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昨天主持召开新一届国务院第一次常务会议,研究加快推进机构改革,重点是抓紧把政府职能转变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9项任务 (1)减少和下放一批投资审批事项,对确需审批、核准、备案的项目,要简化程序,限时办结。发布新修订的政府核准投资项目目录。 (2)下放一批国家采用补助、贴息等方式扶持地方的项目。 (3)取消和下放一批生产经营活动和产品物品的许可事项,取消一批对各类机构及其活动的认定等非许可审批事项,取消一批资质资格许可事项。 (4)除法律、行政法规或国务院有明确规定的外,取消达标、评比、评估和相关检查活动。 (5)减少、合并一批财政专项转移支付项目,下放一批适合地方管理的专项转移支付项目。 (6)提出将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改为认缴登记制等放宽工商登记条件的方案。 (7)取消一批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项目。 (8)出台规范非许可审批项目设定和实施的具体办法,抓紧制定对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实行民政部门直接登记制度的方案。 (9)整合房屋、林地、草原和土地登记的职责。整合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职责。 □解读 1 给出一份时间表和任务书 新一届国务院的第一次常务会议,因其标志性的开局意义而备受关注。 “我们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言出必行,说到做到,决不明放暗不放,避重就轻,更不能搞变相游戏。”17日,面对中外记者,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对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问题的回答掷地有声。 时隔仅一天,新一届国务院召开第一次常务会议,要求在今年6月底前完成其他新组建机构和职能调整机构的“三定”规定。会议还研究确定实施《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的任务分工,将《方案》内容细化分解为72项任务,逐项明确了责任部门和完成时限。这是一份明明白白的时间表和任务书。 “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一系列实实在在的改革举措,不仅会使人民群众见到实效,也将加速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2 “减”的同时要做好“增” 政府、企业、社会组织、个人在经济社会事务中扮演不同角色,发挥不同作用,承担不同责任。一个社会要良好运转,四者必须严守分际、各负其责。而长期以来,在一些领域,政府管了许多不该管、管不好管不住的事,而又放掉了那些该管、能够并且必须管好的事。 实践表明,一打审批抵不上一项实实在在的监管。这两个“减少”,抓住了转变职能的突破口,对政府“放权”作出明确要求和约束。 做好“减”的同时,也要做好“增”。会议明确,政府要改善和加强宏观管理,把更多精力集中到事关长远和全局的重大事项上来,提高政府管理科学化水平。 减微观、重宏观,“一减一增”之间,凸显了新一届国务院对转变职能和自身建设的高标准要求。 3 难在职位设立和人员配置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介绍,新组建的部门确定了之后,首先要明确的就是定职责、定机构、定编制,也即“三定”方案,这也是最基础的。只有这些明确了以后,后续工作才能进行,才能组织具体实施,比如说选什么人上任等。 “三定方案通过了的,马上就要组织实施,没通过的,中编办还会进一步会同相关部门一一去制定三定方案。”在汪玉凯看来,机构设立哪些职位、由谁来担任部门领导人、人员配置等无疑是难点之一。另外,原来机构人员的安置、分流也是有一定难度的。 会议同时列出了今年要做的9项工作,包括减少和下放一批投资审批事项,取消达标、评比、评估和相关检查活动,制定公益慈善类等四大类组织直接登记方案等。汪玉凯表示,这些内容都是此前国务院说明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时所提到的一系列改革措施,“这个改革方案既然已经获得了全国人代会的批准,也就具有了法律效应,下一步就是政府要组织实施,要通过机构改革方案的落实来一一兑现。”
汪玉凯预期,根据过去的惯例来讲,到今年年底,国务院各部委有关职能整合、转变的改革方案都会到位,新成立机构也很快就会进入运转状态,明年各省市也会推广建立相应的机构与之对接。 综合新华社京华时报记者陈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