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间吃饭,母亲说的一句话令我很吃惊,她说现在这个社会上最穷的人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就算是工作了几年的大学生,也是挣不了什么钱,他们不如那些不读书就直接去打工的人。母亲原来从来不会这么说的。席间又有两人附和母亲这句话。我估计她们这样说,可能是以她们在西凉湖,在赤壁市见到了很多实例吧。一位堂嫂举我们刘家湾隔壁那个西湖二组(俗称“湾往”的一个小村庄)的两个人为例,那是两个只读了小学的人,在深圳开了小厂。我没有反驳她们的话,只是说,多读书,总是不会错的,不读书,难以成就大事业,而读了书,则有成大事的可能。 现在来写写红喜吧。刘家湾大部分人家姓聂,小部分人家姓鲁,红喜姓鲁。晚上,我到红喜家坐了一会。红喜是我家的邻居,我们也是从小长到大的好伙伴,同年人。红喜小时候读书,也是不爱学习,爱与老师打架,爱戏弄女生,读到初二就没读了,做了几年社会青年,还在九十年代初神山镇唯一的乡镇企业岩棉厂混了一两年,之后就到深圳、广州等地打工。他是家中独子,上有两个姐姐,下有一个妹妹。红喜打工不像其他乡亲那样,一搞就是好多年不回家,他是经常回家的,用乡亲们的话说“他一年搞出搞进总要搞几回”。我问红喜现在是在深圳哪里上班,他说在福永,这五年来一直在福永那家电子厂工作,是车间主任,那个工厂都是西凉湖老乡,有很多都是他介绍进去的。红喜在电子方面有一点天赋,这是我很小就知道的。红喜笑着跟我说,就是书读少了,要是多读点书就好了,不然工资会很高。不过红喜又笑着说,这个厂他三进三出。我说怎么会这样,你们老板不讨厌你吗?出厂了还能再回厂?红喜说没事。我出厂时,都是请假辞工回家有事,事情办完了,不需他申请回厂,老板也会打电话招他重新上班,因为现在不少工厂面临用工荒,招不到员工。 红喜是一个很有女人缘的人。他前前后后讨了很多老婆。我晚上一走进他的房子,看到一个女孩坐在床头玩电脑。红喜介绍说这是他老婆,安徽的,在他一个厂上班。红喜直截了当告诉我,还没打结婚证,打算开年去办。这应该是红喜的第五任老婆了。他的第一任老婆,是他初中同学,与他感情甚好。红喜辍学后不到三四年,就与之结婚。婚后刚生下一女不久,女人便突然病亡,这是红喜遭受的第一次重大人生不幸事。从此红喜就外出打工,女儿由他父母在家带着。之后红喜就在深圳工厂找打工妹,一找一个准,前前后后有好几个打工妹跟他来刘家湾了,都是外省的。有两个分别为他生了一个女儿,然后就再也没有回来了。所以红喜现在有三个女儿,是三个女人生的。第一任老婆为他生的女儿现在已经有十四岁,在红喜一个厂打工。后面两个女人为他生的两个女儿,都放在刘家湾,由红喜母亲带着,而红喜父亲则在广州一家西凉咀人开的工厂做饭。 红喜没有什么经济实力,还算是一个穷人,他为何讨了这么多女人,生了这么多孩子,这一方面是因为他确实很会泡女人,另一方面,与他的家庭有关。他是家中独子,而他父亲,也是他爷爷唯一的一个儿子,所以红喜父亲就一定要红喜搞出个儿子来,否则就会断了香火。听说,现在红喜带回来的这个安徽女孩,已经有喜了,是个男的,这下红喜父亲可安心了。我问红喜她已经怀上了吧,红喜含糊地回答不晓得。 大年初四,我离开我的村庄刘家湾,离开家乡西凉湖,回到了武汉。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