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yejun
发表于 2024-12-16 07:21
母亲晚年总结过,一生最大的贡献就是1977-1979三年,为蒲圻县培养了三批大学生,她为那三年的辛勤劳动成果感到自豪!
mayejun
发表于 2024-12-16 07:36
12月10日长安厅灵堂电子屏显示来新民孺人,我想母亲教书育人17年,改为先生更合适!
mayejun
发表于 2024-12-16 08:02
mayejun
发表于 2024-12-17 05:35
父母1956年底在蒲圻县政府工作期间结婚,住县政府大门进来右手两层红楼第二层一个单间约15平方米,双方父母亲人都没有到场,就是县领导主持婚礼,签发结婚证,和同事一起在食堂吃饭喝了点酒,发了些喜糖。结婚家当就是一床被子,一个木箱子,一个开水瓶,吃饭都要食堂。当年的两层红楼直到改为教育局后拆除。
mayejun
发表于 2024-12-17 06:27
父母1980年在赵李桥公社居住条件稍好约50平方米,左隔壁是余忠信一家,右隔壁是戴其荣一家。用水就在门口的水塔,做饭是铸铁的液化气灶,每天早上自己炒个蛋饭吃了去赵李桥小学上学,那个年代小学根本没有家长接送现象。每天自己的脏衣服自己洗自己晒,周日休息敲打父亲弄来的铜板,先打碟子,再打杯子,再打碗,离开赵李桥时未满十一周岁,但是手上力气很大!
mayejun
发表于 2024-12-17 06:37
1983年中央领导杜润生在赵李桥考察调研,人民日报载文并刊登了好几张照片,其中两张我家有留底,一张是父亲陪同杜润生在羊楼洞扇筷厂调研,一张是我和同学在文化站下军旗。
mayejun
发表于 2024-12-17 06:45
mayejun
发表于 2024-12-17 08:16
1983年中央领导杜润生在湖北省委领导陪同下到赵李桥羊楼洞扇筷厂调研。
mayejun
发表于 2024-12-17 08:20
1979年教育部赤壁中学调研团队在赤壁摩崖石刻江边合影
mayejun
发表于 2024-12-17 08:24
父亲1950年在蒲圻县税务局入团志愿书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