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648|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光影综合] 【转帖】 这些照片不要再拍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9-9 07: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这些照片不要再拍了!
  关键句1:在中国,好的摄影师不超过10个,好的批评家不超过10个,好的图片编辑不超过5个。
  改革开放以前,中国拿相机的是10-15万。30年后,中国有两三亿的摄影爱好者当,其中3000万发烧友。几十万职业摄影师中,好的摄影师不超过10个。好的批评家不超过10个,好的编辑我估计不超过5个。
  关键句2:一个人办了一个所谓的国际大展。
  中午吃饭时有个女孩告诉我,她在办一个工作室,专门参加国际影展。这让我想起一段经历。今年前一阵,我去比利时做一个展览。完了还有些时间,我说到边上的国家去转一转。我们就去了卢森堡。很近,就两个小时的火车。这是一个非常小的国家,几万人。
  我知道有我们有个摄影师得了个卢森堡举办的国际摄影大赛的奖,这几乎改变了他的命运。提拔、分房子、成为大学老师。所以我们国家很多人迷恋所谓的国际大展。我们去找了这个大展的主办方。其实他就一户人家,一个人,办了这么个大展。还有美国的什么国际摄影大赛。
  关键词3:外国摄影师最羡慕中国摄影师,要珍惜这个时代,这个国家的影像。
  中国人对国外摄影大赛如此热衷,但实际上,所有的外国摄影师最羡慕中国摄影师,现在的中国是三千年来一个非常难得的转机和变化。我见过很多国际上的优秀摄影师,他们来到中国快门停不下来。那时是20年前,用的还是胶片。有一位摄影师在中国呆了两个月。他们觉得在中国可拍的东西太多了。
  但是我们自己的摄影师在干什么呢?有人说,有几个标志性的人物,早就应该被超越了。新闻界以王文澜、贺延光为首。说超越他们,不是说在影像上,是他们的观点,他们对历史做的贡献。陕西群体,胡武功、侯登科这些标志性的人物。朱宪民拍了三四十年的黄河,一直没人能超越他。吴家林也是。我们来看看,他们用相机到底干了哪些事。 中国的摄影者不珍惜我们所生存的时代,不珍惜我们的国家。我们不反对快乐摄影,不反对你拍风光,拍小花,拍金鱼,但前提是,不要破坏自然,不要叨扰百姓。
  关键句4:99%的影赛垃圾,农民也被污染了吗?
  我做过很多摄影比赛的评委。国展、金像奖、金镜头。去年国展,同为评委的黑明说,我们一定要好好评奖,因为每年国展金奖、银奖都是下一年的标杆。我们非常想把好东西评出来,但是每次评奖,包括去年18万张照片参选的国展,我们都要拨开99%的垃圾。
  两三个月以前,我参加农民摄影大赛评选。从身份上看,他们全部都是农民,评委也有农业专家,影像专家。但是那些照片基本上和一般的影赛一模一样。农民也被污染了吗?我当时心里想。最后选出了3张,让我写点评,我绝对在其他杂志上见过这三张照片,而且绝对一模一样!后来去查了,照片果真是一模一样的。怎么回事?他们确实是农民,只是跟着一群城里来的人一起去拍照。我不知道这是真话还是假话。
 关键句5:为什么选择这40多位摄影师?因为他们独立行走、独立思考、发出独立的声音。
  在我新出版的《他们为什么要摄影》中,我选了40多位摄影师的访谈。有人问我,为什么要选择他们。这些摄影师很多是我20多年来的朋友,有些是我一进来就认识,有些是后来认识的,我觉得他们值得我去写。因为他们独立行走、独立思考、发出独立的声音。而在我们两三亿拿相机的摄影师当中,大部分都不独立。因为摄影家过多地介入,这些所谓的民俗变得庸俗化。比如说元阳梯田。我是在去年去的元阳,上面站着起码有1000多人。去年上海一个老师被挤下悬崖而丧命。我不是说不能拍,但是有几个人去拍当地老百姓的生活,元阳梯田的形成,元阳梯田更深层次的东西挖掘出来。我们希望每个摄影者能发出声音。你可以拍你所熟知的生活,拍你方圆50米范围的生活。为了避免自说自话,对每个摄影师,我都请学者来给他们定位。这当中有人类学家、历史学家、美学家、文学家。
  关键句6:功夫下在哪?一个小专题,三年、三个冬天、采访二三百人。
  记得很多年前,我在新华社做对外图片编辑的时候要准备一份稿子,是图片和文字组成的形式来讲述。我和一个老记者一起合作,拍东北大兴安岭那边零下40度的人们的生存状况。我负责这个专题的编辑,相当于导演,策展人。但那次我没时间写这个稿子。我对老摄影家说,你就把每天看到的写下来。比如说,天很黑,黑到什么程度,是伸手不见五指,还是天上可以看到星星。雪很深,深到脚脖子,还是深到脚腕。男人提着饭盒乘上火车,饭盒里到底有什么东西?男人出发了,女人在炕上唠嗑,唠嗑聊些什么?老记者回来后给我记了一本很厚笔记,就是一个纪实文学作品。
  今天,很多人问我,怎么样通过几十张照片来讲述一个故事。记得给伽马图片社提供稿件的时候,是几百张照片,上万个文字。记录的是五台山上的尼种学院。我和两个记者在那住了3天,每天早上3点起床,听她们做佛事,采访她们。两个摄影师不停地在拍。但是即便是这样,和西方摄影者相比,我们下的功夫太少了。
  美国国家地理,二三十页码的图片故事,三个人参加,一个在编辑部,一个记者,一个摄影者。在出发以前,他们需要读四五十本书,才去采访。当时那个稿子是《俄罗斯的冬天》,我问他们:这个专题需要拍多久?他们告诉我,三年,三个冬天,要采访的有二三百人。这是他们在一个小专题上的功夫,而我们,很多人有功夫,但不知道该怎么下。
  新华典藏:那些杰出摄影者为我们留下了什么?

  关键句7:郑震树:我们以前拍的东西全是垃圾。在那段日子,我们有效的时间不足三分之一。
  我一直在做《新华典藏》以及“口述新华”的工作。新华社从成立以来,从来没有停止发稿。中国发生的每一个事件都有新华社记者的详细记载。前段时间,我做完了老摄影记者郑震树的访谈,他说了两句话让我印象深刻。我们以前拍的东西全是垃圾。在那段日子,我们有效的时间不足三分之一。知名华裔摄影记者刘香成曾说:中国在过去20年时间,发生了30次政治运动。如果不是这只有三分之一的有效时间,我们的摄影记者早就走向世界了。
  关键句8:关注身边那些有价值的宝贝吧!
  我们上一代的摄影家,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给中国留下了那些艺术界的国宝、文学界的国宝、科学界的国宝。现在这么宽松的换件,这么好的条件,我很少听到,有人拍他所身边的宝贝。或是身怀绝技,或是对本地经济、文化做出杰出贡献的人。为他们留影。去年我在一个小县城里,看到一个人在那深挖,拍了非常棒的历史学家,非常专业的一些学者,真棒!把他们的故事讲出来,语言非常朴素平实。还有那些中国独有的生产生活方式,现在已经找不到了。即使找到了,画面上的人物、表情也和当时不一样。
  关键句9:摆不是问题,他们摆出了当时社会的虚假。
  我觉得我们这个时代,摆拍和抓拍不是争论的问题,他们非常棒,摆出了当时社会的虚假,当时的社会就是这样的。每家每户贴满了标语。
  关键句10:35mm以下镜头,70mm以上的镜头,全部锁到保险柜。
  职业摄影师不需要过度的表现影像。在这些新华社摄影师的照片中,没有一张是异性的照片,所谓的视觉冲击力,这是一个非常坏的词。1987年,世界摄影周来中国举行,那些著名的摄影师、图片编辑,比如罗伯特、普雷基告诉中国摄影师:35mm以下镜头,70mm以上的镜头,全部锁到保险柜里,不要拿出来。但是我们现在还是有那么多摄影师在用超广角、鱼眼。我们做新华典藏的所有照片都要还原,不作任何剪裁。毛**牙齿是黑的,我们绝对不修。后来发现,有些照片,裁掉的东西太多了,拍摄者都惊讶。

赤壁热线微信公众号
沙发
发表于 2012-9-9 08:15 | 只看该作者
起个早占沙发坐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2-9-9 11:35 | 只看该作者
小小的爱好者,随心而拍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2-10-7 22:19 | 只看该作者
感悟很深,说的很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2-10-7 22:25 | 只看该作者
您老啥时候也能获得普利策奖为国争光呀~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2-10-10 18:04 来自0715圈 | 只看该作者
好文章!收藏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广告业务|版主守则|免责声明|无图版|手机版|小黑屋|删帖指引|赤壁热线 ( 鄂ICP备11015190号 )

GMT+8, 2025-1-4 12:51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