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俟我于城隅 于 2015-10-29 15:45 编辑
007号 周璇《天涯歌女》 1937年发行
这首歌曲最先出自电影《马路天使》,这部电影经典之处,不仅不在于故事的本身,也在于它给人们留下了经典传唱的歌曲,除了这首《天涯歌女》处,还有周璇的《四季歌》。每每听之,都会给人一些遐想,想像那个年代的各种情景:相爱的男女,小妹卖唱,郎伴奏,生活艰苦,但是他们是一条心,那时的爱情简单,纯真,俭朴,但是贫贱的生活,使得他们窘迫不堪。也正如歌中所唱道:患难之交恩爱深,咱俩是一条心!朴素的情,朴素的爱。
三十年代的声音记忆必须从《天涯歌女》开始,这已是不成文的规矩。《天涯歌女》是每一个不熟悉三十年代的中国人都最熟悉不过的三十年代歌曲,在许多人心目中它是三十年代流行音乐仅有的一点直观印象。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是依附《马路天使》在中国电影史上的特殊地位而流传至今的。
《马路天使》是极少几部在49年以后曾多次复映的三、四十年代影片之一,这是周璇的特殊地位和她的其它歌曲状况所决定的。与大家的想象不同,在周璇演唱的歌曲中,更多都是十里洋场的纸醉金迷、香风软语,哪能与被旧社会残害,最终英年早逝的人民艺术家的形象相附?因此周璇这首成名曲就几乎成了后世用来宣传她的唯一资料。多年之后“楚楚可怜的天涯歌女形象”已“深入人心”到“一提起周璇的名字,就教人想起一把眼泪一把鼻涕唱着‘天涯呀,海角’的小女孩”。而这支流行了八十年,还要继续流行下去的歌曲,其实在它诞生以前就已经开始流行了。
事实上,《天涯歌女》和片中另一支同样流传至今的名曲《四季歌》是导演袁牧之找来两支当时流行的苏州民间小调要田汉重新填词,贺绿汀改编而成的。袁牧之选用民间小调是从影片中的小红以一个在茶楼酒肆卖唱的歌女的身份为出发的。但同时这也向我们证明了中国的流行音乐脱胎于民间小调,并从中不断吸取营养而逐步成熟起来的,这必然发展道路的事实。贺绿汀在接受改编任务后,他把各唱片公司灌制的两首民谣的唱片收集起来反复聆听,反复比较,将各个民间歌手的优点集中起来,在旋律上进行艺术加工,最终使其完整起来。这两首民谣中《四季歌》的前身叫《哭七七》。《天涯歌女》改编自一首名叫《知心客》的小调。今天我们虽然没有找到关于这首小调内 容的资料,但从它的歌名我们不难想象这是一支反映妓女与嫖客之间关系的格调不会很高的歌曲,但就在这正人君子不屑于闻的旋律中诞生了二十世纪中国人最喜欢的歌声。
《天涯歌女》的翻唱版本多不胜数是大家都知道的,邓丽君、徐小凤、凤飞飞、陈松龄、奚秀兰、潘秀琼、黄晓君等的版本大家耳熟能详,莫文蔚的粤语版(唐书琛重新填词《西游记之大圣娶亲》插曲《未了情》)别具一格。大陆的歌唱家李谷一、朱逢博、彭丽媛等也曾先后翻唱过这首歌曲。
附歌词
天涯歌女
天涯呀,海角觅呀觅知音。 小妹妹唱歌郎奏琴,
郎呀,咱们俩是一条心, 哎呀哎呀,郎呀咱们俩是一条心。
家山呀,北望泪呀泪沾襟。 小妹妹想郎直到今,
郎呀患难之交恩爱深, 哎呀哎呀,郎呀患难之交恩爱深。
人生呀,谁不惜呀惜青春。 小妹妹似线郎似针,
郎呀,穿在一起不离分, 哎呀哎呀,郎呀穿在一起不离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