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常常见到这样一些情形:有的家长过于溺爱孩子,有意无意地培养孩子的自私和贪欲;有的家长则无视自己孩子对同伴,甚至对长者的霸气或非礼,给孩子灌输“人善被人欺的思想”;有的家长在感叹世风日下、道德滑坡的同时,却在花钱择校,却在教导自己的孩子尽量少参加公益活动,“少管闲事”等等。正是这种不良家教的影响,阻碍了青少年道德品质的良性发展。这其实就是家庭教育中的“道德缺失”。
那么,怎样加强这方面工作,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呢?
首先,家长要调整心态,准确评价和认识子女。对孩子成才目标的期望必须符合实际,切不可急功近利、人云亦云。成才目标、成才方式都是多元的,要因人、因地制宜,不可强求。
其次,家长要树立现代教育观念,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家庭关系和家教环境。要注意和子女进行多方面的沟通和交流。
第三,家庭教育的方法必须得当。“打是亲、骂是爱”、“不打不成才”的家训作为封建思想的残余至今仍禁锢着不少家长,其结果只能招致对抗和逆反。正确的做法是,要在尊重、理解的基础上平等交流、合理引导。
第四,家长要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家长良好的修养、文明的习惯和严谨、务实的作风对孩子是一种无声的教育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