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555|回复: 4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广东] 出门在外 (陶发美)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2-24 11: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出门在外

                                        ——罗胸怀、周勤、欧阳明组诗赏读

                                                                陶发美

当我读了罗胸怀、周勤、欧阳明三位友人的诗稿,心头不禁一阵阵发热,感动有,思考有,祥和有,期待有,我和他们一样,乡愁乡思也有。

不知是对他们人的熟悉,还是对他们作品的熟悉,一时间,我甚至问自己的内心:是我们人在诗中,还是诗在我们人中?而当我沉静下来时,才恍然有悟,却原来,我们都出门在外,我们都在不尽的乡情中。

罗胸怀是诗人,也是赤壁第一个走向全国的传记文学作家,他的《中美空中较量》和《中国空军纪事》出版后,成为军事文学畅销书,其中《中国空军纪事》受到北京卫视的专栏推介;他的《毛主席诗词传奇》一书进入多次再版,还进入了2012年全国农村读物推荐目录。他的诗集《行在边圻》也相继出版。他的诗和他的著述一样,也具有传记色彩;他的文字看去,简略苛细,名理于心,不造作,不矫饰,但一定有熔裁,有点染,也一定有历史及现实的透视和推知。

当我们读到他的《迎薰门,或熟悉的景象》,这些印象就在眼前呈现了:

“这是在迎薰门的城楼上看到的一幕/旧款的新城楼/新款的旧民居/还有这条绕着城而过的陆水河/都是我熟悉的景象//这些年与这些景象渐行渐远/只是在异乡常常想起/还有就是迎薰门下残留春秋韵味的蒲圻话/像是一件收藏多年的古玩/时不时拿出来看”。

虽说景象渐行渐远,而心情与景象是拉得很近的。“心虑言辞,神之用也”(刘勰语)。诗里看似物事的列举和填写,其实,有情气之行,心思之藏。

如果说写迎薰门是一种具象的留恋,那么,他的《一张地图》则进入了抽象的视界,且又推动了人的心念总在具象和抽象之间辗转:

“我的故乡在这张地图上/在祖国的怀里/抽象得只是一张纸/我的目光覆盖了祖国的一切/覆盖了丘陵、高原、小溪/覆盖了村庄、楼群、家禽/还有‘舟人夜语觉潮生’的大河/还有埋葬父亲的那个山坡”。

是因为出门在外,才会到地图上去寻找故乡的位置,才会有如此丝丝缕缕的想念,才会有如此感情的生发:故乡“在祖国的怀里,抽象得只是一张纸”,——多么深切!多么奇崛!多么动心!是因为出门在外,才会努力地追随着目光中的牵挂,而不断地将地图上的“抽象”转化为故乡的一山一水,一村一楼,一人一情的具象。这个时候,故乡就像自己心中的那个真实的爱人,而分外亲切地来到了眼前。全诗句词凸显境界,而又不失平实和通融。显然,这来自于诗人的艺术用心,也来自于诗人的家国情怀。

在三人中,欧阳明稍微年长,但他性情有些顽皮,很多时候,他的诗可谓性情的演绎。走进欧阳明的作品,你可以体验到天赋性情与艺术写作的关系是怎么回事。且看,他的《和罗胸怀老弟聊天》:

“我们把家乡一遍遍放进茶杯/慢慢泡开/把游汤的乡音/一口一口慢饮/我们一根一根地抽着黄鹤楼/于是,赤壁就这样/在忽明忽暗的烟色中/亦远亦近//我们断言/将来留在赤壁后代记忆中的/不是有水分的GDP/不是城区几年换一次的地板砖/而是那些书写赤壁沉重或轻盈的文字//当然,我们的话题少不了诗歌/深入那些文字/温暖着我们的生命”。

两个人在异乡为异客,聊天的内容一定很多,也一定会更多地谈到家乡。欧阳明的性情一旦走进诗境,性情文字的魅力就格外呈现了。这一回,他的性情不仅演绎了细节,而且更演绎了深远。

他们是诗人,自然会聊到诗歌。惟有回到诗情中去,那份远走他乡的落寞才能得到一时的缓解。这一回,生命的温暖不是从爱情中来,也不是从金钱名誉中来,而是从永远的乡情中来,是从伟大的诗歌中来。

我们再看欧阳明的《候鸟》:

“他们是一群候鸟/春天时/从一个叫家的地方出发//里屋的被子/还留着一些体温/房前屋后的树/刚刚蜾冒出嫩芽/家里/是待哺的鸟儿/食物却在遥远的他乡//这些候鸟/从南方北方飞来/在一个叫城市的地方鸣叫/……”。

从一个“叫家的地方”,到一个“叫城市的地方”,看得出,作者对“候鸟”生活的描述并不繁冗,也没有过多理想化的语言,其笔意所指,始终在时空的两极。“家里是待哺的鸟儿,食物却在遥远的他乡”。在诗里,“家”的意义有了一种异化的表达。由此,一个时代的话题可以无限拉伸了。

这年岁,写诗又怎样?诗人又怎样?生计大于天。一说写诗不能当饭吃,饿着肚子写诗吗?或壮怀激烈,或情动山河,可家有老婆孩子父母怎办?还一说是不写诗,日子就过不得了,不写诗很难受,好像果子熟了,就想吃,就要采摘,就要享受抛出果核击打空气的快乐。不过,要与生计比较起来,诗,到底不是果子,写诗的全部价值只能归于一种假设;没有衣食,谈何生活,谈何活着,家又从何谈起?

然而,事物又往往有它的特定,生计不成,性情孤傲,还要把精神鼓得高涨,还可用精神填腹,这应是诗人的共同。诗人,是特定品质的人,是人类精神使命之最直接担当者和阐释者。

在我们的生活里,若没有诗人,若没有这些热爱文字的痴人、怪人,诗文又从哪里来?人类精神之万千气象又从哪里来?伟大的人类啊,写照高度的是精神之诗,可不是那些完美聚合的尸躯!

一首诗的本相并不是文字,也并不是一般物象的拟态,而是一个人精神世界的显相, “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要做诗人,就要做精神的王者。在欧阳明的诗里,我们读到了这种王者风范。

与罗胸怀、欧阳明不同的是,周勤是一位企业家,他是一位心身弥漫着诗人气质的企业家。能在世俗里超脱出来,为诗而生活,而向往,这是多么难得!这么多年,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他的家乡情结依然。

他在《记忆》中这样写道:“一束风卷起万千思绪/如尘往事蜂拥而去/与灵魂一道穿透岁月/只将花香小溪记住/旷世奇闻早已失去真容/田间地头的歌声还很流畅/丛林间牧着霞彩和青涩/还拾得一缕缕江南小曲/那弯月牙总牵着长长的唤归”。

万千思绪由“一束风卷起”,这真是自然界的“一束风”吗?是,也不是。这里可以理解为一种文词的借端,为的是给诗言的掀起助力。“记忆”,随一束风的卷起而发散开去,故乡的印象不断往遥远处调动。啊,可爱的家乡!在这一刻,天香瑞彩,秀色氤氲,全都有了!

如果说罗胸怀对“家”作了抽象的引申,而欧阳明对“家”作了时代的拉伸,那么,周勤则对“家”作了时势的延伸。从“旷世奇闻早已失去真容”一句,就可以感到作者的忧患性思考,在有意无意间,让时势形成了一种比量,叫人不得不去怀想家乡的美好风情。

这种时势之比量的写法,在周勤的《追寻》里也有体现,诗云:“太阳用半边脸/举起心中的梦/在留恋里/时光开始脱离迷茫//远处钟声/响起早市的喧哗/许多声音都在表达/生活的方向”。

什么是时势之比量的写法?那就是在描述当代生活时,或作哲思的介入,或作思想观的判定。正如高尔基说的:“作家必须知道一切——生活的整个潮流和一切细小的支流”,一个诗人能在许多声音中,去辨别和感受生活的方向,甚或去体察旧世界的一个碎片,和新世界的一个萌芽。这里既有最尊贵的艺术之思想,又有或式微,或明丽之人类关注。恰好,这二者的非常化合,是诗歌艺术的一个高度,我们的艺术需要这个高度。

我以为,在赤壁,有个高度拿到全国范围比较,是一定很显出的,是不同凡响的,是当之无愧的。这个高度,就是由当代赤壁诗人所创造的,也是由他们不断续写的诗歌艺术的高度。

我也了解到,罗胸怀、周勤、欧阳明他们出门在外,除了奔走生计,还利用文学桥梁,与当地的文学界建立了良好的联系,也不断地在当地的一些报刊发表作品。他们也常常以赤壁籍诗人、作家的名义,应邀参加一些当地的文化活动。他们很为“赤壁籍”三个字骄傲,只感觉,那一份光彩是由“赤壁”发出的。可是,他们心念家乡,而又不能回到家乡,正如罗胸怀在诗里所言,与家乡的一切有种“渐行渐远”的感觉。

我想,这“渐行渐远”的感觉固然是遗憾,但也是牵挂,也是回眸,也是归依。

                                           2012/2/23于深圳在宥书屋

评分

参与人数 4经验 +40 收起 理由
风过了无痕 + 10 为家乡的诗人喝彩!!!
烽火连篇 + 10 关注中,本帖已推至赤壁热线门户首页。
村夫遥星 + 10 赞一个!
牛歌 + 10 感谢你为我们介绍了我们赤壁家乡走出来的三.

查看全部评分

赤壁热线微信公众号
沙发
发表于 2012-2-24 11:4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2-2-24 11:53 | 只看该作者
感谢你为我们介绍了我们赤壁家乡走出来的三位文学家、诗人和企业家,关注中。
我非常喜欢看家乡人写的文字,因为熟悉能更好地感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2-2-24 11:58 | 只看该作者
呵呵,原来随阳山里的客是你啊,冒当官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2-2-24 12:09 | 只看该作者
牛歌 发表于 2012-2-24 11:53
感谢你为我们介绍了我们赤壁家乡走出来的三位文学家、诗人和企业家,关注中。
我非常喜欢看家乡人写的文字 ...

谢谢牛歌给力!发美兄刚写的,在他博客里读的。我也非常喜欢看家乡人写的文字,所以转贴这里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2-2-24 12:13 | 只看该作者
GD418艇 发表于 2012-2-24 11:58
呵呵,原来随阳山里的客是你啊,冒当官了

呵呵,兄弟搞错了。我是转发美兄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2-2-24 12:22 | 只看该作者
随阳山里客 发表于 2012-2-24 12:13
呵呵,兄弟搞错了。我是转发美兄的。

呵呵,得罪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2-2-24 12:48 | 只看该作者
我大哥写的,赞一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2-2-24 14:58 | 只看该作者
这三个,就熟悉周勤,还有楼主本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2-2-24 17:34 | 只看该作者
在外能适应生活习惯,能适应气候,能适应风俗,就是没办法不想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广告业务|版主守则|免责声明|无图版|手机版|小黑屋|删帖指引|赤壁热线 ( 鄂ICP备11015190号 )

GMT+8, 2024-5-27 12:32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