 只看该作者
牛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 18:28 | 只看该作者
竹海清音 发表于 2011-12-2 16:49
牛啊!!!

    有价值的东东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 18:29 | 只看该作者
金不沉默 发表于 2011-12-2 16:46

每个人都有义务把下一代培养成人、成才、成栋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1-12-6 12:06 | 只看该作者
教人因人而异。此方法在其身上可行不一定在其他家庭可行, 受教育。文化。生活环境影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1-12-6 21:49 | 只看该作者
lcyzr19 发表于 2011-12-6 12:06
教人因人而异。此方法在其身上可行不一定在其他家庭可行, 受教育。文化。生活环境影响。

谢谢网友点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1-12-6 21:50 | 只看该作者
竹海清音 发表于 2011-12-2 16:49
牛啊!!!

有点狠哦,不让孩子交任何朋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1-12-6 22:05 | 只看该作者
金一戈 发表于 2011-12-6 21:50
有点狠哦,不让孩子交任何朋友

其实是这位爸爸深刻领悟了邓叔叔的“黑猫白猫”理论才创造了此辉煌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广告业务|版主守则|免责声明|无图版|手机版|小黑屋|删帖指引|赤壁热线 ( 鄂ICP备11015190号 )

GMT+8, 2024-5-31 22:37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