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7313|回复: 2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故地重游,为那片飘零的黄叶——忆我的中师生活万里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故地重游,为那片飘零的黄叶
                 ——忆我的中师生活
万里茶道寻源头,
岂畏秋雨不往游。
少年青杉经常湿,
银杏苍松忆当初。
青石窄巷与谁诉。
观音泉水空自流。
昔日红楼今犹在,
不复当年几春秋。
          20181014
       秋雨沥沥,凉意初透,学校工会组织秋游,前往当年有“小武汉”之称的古镇——羊楼洞。
        我放下手中的工作,执意前往,探寻明清古街胜迹,访问“万里茶道”源头。那青石铺就的石板街,用凹凸不平记录着昔日的繁华,那关闭着的破旧的双扇木门关上的是历史的厚重,那摇曳的红灯笼在咧咧不休的诉说着岁月的孤寂,那青石板桥下的流水仍在喃喃自语,低吟浅唱流年的沧桑,那寒秋细雨正好,经老黑瓦而下,似两帘珍珠悬挂,滴落在伞上稀疏时似破鼓沉闷,急促时如战马奔腾。此情此景一片黄叶引发多少诗思,而从大江南北来到这穷乡僻壤的商贾旅人,是否有“小桥流水人家,断肠人在天涯”的归思之感呢?
         观古迹发幽情,这些于我很遥远,我只想看看“旧迹”——蒲圻师范学校,三年的“中师”生活,种下了我三十年情愫的梦萦之地。
        银杏,苍松,教室,红楼依旧,只是如今物是人非,显得破旧阴暗,活力不再。
        操场上那片青青小草还是那么绿意盎然,静静的蹲在那儿,曾经与一群群少男少女仰望星空,也曾见证他们烈日下队列训练,竞技拼搏而挥洒汗水。
       “8502”那是教室那是班级,那里曾经有过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豪气,也有一些年少气盛,鲁莽任性的苦涩:记得那次“教室的混战”吗?街道上的游手好闲的“二流子”经常到学校找渣,一天晚上来教室打架,男生一哄而上,虽有受伤,也不放在心上,桌椅有损失,电灯也打坏了,学校也没追究;不曾忘记一次与同学闹矛盾,说我没有集体荣誉感,在晚自习前训练口语的20分钟自由演讲时,一时激愤,做出“撕裂锦旗”之举,现在想来是多么幼稚与可笑,然而就是这些“幼稚”这些“可笑”,让我的中师生活难以忘却。这里有欢乐也有离愁,毕业晚会时的那本留言,至今摆在我的书柜中,显得有点粗糙破旧,虽然没有歌词中的“天天在窗前翻看日记”的多愁,亦有时常端详发黄照片,难忘离别时的伤感,难忘那通宵絮语彻夜欢歌,难忘那位喝醉了的同学举瓶吟唱,难忘那洒满一地的瓜子壳。
       那几颗银杏树历遭风雨,还是傲然挺立,倔强地站在哪儿,默默注视着周围发生的一切,而那栋红楼依然静立,正门上方的那颗五角星依然闪耀,那是学校的象征是我们的精神家园,其实它一直矗立在每位师范生的心里,不仅仅是因为它有个图书馆,只是如今楼上图书馆里静静阅读的身影不见了。
       当年升旗时红楼前的那颗高大的松柏及那个旗台却不在了,虽然地方窄小,有时看不见国旗的升起,但还是向着那个方向仰望。周围的花坛也不见了,那可是当初我们练习口语,学习普通话的角落。站在银杏树下拾起一片黄叶,拂去沾在上面的污渍,心中颇多感慨,想当初我们的班长“余大姐”逼我学普通话的情景,可惜我没好好练习,以致于现在:
“每次上讲台,尴尬把字咬。
赤壁普通话,学生底下笑。
若听当年劝,何至音跑调。”
如今每思极此,实感惭愧。
       食堂门前的一排杨树仍在,如今得两人合抱了,想想那时下了课,都象饿牢里放出来的,拿着瓷盘一路叮叮当当往食堂冲。三十年后再来食堂,门前的蓝球场已经荒废,枯叶遍地,一把锈迹斑斑的铁锁勾起我的回忆:记得有一次后面一座高山发火,学校号召普师男同学去扑火,何慧吾校长带队说火扑灭了回来我烧肉给你们吃,回来后校长真的亲自拿似铁锹的大铲钞菜时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那是我们帮忙灭火时的奖励,吃得津津有味。那时一个月二十八斤的饭票不够吃,多亏一位同学的赠与,同学之情铭记于心。有些东西说出来是友情是感激,有些事件藏在心里那是真情是珍藏啊!
        马家洞的杜鹃花开,有欢笑亦有泪水。休息日我们一群赤壁的同学相约到马家洞一游,惊诧于隐藏于群山中山坡上的马家洞小学,一条狭窄的石头垒起的台阶蜿蜒而上,名副其实的“上学”。大山里的人们就地取材,用竹子把山泉水引进水缸里,这“自来水”清洌甘甜,喝一口浸人心脾。我们穿行在大山中的小径上,山雀的鸣叫清脆响亮,山高沟深,竹林清幽,凉风习习,泉水淙淙,让我们留连忘返,乐不思归。
        入夜,上自习时发现有两位幼师的同学失踪了,学校组织胆大的男生,举着火把,打着手电在群山中寻找,只见满山曳光闪耀,火光乱晃,叫喊声此起彼伏,最后在一山径角落找到瑟缩在一起相拥而泣的小姑娘。
       三年的中师生活清苦带甜,自此踏上了这条清贫之路,虽时有怨言,常有失落,然而也收获纯朴收获初心,亦如一位前辈所劝:我们也是曾经的受益者。如今想来,此话亦有道理,物质之“益”在于跳出“农门”有令人羡慕的商品粮户口,而精神之“益”存之于心,无论多苦多怨,心中从没有失去自已的信仰,那是一份执着与坚守。有人说:在这近乎偏执的坚守中,我们这一群中师生成了当代最具悲情色彩的群体。
        黄叶飘零已成过往,站在三十年前的校园里,往事历历在目,思之念之,潸然泪下,面对社会的曲解和责难,每位师范生的心中不知有多少伤心和委屈,三十年来我们青丝熬成白发,然而我们今生无悔,我们一直信心满怀,我们相信自己:我们是铺路石我们也是佼佼者。
                             20181015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2 收起 理由
烽火连篇 + 2 关注中,本帖已推至赤壁热线网站首页。

查看全部评分

 
赤壁热线微信公众号
推荐
发表于 2018-10-16 15:33 来自0715圈 | 只看该作者
好地方,
回复 支持 2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推荐
发表于 2018-10-25 09:51 | 只看该作者
开心笑一笑 发表于 2018-10-21 09:06
谢谢点评,不过我这个人赞赏宝玉的话:“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儿是泥做的骨肉”。

有的男儿是石头做的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推荐
发表于 2018-10-17 08:04 | 只看该作者
顶起,同为蒲师,1998级!!!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推荐
发表于 2018-10-17 10:54 | 只看该作者
赞一个!同为校友,1978级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8-10-17 00:01 来自0715圈 | 只看该作者
 
多年没去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8-10-17 06:53 | 只看该作者
关注中,本帖已推至赤壁热线网站首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8-10-17 08:55 | 只看该作者
情真意切,感慨万千。楼主写得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8-10-17 10:02 来自0715圈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8-10-17 10:58 | 只看该作者
讲的那些故事,似乎跟我同届,但是我们只是2年制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8-10-17 11:03 来自0715圈 | 只看该作者
 
不愧是当老师的,文笔曰不得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广告业务|版主守则|免责声明|无图版|手机版|小黑屋|删帖指引|赤壁热线 ( 鄂ICP备11015190号 )

GMT+8, 2024-11-16 13:51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