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712|回复: 2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其他] 是老年人的天堂?还是老年人的地狱?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8-22 16: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是老年人的天堂?还是老年人的地狱?
——敬老文化的中外对比及启示

    有人说,“美国是儿童的天堂,中年人的战场,老年人的地狱”。前两句争议不大,后一句,却引发了一场“是天堂还是地狱”的争议。许多人认为:“说美国是老年人的地狱,这完全是从中国人的价值观、中国人的视角出发断定的。”他们认为美国老人有社会的良好照顾,有完善的医疗保障,有设施完备服务周到的养老院,应该是老年人的天堂。而用中华文化的血缘价值观念去裁定美国老人没有儿女尽孝或儿女不在身边,便是孤独,便是生活悲哀,便是活在地狱里,这是以自己的标准去衡量人家。相反,他们认为中国老人由于社会养老机构和设施落后而得不到良好的服务,虽然有儿女在身边,但自己的个性不能充分发挥,价值不能充分体现,不独立不自由,这倒象是在地狱里一般。究竟哪里是老年人的天堂?亦或是老年人的地狱?“天堂”、“地狱”之争,实际上是以中国为代表的中华敬老文化和以美国为代表的欧美敬老文化孰优孰劣之争。然而,我们认为作为一种文化,它的存在本身就有一定的合理性,它们各自有各自的优缺点,也并非此是天堂彼是地狱,然而二者可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本文试图将这两种敬老文化进行一下客观的对比,并从中寻求一些启示。
                        一、敬老文化的中外对比
    1、社会的历史文化背景不同
    众所周知,中西方有着不同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按照价值取向来分,我们可以把中西方文化分别概括为伦理型文化与功利型文化。按照社会文化背景的来分,我们又可以把中西方文化分为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历史文化和以基督教文化为主体的历史文化。中西方文化各有其特征。中西方文明由于建立在各自自成系统的迥然各异的文化背景上,两种孑然不同差异悬殊的文化背景,造成中西双方不同的敬老文化。
   中国传统的伦理文化总体取向是重义轻利。而儒家文化中的“三纲五常”、“孝悌忠信礼义恬耻”从古至今5000年的历史中深深地烙在人们的意识中;现今社会,中国人虽然已不再去固守那些礼教,但是对长辈的尊敬,对上级权威的服从还是存在于大部分中国老百姓的思想中。比如“张九龄能温席”、“24孝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并且还发展为“新24孝”。另外,东方文化强调集体主义倾向,人们追求的是集体的和睦、荣誉、目标和成就。他们相互依赖,相互合作。
    在西方,尽管在漫长的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其社会价值观念复杂多样,但是西方社会是以个人为本位,所追求的价值目标是个人的权益的实现,并且认为它们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是与生既来的,是天赋的。趋利避苦是个体的本能,事功求利是生存的目的,在追求自身的权利和利益的过程中不须负任何道德责任,可以不择手段。在处理个人和家庭的关系时,个人的利益和愿望占主导地位,家庭是次要的。西方人在家庭社会上的关系呈现出平等态势。父母与子女之间、夫妻之间、领导与下属之间、同事之间是平等的关系,没有权威之说、没有孝顺之说。子女成年以后就须到社会上去谋生,父母与子女相互也没有扶养和赡养的义务,西方的文化也不习惯儿孙绕膝,几代同堂。
    2、关于老年人人生的价值、老年人的尊严,东西方人的看法各不相同
    在中国,人们(包括老年人本身)都认为人老了没用了,失去了人生的价值。(由于其价值取向强调集体主义,即只要自己的家庭荣耀发达就行了,自己失去价值是正常的),几千年来在中国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俗语:牛老不耕田,人老不值钱。人一到老就没有什么价值了。为了防止人到老年生活没有着落和生病无人护理,就生儿育女,所以生儿育女的目的就是为了老年时期有个依靠。养儿防老的观念在中国已流传了二千多年了。在美国及其他西方国家,人老了仍积极向上,人们平等地看待他们,老人自己亦独立、自主地生活着,并以此为自豪。在中国,老人上了公交车,人家让坐,他便心安理得、理所当然地坐下。而在美国,老人一般不愿人家给他让坐,你要给他让坐他甚至为你把他看老了而委曲:难道我就这么老了?假如你看见马路上一个老奶奶,颤颤悠悠地拿一个包袱正在过马路,你肯定要过去帮忙:“老大娘,您要过马路吗?来,把包给我,我替您扛过去。”并搀她过去,老奶奶一定非常高兴:“谢谢你小伙子!”,可是在美国遇到这样的事,人家不一定感激你,人家甚至还不高兴,倒不是因为她担心你抢她东西,而是她不服老,如果你这样做就等于说她给人感觉她是一个老人。在中国老人稍有一点病,就兴师动众让许多人都来看望,端茶倒水地要人伺候,而在美国,老人有病去看医生,从不惊动其他人,能自理的坚持自理。另外,在中国人的潜意识里,老年人有儿女尽孝就有尊严。如果老人有儿女但儿女不伺候,把老人往养老院送,这对于老人来说没有尊严。而此事在美国,那是再寻常不过的事情。在中国老人们都以儿孙绕膝、几代同堂为荣,以此为“天伦之乐”。在美国,老人们对儿女持平等尊重的态度,不以操纵和指使子女而沾沾自喜,却以年迈了仍能享受生活而自豪。我的朋友在美国的一个邻居是一个老太太,她一人居住在先夫留下的大房子里,两个成年子女都在外州。她怀念先夫,不肯搬去养老院。每周日还穿戴整齐到教会做礼拜,与邻居朋友互动频繁,生活充实快乐。还有一个朋友的邻居,92岁的老太太,一个人过日子,她每天都梳妆打扮,描眉画眼,衣裙整齐,一丝不苟。每天到对面的餐馆吃一餐饭,她70岁的女儿每星期来两次陪她喝下午茶。还有著名的张爱玲,在美国一个人生活,八十多岁时死在洛杉矶独居的公寓里,几天之后才被人发现。这在我们中国人看来是十分凄惨悲凉的事,但是在美国人看来,这是很正常的事。
    3、对老人的赡养方面,由于东西方养老社会化的程度不同,中国目前还是以居家养老为主,西方则以社会养老为主。
    敬老文化的核心还是赡养。据统计资料显示,2011年中国养老机构床位仅占老年人口1.59%,而入住率仅60%,这说明我国99%以上的老人还是实施居家养老,不足1%的老人选择机构养老。而西方国家有5%~15%的老年人选择机构养老,其中北欧大约为5%~12%,英国大约为10%,美国大约为20%。这些国家机构养老的设施齐全,服务规范,政府监管措施得力。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除了观念方面的原因外,物质设施方面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4、老人去世后,为老人举办葬礼,东西方各有不同
    中国老人去世要举行非常隆重的葬礼,而且越隆重越好,越隆重说明亡者的晚辈越孝顺、亡者越有尊严,亡者的所有亲朋好友都须去参加。几百上千人要在亡者灵堂前陪上三天,在人们的观念中葬事和婚事都作为“大事”,国家劳动部门规定的特殊假期中除了病假外就是婚假和葬假了。而西方的老人去世参加葬礼的人很少,葬礼也很简单,几个或十几个至亲的亲人或朋友在宗教仪式中他们默默地流泪内心祷告。
   
                         二、几点启示
    1、关于情感问题。中华民族本身就是一个很感性的民族,中国人更是将亲情和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交流放在生活的第一位,以此获得一种平衡和谐的生活状态。在中华几千年的历史中,人们过着十分贫穷的物质生活,但人们的亲情凝聚着一个个家庭。笔者认为,中华民族这种重亲情、孝老敬老的传统应该大力弘扬。目前国家颁布了《老年法》,就是弘扬中华民族孝老敬老方面的一个举措。不论是居家养老还是机构养老,这种孝老敬老、这种亲情文化可以使老人精神上得到安慰。
    2、关于西方那种功利和实用的观念。西方的这种讲究功利和实用的观念是来自他们那种自私自利的个人主义,这当然是不可取的。我们现在正在大力培育和发扬我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对于西方的价值观,我们在摒弃其自私自利的个人主义时,对他们那种实事求是的作风、那种不虚伪的态度还是应该借鉴的。比如规范地办好更多的养老院让老人们在里面享受人生安度晚年;比如真正地孝敬父母让父母在生之年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比去世后大操大办举办隆重的葬礼要好十倍。
    3、关于血缘价值观念。中华文化的血缘价值观念是我们敬老文化基础和动力,但是血缘关系看得过份了,也会对社会和家庭起破坏作用。比如在几代同堂的大家庭中,人们狭隘地把生养自己的父母放在第一位,很多夫妻甚至相互猜忌,而一些父母,也出于以血缘关系为本的生物本能,袒护子女,对媳妇或者女婿,死命压榨,缺乏尊重,潜意识里是觉得他(她)反正是别人家的人,和自己没有血缘关系,却往往忘了他们未来或许要和自己的孩子一起走很长的路,甚至相扶到老。所以笔者认为人们不应该把血缘关系看得太重,尤其是不要以血缘的感情取代了理智。每个人守住自己的位置,把夫妻关系、把自己的小家庭经营好。亲生父母、同胞手足之类血缘关系,通常独一无二,无可替代。但血缘生义务,义务生期待,期待生失望,失望生怨恨,所以基于血缘结成的关系,如果不善经营,也可能行同路人,甚至反目成仇。社会上象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4、关于大家庭和小家庭的启示。我们认为,在生产力不太发达的社会,大家庭对家族的稳定和社会的发展起到正面的推动作用。因为在一个大家庭中可以统一指挥、统一步调、集中人力物力去战胜自然灾害、抵御外敌、发展生产。比如电影《大宅门》中的主人翁就是利用他的大家族的优势,把家业越做越大的。但是在生产力飞速发展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大家庭的优势却显示不出来,比如你十个人齐心协力挖十天的土,他用推土机一个小时就完成了......大家庭对家庭的稳定和社会的发展非但不能起到推动作用,甚至还会起到负面的作用,因为老人和年轻人毕竟在观念上有所差异,年轻的接受新事物及科技化程度都优于老年人。小家庭更具有灵活机动、更能调动家庭成员积极性。因此老年人应该放手让年轻人干,让他们去把自己的小家庭经营好。小家庭都经营好了,大家庭就好。小家庭经营得不好,大家庭也跟着揪心。当然,有的大家庭的老人比较开明,对儿女的小家庭有一定的凝聚力、吸引力,儿女的小家庭也有一定的独立性。这样的大家庭也还是比较合理。总之建立大家庭还是小家庭要根据实际情况,“宜分则分,宜统则统”。
    5、关于老年人的葬事问题。笔者认为我们应该学习西方那种葬事从简的风俗。老人活在世上晚辈对他从态度到物质生活都好一点就是最大的尽孝,老人会高高兴兴地离开人世,而老人生前你对他不好,没有尽到你的孝道,老人走了你却举办隆重的葬礼,这对于已去世的老人没有多大的意义,你不过是借此炫耀你的“孝心”和财富。有的甚至借此来收礼敛财,这完全与我们的孝文化是相侼
    6、政府和社会要大力兴办机构养老。随着社会发展,老人的赡养必然会从居家养老为主逐渐过渡到机构养老为主上面来。现阶段,在我国农村,由于外出务工经商的劳动力逐渐增多,留守的老人(近一半为空巢老人)得不到良好的照顾。在城市“421”家庭逐渐增多,一方面,每个子女都单独成家,彼此经济、事业独立,很难协调;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一方面,每个子女都有自己的工作,在家侍奉老人,意味着放弃工作;而坚持工作,则意味着不侍奉老人。养老与工作在时间和精力上存在严重的矛盾。而这种时间与精力的根本还是经济,因为工作是为了钱,为了生活。不论是农村的留守老人(大多是空巢老人),还是城市中“421”家庭的老人,他们的子女的工作与养老的困惑与矛盾,本质上都是自己的生存与养老的矛盾。因此,解决这一问题的出路就在于养老社会化。要学习和借鉴国外在机构养老方面的有益经验,建更多更好的养老院,让老人们在其中得到更好的服务。
    7、最后还有一个启示,对于老年人本身,我认为应该学习一下西方老人那种积极向上的精神,不自悲不气馁,人老仍然“值钱”,仍然能发挥出自身的价值。老人们有丰富的人生经验和广泛的人际关系,有的还有娴熟的技能技巧都可以为社会和家庭发挥作用。老人们要用自己的价值活出自己的尊严,要健健康康、快快乐乐地生活。不论是居家养老还是养老院养老,只要进入了老人的行列就应该对自己的人生目标重新定位,调整好心态,并坚持学一两门或更多的业余爱好,交几个知心朋友,快乐地生活,人老了,但积极向上的精神要保持。人的一生要有几个追求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些目标而努力奋斗,这样的人生才有意义。人老了后,你就清点一下你哪些目标实现了,哪些还没有实现,还有哪些需要新确立的目标,并为那些尚未实现的及新目标而继续奋斗。我国目前的劳动制度实际上人们平均50岁就逐渐退居二线。那么你从50岁开始,至少还有30年好活。难道整个30年都吃吃喝喝等死?很多人就是因为50岁的时候失去了人生目标,有的身体好好的却整日无所事事,(有的整天泡在麻将桌上),一辈子除麻将外没有其它爱好,也没有追求,精力旺盛,生活无聊,所以就去折腾儿女,催她们结婚,生子,好去给自己找“带孙子”的事来做。这种做法实不可取。

赤壁热线微信公众号
沙发
发表于 2014-8-22 16:13 来自0715圈 | 只看该作者
赞同楼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4-8-22 16:23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并同意其观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4-8-23 09:15 | 只看该作者
关注中,本帖已推荐至赤壁热线首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4-8-23 09:33 | 只看该作者
美国的今天就是中国的明天,现在的年轻人有几个还在家的,老了就进养老院吧,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4-8-23 10:19 | 只看该作者
楼主通过对比分析很有道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4-8-23 10:29 | 只看该作者
社会要更多的关心老年人,让老年人平安享度晚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4-8-23 12:17 | 只看该作者

感谢村夫老师赏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4-8-23 12:19 | 只看该作者
cl828487 发表于 2014-8-22 16:23
学习了,并同意其观点。

感谢cl828487老师赏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4-8-23 12:22 | 只看该作者
烽火连篇 发表于 2014-8-23 09:15
关注中,本帖已推荐至赤壁热线首页。

感谢烽火编辑赏帖并推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广告业务|版主守则|免责声明|无图版|手机版|小黑屋|删帖指引|赤壁热线 ( 鄂ICP备11015190号 )

GMT+8, 2024-9-20 07:57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