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3561|回复: 8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黄埔军魂《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八期第二总队同学录》中发现蒲圻神山.黄龙两地学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2-5 21:2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大天行者 于 2012-2-12 11:43 编辑

我最近收藏到民国抗日少将朱希在黄埔军校的一些物品,无意翻阅同学照片和名字的时候,居然发现我市神山的王洁先生,黄龙的龙腾甲先生和徐之廷先生和陈又平先生。真是非常惊喜,不敢隐秘。所以公示出来。他的后人也许可以看到先辈容姿 蒲圻人民在那个中国命运紧要关头。忧国忧民,勇身赴前,敢于抗争黑暗的赤子着实不少。这时所有黄埔毕业的学生都是送到抗日的最前线,要以实际行动做到孙中山先生提出的黄埔精神:“从今天起,立一个志愿,一生一世,都不存在升官发财的心理,只知道做救国救民的事业"。同学录里面有2页内容可以证明黄埔学生时刻牢记勿忘国耻,并且以实际行动北上抗日的决心: 我向大家展示这些东西的主人朱希的一些东西:                                                                                                                                                                                                                                                                                                                                                                                                                                                                                                                                                                                                                                                                                                                      朱希和他的抗日游击队                                                                                                                                                                                       朱希,字又布,1908年2月8日出生于湖北麻城,是湖州市首批民建会员。1958年,他被错划为右派,受此打击,心情郁闷,1966年5月4日突发心脏病,英年早逝,享年58岁。
  第一次知道朱希其人,是在长兴槐坎,新四军苏浙军区司令部旧址的展览室陈列的照片中,有一幅朱希的照片及文字介绍,当时并不知道他与民建的关系。后来为了撰写“市志·民建会部分”,我花了整整3个月时间,沉浸在大量的历史档案之中,并向20世纪50年代入会的老会员了解情况,特别是曾经跟朱希一起共事10多年的老同志张竹安的介绍,才让我对朱希从一个抗日志士到一名爱国民主人士传奇的一生有所了解。
  朱希生长在一个工商业兼地主的家庭,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7岁就读于私塾,接受启蒙教育,后转入国民学校,在麻城县立小学高小毕业后,进入麻城县农民运动训练班学习、工作。由于积极参加农民运动,当地土豪劣绅对他恨之入骨。为躲避追捕,1926年他投入国民党六十五师,当了一名二等兵,从此开始了具有传奇色彩的军旅生涯。
  入伍后,由于朱希胆识过人,且善于团结、组织部属,深受长官喜爱,1930年被选送至黄埔军官学校武汉分校炮兵科深造,成为黄埔第八期毕业生。军校毕业后,朱希即被任命为第二十五军重兵训练班主任,继而派任第十三师七十五团一营二连连长。至此,朱希已完成了一名学生向军人的转变。
  1937年抗战爆发,十三师奉调上海,参加抗击日寇的淞沪之战。同年10月,日军自金山卫大举登陆,对国民党抗日部队进行围剿,由于国民党采取不抵抗政策,虽然在淞沪一线聚集了10多个师,仍然弃战溃退,朱希所部奉命断后。撤退途中,他亲眼目睹日军的野蛮侵略行径,看到同胞被惨杀,国土遭沦陷,激发了他作为一名爱国军人的良心,誓死与日寇决战。但终因寡不敌众,士兵死伤大半,被迫带领余部退至安徽郎溪。此时国民党消极抗日的政策令朱希深深失望,再加上原先的上下级指挥系统也已遭破坏,于是从1938年起,朱希自己聚集起友邻溃散官兵,收集起被遗弃的枪支弹药,组建抗日游击队,自任游击队司令,独树一帜于浙西,开展抗日救亡活动。在一次战斗中,朱希腿部受伤,避居安吉养伤,其间认识了中共地下党负责人吕卓夫之女吕乐箴,在互相的交往中两人感情日增,终于结成连理。受岳父母(均为地下党员)的影响,朱希与中共地下党员和进步力量的接触更趋频繁,其思想也慢慢发生了转变,认识到中国GCD领导的新四军才是真正抗日的军队。因此在以后的岁月中,他开始倾向革命,并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为党做了一些工作。
  由于指挥得当,游击战术运用自如,朱希的部队声威日壮。国民党为了拉拢他,不断地许以高官厚禄(朱希曾任第三战区第一游击区司令,浙江二区保安司令,1941年出任德清县县长,1942—1945年间任浙江省第十区行政督察专员兼少将保安司令等职)。但这并未能改变他的思想,朱希凭借自己专员、司令的有利条件,进一步为中共地下党提供帮助。据湖州党史资料记载,一次新四军为开赴抗日前线,从四明山北撤,途经海盐时,被海盐县长汪锡康拦截并扣留。朱希知道后随即利用专员的身份,告诉汪锡康此乃奉命之行,不得阻挡,须立即放行,从而为新四军抗日作出了贡献。
1948年,受地下党指示,朱希着重从事策反伪专员于树峦的工作,并将自己任专员时为部队加工军粮的碾米厂提供给党作为活动联络点。1949年春,全国解放已指日可待,朱希响应地下党的号召,召集旧部,商议起义投诚之事,并在同僚幕友中开展起义投诚的说服工作。1949年4月28日凌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八军八十三师兵临湖州城,由于朱希等人的努力,伪专员于树峦完整移交了全部案牍册籍、军需物资、粮油仓库,不费一枪一弹,湖州得到和平解放,保护了民众的生命安全。对于朱希为革命作出的贡献,党和政府给予了高度的肯定。1950年6月,朱希被推选为吴兴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副主席(主席是时任湖州市副市长、统战部部长陈辉)。
  为了发展经济,活跃城乡物资交流,1950年6月,经吴兴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提议,决定创办一家公私合营企业,开展土特产运销业务。这一决议得到吴兴县委的大力支持,会后朱希、章卯青(曾任市民建筹委会委员、市工商联主委)等32人发起组织公私合营新湖农业投资土产运销股份有限公司,积极运销地方土特产品,活跃城乡经济。当时的嘉兴专员公署认为,“该项性质之公司不但有利于农业生产,且有利于刺激工商业繁荣之作用,应加强领导,创造经验,俾使今后指导各县及促使商人从事该项事业之投资”。同年8月,公司筹备处成立,陈辉任主任,朱希任副主任。1959年公司更名为公私合营新湖农业土特产有限公司,1953年又改名为公私合营新湖企业公司(简称“新湖公司”)。公司设立董事会和监事会,设董事长1人,由政府副市长或财贸部长担任,经股东会推荐,朱希担任常务董事兼总经理,主持公司的经营管理。在这个岗位上,朱希充分显示了卓越的经营才能。他按照中共湖州市委、市政府的要求,不断拓展业务,适时从商业经营转向发展地方工业,先后创办了石灰厂、石粉厂、水泥厂,还开孵坊、建兔场、办养猪场和奶牛场等,一直到1956年社会主义高潮后,其创办的实体脱钩成为独立的经济实体,新湖公司这一母体也完成了历史赋予的任务。朱希的出色业绩,得到党和政府的肯定。1954年2月,他当选为浙江省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并担任了湖州市(县级市)第一届政协副主席。1956年,又担任了市工商联副主委、省工商联常委。
  1956年9月,中共八大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中共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民主党派欢欣鼓舞,组织发展也加快了步伐。经时任民建省工委与民建杭州分会负责人汤元炳、唐巽泽的介绍,朱希与陆仲言、严镜山等人一起加入了中国民主建国会,成为湖州首批民建会员,从而开启了其政治生涯的又一篇章。参加民建后,朱希等人积极开展工作,成立民建湖州市筹委会,朱希任筹委会主委。正当他踌躇满志,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之时,在全国范围掀起了反右派斗争。由于这场运动的扩大化,复杂的人生历程使朱希首当其冲,被错划为右派,从此在政治舞台上再也难觅其踪影。受此打击,朱希精神一蹶不振,终于引发心脏病,于1966年5月4日与世长辞。朱希带着遗憾走了,他走得如此匆忙,如此伤心和凄惨,戎马一生,对革命卓有贡献,他真的不甘心就这样走了。

  历史自有公认。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拨乱反正,对历史的冤假错案进行了平反纠正,朱希的右派帽子终于得到摘除。1983年6月,市民建收到中共湖州市委“关于朱希的右派问题给予改正的通知”,文件称“对原湖州新湖公司总经理朱希,在1957年被划为右派的问题进行了复查。现经省委批准同意改正,撤销1957年经省委批准的原处分决定,恢复其政治名誉......”朱希,一个爱国的民主人士,终于可以含笑九泉了。
择自《湖州文史在线》                                                                                                                                                                                                                                                                                                                                                              桐乡新闻网 >桐乡新闻 >桐乡·时政
                                                                                                                                                                                                                       《中共朱希汪鹤松部队特别支部:振奋浙西北人民抗战信心 》  2011年06月26日 19:51
                                                                                                                                                                                                                                                                                                                                         卢沟桥事变后,在中国GCD的推动和全国人民要求抗战洪流的大形势下,以国共两党重新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浙江党组织认真贯彻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积极争取国民党部队共同抗日,推进各地的抗日武装斗争。中共朱希汪鹤松部队特别支部,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抗日游击队。
  1938年3月,朱希汪鹤松部队到达乌镇西部,击溃了新塍大汉奸郭剑石部队。4月,朱希率队夜袭乌镇,全歼日军,受到群众欢迎。当地青年和附近游杂部队纷纷加入、归附,使该部队从200多人迅速发展到4000余人,并随后开辟了以乌镇为中心,包括严墓、双林、练市、新塍的游击区,成为浙北沦陷区实力最强的一支抗日游击队。
  1938年,中共浙江临时省委成立后,随即开展了全省各地党组织的组建工作。6月、7月间,临时省委派徐洁身进入桐乡乌镇朱部驻地,与朱希进行了会谈。朱希立即表示愿意共同合作抗日。为了争取这支部队,中共浙江临时省委调派两名党员干部到朱汪部队参谋处,协助开展工作,加强部队的政治和群众工作。同年10月在朱汪部队内建立了党支部,直属中共浙江省委领导。在我党帮助下,朱汪部队纪律严明,政治、军事素质和战斗力都有了明显提高,成为一支在我党影响和参与下的真正的抗日游击队。
  1938年中,朱希汪鹤松部队先后打响了突袭南浔、震泽,严墓保卫战,收复“三山”等战役,给日伪军以沉重的打击。日军通牒朱希,逼其归附,遭到拒绝,于是日军开始调集兵力,决意用武力来消灭朱汪部队。在随后的钟家墩激战中,朱汪部队损失惨重,副司令汪鹤松带领一部分队伍冲出重围,朱希在当地群众帮助下,乘菱桶泅水才幸免于难。此战后,朱希率余下部队400多人退至孝丰山区休整。1939年春,朱希决心重振旗鼓,由汪鹤松带领100多人,以“江南挺进队第一路指挥部”名义,重返桐乡乌镇至吴江严墓一带,收编被打散的旧部,重辟游击区,随后,朱希率一个连也与汪鹤松部汇合。
  此时,我党及时伸出了无私的支援之手,加强朱汪部队内的政治工作,并将朱汪部队内我党支部改建成中共特支,在部队中和驻地群众中开展党的工作与抗日救亡活动。
  1939年底,由于国民党顽固派作祟,国民党苏南行署加强了对朱汪部队的压力。汪鹤松不听我党再三劝告,接受了该行署的改编,并带领主力第一营前往苏南溧阳“整训”,部队一到溧阳,国民党苏南行署就撤换了汪部中的各连指导员,使我党政工人员在部队难以立足。此后,我党撤销该部党特支,除了少数党员秘密隐蔽外,其余党员全部撤离该部。留驻严墓的二营,根据上级党组织指示,开往太湖边,投入了新的战斗。朱汪部队从1937年组建到1939冬被国民党苏南行署改编,抗战历时两年之久。在此期间,该部队与我党紧密合作,积极抗战,给嘉湖地区日伪军造成了重大威胁,极大地振奋了浙西北人民的抗战信心。
所属专题:
纪念中国GCD建党90周年       来源: 嘉兴日报-桐乡版 作者: 记者 李晟中 编辑: 朱方红

           表明了朱希在那个特殊的时代的特殊经历。

IMG_0123.JPG (40.25 KB, 下载次数: 22)

IMG_0123.JPG

Gucn_20120131104307194440Pic8.jpg (58.24 KB, 下载次数: 29)

Gucn_20120131104307194440Pic8.jpg

Gucn_20120131104307194320Pic5.jpg (59.54 KB, 下载次数: 22)

Gucn_20120131104307194320Pic5.jpg

评分

参与人数 2经验 +20 收起 理由
牛歌 + 10 珍贵的历史史料!
烽火连篇 + 10 关注中,本帖已推至赤壁热线门户首页。

查看全部评分

赤壁热线微信公众号
沙发
发表于 2012-2-5 21:3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2-2-5 21:43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2-2-5 21:44 | 只看该作者
珍贵的历史资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2-2-5 23:06 | 只看该作者
好东西,欣赏了!{:soso_e179:}{:soso_e17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2-2-6 14:3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2-2-6 22:3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2-2-6 22:32 | 只看该作者
历史资料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2-2-6 23:43 | 只看该作者
第一个人头像真心帅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2-2-7 08:42 | 只看该作者
我曾经就发过在网上搜得到所有赤壁籍黄浦军校学员名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广告业务|版主守则|免责声明|无图版|手机版|小黑屋|删帖指引|赤壁热线 ( 鄂ICP备11015190号 )

GMT+8, 2024-6-26 19:35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