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梦回故乡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2012春节回乡小记

  [复制链接]
41
发表于 2012-1-30 19:30 | 只看该作者
写这些要花不少的时间,佩服,现在很少有人这样做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赤壁热线微信公众号
42
发表于 2012-1-30 21:35 | 只看该作者
天哪,我到此时此刻,才知道今年是没有腊月三十的,明天腊月29
同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
发表于 2012-1-31 01:05 来自0715圈 | 只看该作者
很质朴的文章!晚会与你坐一起,虽交流不多,但我能感觉你是有才的人!来,再走一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
发表于 2012-1-31 06:20 | 只看该作者
文章写得太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
发表于 2012-1-31 08:35 | 只看该作者
一早上,把你的文章看完了材开始工作的,文章谢的很好,很现实的纪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
发表于 2012-1-31 10:56 | 只看该作者
非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善于思考与文字功夫,写不出如此好文。
用文字描述见闻很有味道,也很费功夫,评为精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
 楼主| 发表于 2012-1-31 12:34 | 只看该作者
晚上十一点,父亲放鞭,这个鞭意味着“进茶门”,这个鞭,就是表示要关大门了,一家人上床睡觉,今夜不能再外出了。
    大年初一凌晨五点,天还没亮,新年的爆竹声响起来了,此起彼伏,响彻村庄,家家户户用爆竹来喜迎又一个农历年的开始。听到人家的鞭炮声,我和弟弟自觉地起床,而弟媳和两个小侄子则还懒在床上不愿起来。母亲、父亲也早就在我们前就起床了。像往年的习惯一样,父亲带我和弟弟一起打开大门,这个动作叫“开茶门”。大门一开,父亲就把早已准备好的长长的一挂鞭点上,而弟弟则在门前的打谷场上点上一捆冲天炮。霎时,鞭炮齐响,最浓郁的年味扑鼻而来。在鞭炮的硝烟中,父亲、我、弟弟三人向老天爷作揖并拜了三拜,祈望新的一年全家平平安安,无灾无祸。
    鞭炮过后,母亲、父亲和我分别给弟弟的小孩子发红包。一个小时后,懒在床上不肯起来的人也起来了,因为要吃一年中最重要的年饭,这个年饭比昨天中午的那一顿年饭还重要,最好的菜肴,最吉利的话都要体现在这顿年饭上。而此时,天已经亮了。
    早晨七八点钟,堂侄子们陆陆续续提了礼物来跟父亲母亲拜年。父亲是兄弟五个,他排行老五,所以堂侄子们都叫他五爷爷。这些堂侄子只有一个还在读高中,其他的早就没读书了,已经在打工挣钱,或者是做学徒。还有两个,则已经结了婚。我还有一个堂侄子,在武汉读一本大学,可是他们家前年全部搬到赤壁城里去住了,这次没有回来过年。
    弟弟也赶紧提了一点礼物,带着他的两个儿子,去跟二伯、三伯拜年。大年初一,都是给本家拜年,也可以说是拜祖宗吧,不能去外姓亲戚家拜年的,哪怕是最亲的亲戚也不能去,这是西凉湖风俗。
互相拜了年后,大伙又开始组合牌局,用乡亲们的话说叫“起场”。大年初一,最主要的娱乐活动还是打牌。
    持续了好几天的雨雪天气,到今天已有放晴的迹象,我带侄子去湖边转转。
    刘家湾在已经过去了的2011年,死了四个人。有一个是七八十岁的老年人,属于自然老死的,而另外三个则都是50多岁的人,是生病而亡的。我记得在第三个人死亡的时候,我的一个堂哥有点悲哀地在电话里告诉我,咱刘家湾今年年运不好,死了三个了,人们都说还要死一个。堂哥说有一只来历不明的白色公鸡每天在村对面的山坡上怪叫,不到半夜的时候就怪叫,让人听了很恐惧,这明显是不吉利的现象。堂哥电话打给我后不到一个月,我得到消息,村里果然又死了一个五十多岁的人。一年有四个乡亲告别人世,这在刘家湾是从未有过的事情。
    但愿2012年,是个吉祥年,愿2012年我的村庄不再有人死亡,人人平安。
    侄子口袋里装了一些散鞭,他在湖边一个一个地放。现在正是枯水季节,而西凉湖的水位今年又特别低,很可能又是在面临一个秋冬春连旱的无奈局面。侄子想登上搁浅在岸边的木船,要我划船带他下湖玩耍,我说岸边的水位太浅了,这船怎么开得了。他只好作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8
 楼主| 发表于 2012-1-31 12:43 | 只看该作者
    大年初二一早,我和侄子还窝在热烘烘的被窝里睡懒觉,王家姨妈家大儿子就打电话给弟弟,说他和周家老表拜年的两支队伍已经到达下屋陈家舅舅家了,问弟弟怎么还不去。弟弟在被窝里一听慌了,连忙说就来就来了。我赶紧起床,早餐也来不及吃了,直奔舅舅家而去。弟弟一家四口今天要去给他岳父岳母拜年,如何能去舅舅家呢。在西凉湖,大年初二是要出门拜年了,给娘家拜年,这是规矩。像弟弟这样的小家庭,大年初二首先要去的是他岳父岳母那边,而不再是舅舅家了。既然我这次回来过年,那么,就该我去舅舅家了。
    母亲是姐弟四个,周家姨妈和王家姨妈,是她的大姐二姐,而下屋陈家舅舅,则是她弟弟。我赶到舅舅家,与众多老表相聚在一起吃饭喝酒。酒到三巡,舅舅家又来了一个本家侄孙子,是个在温州打工回来过年的小伙子,他进门就叫我们这些表兄弟是表叔。他挨着舅舅的大儿子坐,边喝酒边跟他商谈承包两千亩湖面一事。舅舅的大儿子叫双喜,跟我一年出生的,在电力局上班。他书读得很少,十几岁就进电力局下属的神山镇变电站做饭,算是做了好几年临时工,后来进了电力局,又做了几年临时工,后来就成为正式工人了。他在工作过程中自学,文化程度和专业知识早就获得相当高提升。可是他总是埋怨说电力局给他的工资太低,到现在都只有960元工资。我们亲戚个个都不信,因为他早在六七年前就在电力小区买了一套很大面积的房子,他还有两个儿子,老婆也没有正式的单位,一家四口靠他一人,那么点工资怎么够呢。我们都笑他是说假话。双喜说他就是这么点工资呀。
    那个要包两千亩湖面的小伙子叫新东,他要找一个搭档合伙承包,下屋陈家已经没有适合的人,他觉得他双喜叔是有资金有威望有能力跟他合伙搞承包的。小伙子说,整个投资在28万元上下,双方各投资十几万,养螃蟹、养鱼。这个湖面就是下午陈庄湖面,上一任承包者合同已经到期,如果没有新的承包者来参与投标竞争,那么,他们会继续承包下去,而那两千亩湖面,则是稳赚不亏的,谁承包谁赚钱。现在的游戏规则是外村人原则上不能承包,优先权是给下屋陈本庄人的。新东在温州打工,一年的收入也有四万元,但他说,如果能在家里做事业,则将温州工作全部放弃。双喜可能是拿不出那么多资金,也无精力既在电力局上班又在西凉湖搞养殖,不大敢搞。双喜的二弟学喜在深圳打工十几年,这两年又开了自己的厂,听说有几十万资金,但他又不可能在家搞养殖,也不大可能借给双喜搞。而双喜的三弟宽喜,想搞,可是又没钱,加之他太年轻,新东不会找他做搭档。
    舅舅家拜了年,我们这些表兄弟趁着酒兴,在双喜的提议下,又一车拉到周家姨妈家、王家姨妈家拜年。大年初二这一天,我与表兄弟们一起,接二连三的,喝了三家的酒。黄昏时分,王家表哥用车送我回到刘家湾,我一扑在床上,就吐了,母亲连忙拿盆子来给我接上,算是出尽洋相。好几年没有喝醉酒了,这天的酒喝得也太多了,不吐才怪。
    周家、王家都是西凉咀村的村庄。西凉咀村的经济似乎比我们西湖村经济发达些。西凉咀村的湖面更大,水域更宽广,湖的对岸是嘉鱼县。上次听人说西凉咀要大开发,有个大财团要投资多少个亿,从西凉咀开始建设,要把整个西凉半岛建成旅游区。我觉得这是传闻,如此大的事件我不可能不知道。西凉湖虽然具备一些风景,但要开发成旅游区,不是近几年就能上马的事。这里,还缺乏一些旅游经济的元素。但政府对西凉湖严加管理,把她建成自然的水生物生态保护区,还是可行的。
    西凉咀村在外打工的都是敢想敢干的人,相对说来,他们的冲劲比西湖村、龙岭村的人要强些。几年前,我就听说西凉咀人在广州开厂的有几十人,虽然开的都是做包包之类的手袋厂,但一个厂也养有几十号人。
    周家宽意表弟小我一岁,娶了个广西女孩做老婆,在外打工认识的,而宽意是个十分忠厚老实之人,二十几岁在西凉咀村相过两次亲,人家女孩嫌他太老实,没搞成,把他妈妈和几个姐姐给急了。后来他在东莞、深圳电子厂做工,很快就获得了广西女孩的喜爱。他们育有两个儿子,去年,用打工多年的积攒,把周家老屋拆了,原址重建了新房。这是西凉湖人在外打工讨回外地女孩结婚成家生子的一个例子,这样的例子很多很多,舅舅家的宽喜表弟也是这样的,十七八岁就从深圳带回一个湖南女孩结婚,育有二女。而西凉湖,也有不少女孩远嫁异乡,不过总的说来,嫁到外省的极少。
    大年初三,天气格外晴朗,阳光普照大地,醉酒的我醒了,哪里也不敢去了,在村庄里溜达,寻找不同的角度,用相机拍摄暖阳照射下的西凉半岛,拍摄我的村庄刘家湾。
    中午,几个表兄弟又提着礼物来我家拜年,席间酒喝得很少,因为昨天都搞多了。吃饭时候,我才知道昨天下午在西凉咀村商店那里发生了打架事件。事件的主角就是舅舅家的宽喜表弟。他和我们一起在王家喝了酒后,不知何故,跑到西凉咀村商店那里,把人家正在打牌的牌桌差点掀了,一桌人恼羞成怒,要把他打一顿,幸亏双喜老婆赶得及时,连忙劝架赔礼,之后,我们在王家喝酒的这一桌表兄弟又跑去几人,合力把操起菜刀要砍人的宽喜架走。这个宽喜表弟,就爱打架惹事,歪名已经传遍西凉半岛,听说他在深圳,就是以帮人看场子谋生,他身上有刺青,有不少刀商。腊月29日晚上,我听堂哥们说到西凉湖有哪些爱打架的歪角,其中就说到宽喜,没想到大年初二,他又打了一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
发表于 2012-1-31 13:16 | 只看该作者
真的不错,追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
发表于 2012-1-31 13:34 | 只看该作者
    楼主:几年前就读过你的很多佳作,也跟你提过,把你的这些质朴的文章编成小册子,如果发行,我肯定要买一些的!如果不发行,给电子文档资料我,我会好好地谢谢你。特别是你以前写的西梁湖的习俗等很珍贵的,可以算作是西梁湖人的非物质遗产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广告业务|版主守则|免责声明|无图版|手机版|小黑屋|删帖指引|赤壁热线 ( 鄂ICP备11015190号 )

GMT+8, 2025-2-2 03:42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