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山寒泉冷 于 2016-9-18 06:14 编辑
关于蒲圻古城墙历史的一个疑问
文/山寒泉冷
岁月渐行渐老,乡情愈行愈浓。最近在网上读有关家乡赤壁的文史资料,偶尔产生一些打破沙锅问到底的念头。其中有一个小小疑问是关于蒲圻古城墙的。
虽然省文物保护碑上写的是“蒲圻石城”,而不是“蒲圻古城”,但我还是习惯于后者的称谓。据史料记载,唐贞观七年(633年),蒲圻县治从陆溪川中迁于此,当时无城,以山水为屏。我们今天看到的古城墙是从明朝万历三年(1575年)至清嘉庆三年(1798年),历经223年,几经变迁修筑而成,充分体现了明清时代的建筑风格。
关于蒲圻古城修筑的具体年代和主持官员,我手头没有权威性的史料书籍,只好搜遍网络,无论是百度、360还是赤壁本土网页,得到的文字介绍大同小异,基本上都是以下版本:
“明万历三年(1575年),知县胡其高倡修县城,当时以泥沙小石砌成。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知县张光前增修;崇祯三年(1630年)知县林增志将北门城墙改用长条石砌成;清康熙九年(1670年)知县张圻隆重修南北谯楼;雍正四年(1726年)知县张朱霖、毛之琇等人再次重修。清乾隆三年(1738年)知县永保重修;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扩建,将原砖城改筑条石城,至嘉庆三年(1798年)建成,为当时鄂省县衙城池之冠。”
这个通行版本中,“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扩建,将原砖城改筑条石城,至嘉庆三年(1798年)建成”一段文字语焉不详。谁主持的扩建?没有说明。已故的赤壁文史专家冯金平先生在他的《鲁肃粮城与蒲圻石城》一文中是这样介绍的:“明万历年间,知县胡其高倡修小石、泥沙城,后历任知县增修加固、直至清嘉庆三年(公元1798年)知县永保才更修石城,动用了民夫数千,四易寒暑,修筑工竣。为当时鄂省县衙城池之冠。”
冯先生的文章一直被我视为研究赤壁文史的权威范本。他文中“直至清嘉庆三年(1798年)知县永保才更修石城”之说我是信赖的。然而网络上通行的介绍版本中却是:“清乾隆三年(1738年)知县永保重修”。从乾隆三年(1738年)至嘉庆三年(1798年),中间隔了整整60年,知县永保决不可能两次都在主持重修蒲圻城墙。
后来经过搜索查阅蒲圻历代所任县官的名录及任职时间,才大致弄清了“清乾隆三年(1738年)知县永保重修”之说的讹误所在。资料显示:“永保,正黄旗汉军人,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举人,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任蒲圻知县,主修蒲圻石城。”那么,乾隆三年(1738年)前后主持补修蒲圻城墙的县官是谁呢?资料又显示:“王云翔,江西新淦人,雍正十一年(1733年)进士,乾隆元年(1736年)任蒲圻知县。 孙毓华,顺天大兴人,贡生,乾隆七年任蒲圻知县。”从中可以看出,“清乾隆三年(1738年)知县永保重修”之说中的永保应为王云翔或孙毓华之误,那一年永保可能还没出生呢。
行文至此,我不禁在想:一个地方的史志类文字必须严谨得一丝不苟。否则,以讹传讹,后患无穷。尤其是在今天的网络时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