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7790|回复: 7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教育资讯] 自传,我的教研科研的人生(教研科研----我求索的人生历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6 15: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祖国啊,我要燃烧
叶文福
当我还是一株青松的幼苗,
大地就赋予我高尚的情操!
我立志作栋梁,献身于人类,
一枝一叶,全不畏雪剑冰刀!
不幸,我是植根在深深的峡谷,
长啊,长啊,却怎么也高不过峰头的小草。
……
“祖国啊,祖国啊,我要燃烧!”
地壳是多么的厚啊,希望是何等的缥缈!
我渴望:渴望面前闪出一千条向阳坑道!
我要出去,投身于熔炉,化作熊熊烈火:
“祖国啊,祖国啊,我要燃烧——”
      大学毕业以来,在从事教学工作之余,积极开展快速记忆、创新教育、教材教法等课题研究。
      先后在中等数学专业期刊上发表数学教科研论文三十篇,在三家国内著名的出版社出版学术专著三部。其论文多次荣获国家、省、市优秀教研论文一等奖,专著获国家级二等奖。
      特别是辅导学生参加全国及省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成果喜人,多次获全国及省市创新成果类一等奖。
      其著作和论文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有的作为教材使用,有的被书刊转载或引用。鉴于他在教育科研上取得的成绩,名字与事迹收进《中国数学教育名人辞典》、《赤壁当代人物志》、《赤壁年鉴》(1999--2002)。并先后被授予为“赤壁市优秀科技工作者”、“湖北省教育学会2000--2003年教育科研先进工作者”、“湖北省首届省级骨干教师”、"赤壁市优秀科技辅导员'"咸宁市优秀科技教师""湖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科技教师"等荣誉称号。
      赤壁报、南鄂晚报、咸宁日报、中国教育报、温州日报、赤壁电视台新闻频道等多家媒体进行了宣传报道。
       回顾我的人生历程,与教研为伍, 同科研为伴,活得单纯,活得简单。
      从上学时起,特别是读大学期间,惊叹古今中外著名科学家深邃的思想、绝妙的学术构思、精美绝伦的定理、公式的发现。我神往科学真理,并自问:要是我也能写出如此鬼斧神工的杰作,该是多么幸福自豪。
      忘不了第一次收到华东师大“数学教学”寄来的论文录取通知书时的激动,更忘不了第一次收到武大出版社寄来的书稿三审通过信件时的彻夜兴奋。
      当走上获奖舞台接受教育部领导颁发的全国中小学教师优秀科研论著二等奖证书,当听闻我辅导学生获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创新成果“数学类”一等奖的消息,感觉大半生的艰辛,在学术道路上的苦苦探索,都是有价值的,没有辜负人生理想。
      我感觉,自已沉淀下来写的论文如阳光雨露能滋润自已,因为是自已心血凝成的智慧的花朵,闪耀着灵性之光,里面所展现的让自己都赞叹不已的奇风异景会让自己心旷神怡、神清气爽,使自已信心百倍。当阅读曾经的作品,不敢相信那一篇篇令人拍案叫绝的作品出自个人手笔,由内而外激发的自豪感总不激荡心灵神采焕发呢?我相信,真正坐冷板凳潜心研究写作的人的心灵是一个美的百花园,看似孤芳自赏,实则花草百香沁润心灵。
       一篇走心的经过灵魂洗礼的论文,如同一首旋律优美的情歌令人如醉如痴、一幅诗情画意的山水画令人心旷神怡、一首婉约的唐诗宋词让人回味无穷。
       这必须是自我独立的创作,是你心底流淌出来的灵魂之音,抄袭粘贴是永远没有这种感受的。
      我的知音在那里,在天边:永不相见的编辑,从不谋面的评委。一切以文章说话,文章觅知音。我相信,真正美好的东西一定引起人的共鸣。投稿接受挑选、接受竞争是检验文章质量与价值的最佳方式。我不喜欢关系稿,只希望在两不相见中,以美的感觉寻觅灵魂相通的那个人,他们的赏识才是对我智慧花朵最好的评价。
      静下来不停地思索,真切感受到科学之美,让人有超凡脱俗进入仙界的感觉,陶醉在思想火花的碰撞中,感叹人的大脑能出神入化、创造神奇。
      现在,每当我翻阅过去写过的文章书稿,不敢相信,其中闪耀思维火化的作品,充满理性光辉的观点,竟出自我的手笔,要知道,如今的我,已写不出那时的“妙”了,但其中流淌的思维的美感,让我陶醉,令我孤芳自赏,安慰我艰辛的人生历程。
一、数学研究之路
(一)论文发表或获奖
      1.直线方程的法向量形式及应用
      1979-1982年,我在武汉师范学院咸宁分院数学专业学习,大概是八零年下半年,我对直线方程的多种表达形式进行了思考,经过研究,给出了直线方程的一种新的表达形式(好像是直线方程的法向量形式),从而给出直线方程新的应用方法,很遗憾本文投稿本校学报没有发表,这篇文章现已遗失。
      2.“物理重心法”解证几何题的数学背景及应用研究(华南师范大学,中学数学研究,2018.11
      在高中读书时,我最感兴趣的学科是物理,有次因参加蒲圻县物理竞赛取得较好引绩,代表学校及蒲圻县去咸宁地区参加省物理竞赛,这是我第一次走出蒲圻来到咸宁地区,好像这次竞赛若取得好名次可直接进大学学习,但在高手如云的竞争中,没有取得更好的名次,要知道,那时手头没有一本有关物理的书籍自学钻研,纯粹上课听物理老师讲课,纵有全部热情也无济于事。
      因在高中读书时对物理是“情真意切”,以至读大学时仍“念念不忘  ,经常在图书馆借阅有关物理方面的书籍。有次在目录检索中发现一本著名数学家、国家自然科学最高奖获得者吴文俊教授写的小册子《力学在几何中的一些应用》(1962年出版),因出现“力学”二字,吸引我借阅此书学习,本书的奇特观点方法深深地打动了我,让我产生探索研究的欲望。华罗庚先生评价本书是一部可抵十篇博士论文的数学科普小品文,要知道本书只有不到三十个页码,但其思想光辉闪耀在数学教育的天空,许许多多的数学教师写过这方面的论文,我也是其中之一。开智启慧之作,功德无量,深深怀念仙逝不久的数学大师吴文俊先生。
       用物理方法发现数学定理,用物理方法解答数学问题,让我在拍案叫绝之余感到震惊,感到好奇,更多感到不解:物理与数学分属与不同的理论体系,怎么内部如此和谐统一?
       因此,在大学读书期间一直思考其中的奥秘,后来在空间解析几何的学习中,看到了物理重心的向量表达形式,于是,我从重心概念出发结合物理解法暗含的数学事实,研究对应的数学理论,终于建立了与物理方法相对应的数学理论体系,从而找到物理解法的数学背景,认识到这物理解法背后潜伏着的数学规律。
      所谓物理方法,原是披着物理外衣的数学方法,这种与物理解法相适应的数学理论终于被我发现了,于是,我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写成论文的形式。
      后看了王屏山(教育家,华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广东省副省长),傅学顺(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关筆直弟子)合写的专著:数学思维能力训练[M].广东人民出版社,1985年出版,二位先生认为:物理模拟方法可以发现几何性质,其正确性最后需要通过几何证明来确定,这观点无疑是正确的。但我将物理重心抽象为数学重心并建立重心理论后,认为物理模拟转化为数学模拟后,其模拟发现几何性质的过程也是几何证明过程,无需另行给出证明方法进行证明了。
      本论文的创新点:
1.揭示了几何题物理重心解法的数学背景,暴露了物理解法的数学真相。
2.建立了与物理重心法相对应的数学重心法的数学理论体系,解救了大量的已发表的利用杠杆原理及重心法证题的相关论文,解决了物理解法的科学性问题
3.从物理重心法抽象为数学重心法,拓广了应用范围,使吴王方法从质量为非负实数一般化为实数,从而使数学结论具有一般性。
4从物理模拟到数学抽象,使定性模拟上升到理论证明,达到科学升华的境界。
      吴指吴文俊,著名数学家,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王指王屏山,数学家,华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广东省副省长。
      但本论文一直放在抽屉里没有发表,一是担心泄密,二是不知投什么刊物合适,但论文给我带来的成功的喜悦,一直温暖着我,让我感受到研究的乐趣,论文揭示的物理解法背后的数学规律,总不让人激动兴奋呢!
      这是一篇最让我牵肠挂肚的论文,在大学读书期间(1981左右),我就对本文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思考,大概1983年完成了本文初稿创作,悠悠三十六年,如同聪明伶俐、漂亮可爱的女儿,待字闺中,尚未花落谁家,几次不成功的相亲,更让我心急如焚
       2018.10.17凌晨两点收到华南师范大学数学系中学数学研究编辑部发来的长篇论文(四千,七个页码物理重心法解证几何题的数学背景及应用研究的录用通知邮件,激动万分,尽管发表文章、出版专著于我已是老生常谈,为什么这篇文章仍令我兴奋激动?须知啊!它所具有的思想光辉及原创性的理论价值,曲折的发表之路,所有的一切,都让我难掩心中激动,它既是我青春的回忆,也是我年老之时焕发生机的扛鼎力作,无论怎么赞美都不为过。文章的理论份量学术价值及对解题的指导意义都让我无比自豪,给了我人生研究之路极大的安慰。一朵最美丽耀眼的鲜花终于绽放了,尽管它给不了我现实中的任何利益,但带给我的精神快乐将永久回荡在灵魂深处。
      这篇写了几十年的文章,寄予我太多的期望,回想此文,昨日历历在目,青春热血仿佛正在胸膛,怎么就要退休了,昨夜我不正坐在大学图书馆手捧力学在几何中的一些应用认真品读吗?时光一去不返,唯有作品让我青春激荡,忘记快近花甲之年。
      本文的发表,让沉压箱底的一篇反映我研究功力的论文终见天日,本文是我研究的起点,又是我研究的顶峰,或许是我研究的终曲,为我的研究之路,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3. 线性方程组公式解的矩阵形式及应用研究
4. 线性方程组一般解的新求法(《咸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理科版,2002年第6
       八二年师专毕业后我分到条件艰苦的洪山中学任教,毕业后的第一年,我开始学习陈林编写的英语教材,每天早晨听他主持的英语学习广播讲座,但收效甚微,英语单词是阻碍我进一步学习的拦路虎,单词难记给我留下了最深的印象,这也是我日后研究英语单词速记法的内在原因。八三年我调入赤壁镇中学教书,不甘平庸的我,重拾大学数材,自感师专读书时高等代数是我学得最好的一门学科,于是选择高等代数作为我学习研究的重点,我广泛搜集国内各大学的教材,主要是北京师范大学张禾瑞主编的“高等代数”,武汉大学出版的“线性代数”,吉林大学谢邦杰主编的“线性代数”与“抽象代数”,我对比学习比较不同教材的编排体系及研究方法,然后产生一个大胆的想法,能否自创一新的研究方法全面改写高等代数教材,从八三年到八五年三年的时间,全身心投入到高等代数教材的编写中,在编写过程中,时时有新认识或新发现。
       如对线性方程的公式解的形式问题,我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有一次在数学通报第8期上看到北京师范大学张益敏教授发表的论文“线性方程组的同解变换与初等变换”一文,我就尝试用公式解的矩阵形式证明论文中的一核心定理,结果大功告成,据此写成“线性方程组的公式解的矩阵形式及应用研究”一文,并投稿一大学学报,结果石沉大海,如今原稿也遗失,遗憾不已。
       但我对线性方程组一般解的研究仍在进行,一般求线性方程组的一般解只许行初等变换,至于列初等变换仅限于交换两列,至于能否单用列初等变换或同时施行行列初等变换(列初等变换不限于交换两列)求线性方程组的一般解,未见说明。但从我的研究中发现求一般解可同时实施行列初等变换,且列初等变换不限于交换两列,给出了统一的整齐划一的“求线性方程组一般解的新方法”,本文写于八五年底,2002年投稿于咸宁师专学报,终被发表。本文发表后,其方法多次被大学老师下载及引用。
       因为对高等代数进行了深入学习与研究,八七年参加湖北大学数学系专升本考成人入学考试,我的高等代数考了97分,只错一个选择题,那年数学系专升本插班考试,赤壁市只我一人被录取,这得益于我参加工作后重拾大学教材学习的结果。
       5.“引伸探索联想发现──研究性学习示例(八千字)(1987年获咸宁市教研室颁发的论文二等奖证书;2002年获第十一届全国数学教研年会论文二等奖,发表在上海师范大学数理信息学院主办 的《上海中学数学》2002年第4期上)
       因平台太低无法继续开展大学数学的学习研究,八六年我转入中学数学的研究工作,八六年暑假借柳山中学欧可新老师的宿舍,埋头于中学数学的学习与研究,广泛阅读国内出版的各家中学数学杂志,从中了解国内中学数学发表的文章类型及写作研究方法,进而尝试对中学数学前沿问题的探索思考,写出了一批有关中学数学的论文,其中“引伸探索  联想发现”是我第一篇参与蒲圻县及咸宁市教研室评比的论文,结果获咸宁市教研室优秀论文二等奖,十五年后的20021月,我将本文修改后投稿于《上海中学数学》,结果本文作为《教学论坛》的开篇之作,头版头条刊登在杂志的首页上,同时获第十一届全国数学教研年会论文二等奖。
      本文通过对“三角形内角平分线性质定理”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引伸、联想,发现了一批具有广泛应用价值的新的几何定理。为高中阶段怎样开展研究性学习,提供了典型性、指导性、示范性的案例。
      6.“非方程类型问题的方程解法”──《数学教学》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主办  1987.1  
      本文是较早研究非方程类型问题方程解法的论文,其中所述的观点与方法,现已被人们大量借鉴及引用,并已成为一种数学思想“方程思想”,本文就是此思想的萌芽。
      1988年第11期数学通报发表一篇文章“构造辅助方程的几种常用方法”,此文百分之七十是抄录我的这篇文章,该作者现在是中学数学研究员,湖北省特级教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新世纪高级人才”,第六届全国苏步青数学教育奖一等奖获得者,国家课程新世纪教材指导委员会委员,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黄冈市特级教师评审委员会委员;再后来又发现另一作者将后文百分之百抄袭发表于苏州大学的中学数学月刊2001年第5期上。
      7.“角平分线性质定理的推广及应用”(《初中生语数外》湖北教学研究室主办1988.8
      “引伸探索  联想发现”在咸宁市获奖后,我选择此文发现的一系列结论中的一个结论,
探讨其应用,然后投稿于湖北教学研究室主办的《初中生语数外》上,结果刊登在1988年第8期上,这个结论貌不惊人毫不起眼,但一旦应用于几何问题的解答中,则显示出巨大的威力,许多几何问题由此获得简洁巧妙的解法。预见其价值,这要有数学的洞察力,只有深入研究数学的人才具有这种敏锐的洞察力。
      值得指出的是,我88年在邮局订购一本浙江师范大学主办的“中数教研”1986年合订本,竟在杂志上发现有人先于我发现了角平分线性质定理的推广,不约而同各自独立的发现,真是太巧了,此作者现在是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有名的中数教育专家。
      8.“由求和公式引出的两个定理及应用”──《中学数学》湖北大学数学系办 1988.7
     本文运用解析几何的观点,分析等差、等比数列求和公式的几何意义,找到了应用求和
公式的新方法,本文方法已被全国各地许多高中教师所采用,用于解题方法的教学中。
      9.圆面积的公式──数学再发现教学设计案例”(近九千字)(1988年获咸宁市教研室颁发的论文三等奖证书;2000年入选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审定的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专业课教材《初中数学典型课示例》(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
       本文通过圆面积公式再发现的教学设计,生动具体说明了数学发现的一般思维过程及如何设计再发现教学程序引导学生进行探索性思维活动。切入点的典型性,设计过程的自然真实性,将数学家探索发现数学定理的思维过程,刻画得入木三分引人入胜,可让学生从中领悟到探索发现的思维方法,切实提高学生的探索发现能力。正因本文选题典型,设计流畅,带给学生思维的震撼,本文才得以入选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审定的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专业课教材《初中数学典型课示例》(2000年,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
       该教材由中国教育学会中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陈宏伯主编;据介绍“该教材系我国教师继续教育必修课教材,是教育部的主抓项目,所列典型课教案反映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最高水平,将成为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经典之作”。
      根据本文设计的教学程序讲授的《圆面积的公式》课堂教学实录光盘,作为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配套录像教材,经河南省电教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已被河南教育音像出版社制成教学光盘,面向全国推广、发行。
      本文初稿曾获1988年获咸宁市教研室颁发的论文三等奖证书。但本文闪耀的思想光辉让我重新修改加工,终于历经十三个年头,在更高的平台,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10.论文《重视模型教学,发挥模型的解题功能》1998年赤壁市论文一等奖
    11.论文《数学全景式教学法》获2000年咸宁市一等奖
    12.论文《全方位开放,多角度创新》2002年湖北省中学数学论文一等奖
       本文主要说明如何以课本原题为本,通过题图的全方位开放、多角度演变,全真模拟数学发现的思维过程,从学生思维的变通性、求异性、发散性、创造性的展示中,学生不仅亲自获得了新知,而且通过科学研究思路的模拟,进一步熟悉了创新过程与规律,领悟了数学发现的心智历程,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使创新意识刻入骨髓,溶入血液,铸入灵魂。
     13.论文《圆性质的预测及教学价值》获第十二届全国数学教研年会论文一等奖(2004)
      本文在全方位多角度深入研究圆的结构特点及其所有性质的基础上,站在理论的源头,整体把握圆的理论大厦。首次提出了若干无人论及的原理(以预测的形式出现),直抓圆的核心精华,它将圆的全部性质定理有机地串联起来,让人们对圆的性质产生全新的认识,获得新的学习探索研究教学的新途径,其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已在教学实践中得到了充分的验证和肯定。从某种意文上讲,运用本文提出的圆性质的预测于几何教学中,将开辟几何教学的崭新天地,带来几何教学方法的深刻变革。这次,湖北获一等奖人数共四人,许多省获一等奖人数是零。
    14.判别式的隐性形式的应用”──《中小学数学》中国教育学会主办2000.11
    15.嫌贫爱富找思路”──《新求知报》天津市教育局主办 2001.5
    16.灵感与解题”──《新求知报》 2001.10
    17.可统一解决三角形内分割线段比问题的几何定理”──《中学数学杂志》曲阜师范大学数学系主办 2002.2
      该文通过对三角形内分割线段比问题的全面研究,探索出一个具有广泛概括性的几何定理,使三角形内有关分割线段比的问题 ,获将简洁、统一的解法,从而能大大提高解题效率。
      18.“三角形顶边连线──一个辅助三角形的应用”──《中学数学》湖北大学数学系主办 2002.8
       该文通过对三角形顶边连线的一般化研究,发现了一系列内涵丰富的几何定理,其精巧
的结构,美妙的性质,巧妙的研究方法,令人赏心悦目,叹为观止。
      19. 抛物线内接平底三角形问题──《数学报》山西师范大学数学系主办  2002106日。
      20.“一元二次方程专题复习”──《数学报》寒假复习专号
      21.利用绝对值的几何意义解题”──《中小学数学》(学生版)中国教育学会主办 2002年第10期。
       22.定被截三角形,作最佳平行线”──《数学教学通讯》西南师范大学主办2003年第14期(学生版)
       23.一个内涵丰富的几何定理的应用程序”──《中学数学研究》华南师范大学数学系主办,2003年第5
      24.二次函数双根式顶点化的探索与研究”(新课程(下)201707期)
      本文通过研究二次函数双根式与顶点式的相互转化过程,推出了一种用双根表示抛物线顶点坐标的新的解析式——根顶式,从而实现了双根式与顶点式的统—,为解决二次函数的有关问题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考方法。
      25.“关于点是否是轴对称图形问题的研究及探究性思考中小学数学(初中版)2018.6中国教育学会   
       感谢“赤壁初中数学教师群”,因为群内对一位教师提出的问题的讨论,唤醒了沉默多年的我的研究激情。正因为群内的观点争鸣,才知自己没有被人真正的了解,想到自己一生不停地埋头苦思深研,竟不被人真正懂己,必须重新出山,再震擂鼓,让人们看看真实的我究竟如何?我将自己在群内讨论的观点,进行全面加工整理,写成五千字的论文“关于点是否是轴对称图形问题的研究及探究性思考”,经过投稿,发表在中国教育学会主办的《中小学数学》2018年第6期。
       全面参看本文,可以了解作者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可以看到作者是怎样从提出的问题中经过层层分析、自我设问、寻找线索、探寻方案、产生灵感、全面兼顾、回归课本的。思路的环环相扣、抽丝剥茧、峰回路转、引人入胜。
       将读者或编者引入你的思维流程产生共鸣,是需要深思熟虑下一番功夫的。当一篇文章的思维过程有一气呵成的流畅感时,带给思维酣畅淋漓的快感,是一种快乐的智力的享受。人性相通,这样写出的文章一定会因美的感觉而与他人产生思想的共震。
      中小学数学杂志主编、首都师范大学教授方运加先生专门就本文写了千字的编者按:读经典,知根底,醍醐灌顶,受益匪浅。 可见,做一个有学问的教师是多么重要。
      26.论著让圆形美的光辉闪耀在圆的教学始终----圆的对称性全景式教学观6万字)
                                      
     让圆形美的光辉闪耀在圆的教学始终----圆的对称性全景式教学观
一.圆的对称性的极致性
  ()圆的轴对称性
  ()圆的旋转不变性
二.圆的对称性的轮换性
三.圆的对称性的等价性
四.圆的对称性的全息性
五.圆的对称性的不变性
六.圆的对称性的统一性
   (一)圆的内容的统一性
   (二)圆的形式的统一性
   (三)圆的方法的统一性
附录
一.本文的启示
二.对现行初中教材有关圆的内容增删的反思
      本论著从微观与宏观的角度全方位揭示圆的对称性特征,挖掘圆形美的内涵,最大化还原圆的两大对称性的每一处场景和细节,首次提出并验证了圆的对称性的轮换性、等价性、全息性、不变性和统一性。多角度的分析研究,揭示圆的对称性的统一性,美妙绝伦的圆显示其无与伦比的美育价值、思维价值及教育价值。最后,根据本文的观点,就初中几何教材编写与改革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了若干参考性的意见与建议。
      从某种意文上讲,运用本文提出的圆性质的预测于几何教学中,将开辟几何教学的崭新天地,带来几何教学方法的深刻变革。
      可以说本文研究的深度、广度,无论从理论的基础性、原创性还是科学性、实用性,都达到了圆的性质研究的“制高点” ,是中学数学关于圆的教学价值的“巅峰” 之作   
      曾经有一年的时间(二十年前),作者沉醉在圆形美的探索研究中,总觉得圆形美,美不胜收,一定有无穷的奥秘等待我们去思考、去研究。每天想着圆、念着圆,浮现圆的倩影,品着圆的美味。反复问、反复想,圆还有什么美的特征没有被发现呢?随身一个本子,吃饭、走路、开会甚至睡梦中,思考着圆形美,一有灵感就迅速记下,后集中整理,突然顿悟,写出了万字左右的长篇论文“圆性质的预测及教学价值”,并获获第十二届全国数学教研年会论文一等奖(2004)
      去年,一事所触,回想自己几十年的教研、科研历程,百感交集。其中,长期埋藏在心底、温暖心灵,让我引以自豪的作品,在脑海中篇篇呈现。其中,“圆性质的预测及教学价值”一文,眼前一闪,勾起我久违的爱恋,曾经魂牵梦绕的圆,待字闺中,尽管万般宠爱,却还未花落人家,总不让人牵挂呢!(获奖只是对论文质量的肯定,只有发表才是论文的社会价值的体现)于是,我再度全面审视本文,再创造、再加工,一万字变为近六万字,以新的方法重新写就六万字的论著:“让圆形美的光辉闪耀在圆的教学始终----圆的对称性全景式教学观”
       临近退休,心如止水,夜深人静,掩卷沉思,回想一生奋斗历程与现实处境,完全不是我青春热血时的理想梦境。不屈的我,何以自慰,告慰心灵。突然觉得就这么静等退休默默无闻的消失,一生不屈不挠、奋斗不息的意义何在?谦虚的美德就是沉默吗?特别是作出一定成 绩本应受人尊重因不明真相的谣传的情况下,必须真实地说出曾经的自己所做的工作,让人们认识了解。否则,是对自己一生奋斗理想的不负责,是对自己忘我奋斗精神的犯罪。
       退休之际,应像一道闪电划破天空发出灿烂的光芒。重拾十多年已没握起的拙笔,满怀豪情,在创造力最衰弱的时候,调动毕生功力,重新唤发生命的斗志,不屈于失意的人生。
       介绍过去的成绩已不重要,毕其功于一役,写出鬼斧神工之作,喷发最耀眼光辉才更有意义。写一部最能反映研究能力的作品,并不是从高精尖上入手,而是以最普通的中学课本为研究对象更显功力。在亿万人耕熟耙透的地里寻找闪光的金子是最困难的,没有超乎寻常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与创新能力是无法发现的。
       因此,抛开过去所有的论文专著,这最后电闪雷鸣的一击,足以让所有的猜疑粉碎无形。
       几何,从两千年前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创建时起,亿万人都经历过欧氏几何的洗礼,作为永恒的经典,它已成为训练人们逻辑思维能力的不二之选,是一门最具有常识性学习人数最多的科学知识。
       圆在几何中处于承前启后、综合统一的位置,因此,选择圆作为研究对象,最有挑战性。因此,从2017年秋季开始至2018年春季,我全身心投入到圆的性质的研究中,写就了六万余字的论著“让圆形美的光辉闪耀在圆的教学始终----圆的对称性全景式教学观”
      本论著就是我研究中学数学教学反映我研究能力的“扛鼎”之作,其中,提出了一系列原创性的观点,获得了一系列新的发现,对此论著的学术价值,我充满信心。
      现正将此论著打印成若干小册子,发给一线教师或教研员审读,并提出如下问题让老师们写读后感:
1.阅读本文后有什么感受,是否有耳目一新的感觉,是否有引起共鸣的观点与方法。
2.你是否赞成文中的观点,对每一条目下的预测及教学价值有什么看法。是否有创新性、新
   颖性的感觉。
3.文中的观点是否对几何教学及教材改革有指导意义。
4.按文中观点实施教学及教材改革,是否有积极的深远的意义。
5.你阅读本文后最深的感受是什么?其中,哪一种观点、哪一个方法、哪一条预测让你深有
   感触。
6.你对文中哪一种观点有异议或感觉不正确的地方。
7.文章还有那些没有讲透需要改进的地方。
      论著长达六万字,出版不现实,在刊物发表更不现实,一般刊物发表数学教研论文,字数是有严格限制的,一般控制在5000字左右, 为了更好地展示自己的原创性研究成果,发挥其创新思想的社会价值,特将论著的前半部分(两万字),按其内容的独立单元分别写成四篇论文。
       原希望有一家刊物以专栏形式分期发表,但这必须是有名望的权威性专家才有可能。我只能分散向国内若干师范大学主办的专业数学刊物投稿,碰到学术知音的赏识才能择一发表。
      现在只是阶段性结果,希望与期盼,等待的意义,更让人神往,因为真正美好的东西,一定会灿烂发光。
      值得高兴的是,独立成篇的四篇论文,经各刊物的一审、二审及终审,全部获得通过,将于2018年下半年陆续发表。
       27.“圆的割线性质与切线性质相互演变规律的研究”,发表在曲阜师范大学数学系主
办的《中学数学杂志》2018年第8期。
      本文采用运动的方法,平移圆的割线至切线这一极端位置,发现了割线与切线的关系是一般与特殊关系,并从平移过程中找到了相关几何元素之间的相互替换关系,从而通过替换实现了割线与切线性质的统一。用运动观点去研究圆的性质,不仅有利于设计教学程序引导学生进行探索性思维活动,而且有利于揭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弄清知识之间的来龙去脉,因此,本文介绍的方法对指导教学及减轻学生学习负担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利用本文给出的替换关系,我们既可由割线性质特殊化发现对应的切线性质,也可由切线性质一般化发现对应的割线性质,这对设计圆的性质的发现式教学程序有重要的指导性作用。上面(注意,弦所在直线是一般的割线,切点弦所在的直线则是特殊的割线即切线),我们利用替换关系由垂径定理及推论发现了切线性质定理及推论,从替换中,我们不但发现了切线性质定理及推论,而且看到了垂径定理与切线性质定理之间的内在联系。
      用极限运动观点去研究圆的性质,不仅有利于设计教学程序引导学生进行探索性思维活动,而且有利于揭示知识之面的内在联系,弄清知识之间的来龙去脉。如此“活化”后的圆的知识框架,更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记忆,达到灵活运用的功效。
      28.“揭示圆的对称性的全息性,挖掘圆的性质的本质特征”,发表在曲阜师范大学数学系主办的《中学数学杂志》2018年第10期。
       圆的性质是根据圆的定义演绎发展的,就中学教材而言,就是根据圆的定义引出圆的轴对称性与旋转不变性,进而演变出圆的所有性质定理。根据圆的两大对称性与圆的定义(对纯粹性而言)的等价关系,笔者发现圆的性质的相互等价关系,从而预测圆的对称性的全息性,使我们对圆的理论核心真正有了升华性的认识。
       圆性质的全息性在于圆性质的背后都有圆定义的影子,圆的所有性质都统一于圆的定义中,是圆的定义在不同情形下的不同表现形式,这是圆的性质相互等价具有全息性的内在原因。
       有了圆性质的全息性认识,我们对圆的整个理论才真正有了升华性的认识,独一无二的对称性造成圆性质特点的全息性。窥一斑而知全豹。至此圆性质的全貌,清澈见底,了然于心,可谓是洞若观火,了如指掌。
      因此,在圆一章的教学中,把圆作为审美对象,由圆的对称形式美揭示圆的内在美的本质属性,唤起学生对圆的喜爱。爱美是人类的天性,我们应抓住青少年学生爱美的心理特征。在圆的教学中充分揭示圆的内在美,使学生不感到圆尽是抽象的证明和机械呆板的图形,而把圆当作审美的对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把圆的教学过程当作审美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把科学意识与审美意识融为一体,达到“知”和“情”的统一。
       29.“圆的对称性的等价性的研究及分类标准的探索”,发表在华南师范大学数学系主办的《中学数学研究》2018年第11期。
       每一位初中毕业的众生都知道,圆的对称性有两类:一类是轴对称性,另一类是旋转不变性,自古至今,天条铁律,谁也不会怀疑。但就是没有人考虑过这两类对称性之间的关系,
       我从圆形美的角度出发,对之进行深入的思考,第一次提出了圆的两大对称性的等价性(至今未见其它人提出这一观点),并通过几何严格证明的方法予以确认。从而指出圆的所有性质定理依据其特点可分属两大对称性,而实质是统一的,统一于圆的定义中。圆的任意一个性质既可以说是反映圆的轴对称性,也可以说是反映圆的旋转不变性,并没有绝对的分界线。
      但广大教师都认为圆的性质划分两大类,尚不知这种划分有相对性,其原因就在于没有认识到两大对称性的等价性。因此,本文追根溯源,找到了划分的标准,对教师从本原上理解圆的性质指导圆的性质的教学是有作用的。
      揭示圆的对称性的等价关系,才能在教学中高屋建瓴、高瞻远瞩,作为教师,应该深入剖析教材、钻研教材,这样才能设计出科学的符合圆的性质的本来面目的教学程序。否则,学生学到的一定是一堆模糊不清的性质零件,也许通过题海战术,学生会解答各类型的几何问题,但这并不能证明教学的成功。
      美的感召,让我茅塞顿开,更让我体会到坐冷板凳的意义,原来如此,不负我心,值!
      到了心如止水的年龄,一支拙笔,已写不出鸟语花香的美景,尽管如此,仍阻止不了这篇论文的发表带给我的无穷的喜悦。发表一篇论文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为什么我竟如此的手舞足蹈呢?要知道,论文千千万,有时一篇论文胜过其它已经发表的几十上百篇论文,论文的价值在于创新,创新是论文的灵魂,当你提出一种观点、一种思想或一个方法,前无古人甚至后无来者时,论文的价值就真正体现出来了。
      30. “圆的性质的轮换不变性研究及对教学的启示”,已通过中国教育学会主办的《中小学数学》一审公示,有望发表在《中小学数学》2018年第12
      平面图形中,轴对称到极致的图形是圆,过圆心的直线绕圆心旋转到任一位置,仍是圆的对称轴;中心对称到极致的的图形是圆,圆绕圆心旋转到任一位置,仍与原来位置的圆重合。根据圆的两类对称性的完美性,我们预测圆的性质具有全方位的轮换对称不变性,进而探讨其在圆的性质教学中的价值与启示。
      设想将预测:“所有关于圆的性质的真命题,其题设与结论之间具有轮换对称不变性(即等量交换不变性)。换句话说,所有关于圆的性质的真命题的逆命题都成立”,看作一个临时的“公理”,这样,对圆一章的有关性质,我们只需给出原命题的证明,其演变出的所有逆命题,就可暂时不经证明直接当作定理去使用。如此处理,学生既掌握了系统全面的知识结构,增加了知识容量,拓宽了解题思路,又不增加课本“厚度”及学习负担,如此“革命性”的设想,笔者认为有探讨研究的必要。
      圆的美育功能是圆的一项重要的教育功能,在数学美育功能上处于独一无二的最佳地位,是美育教材的最佳标本,其美育功能是其它任何几何图形无法比拟的。将圆形美的内涵全方位的揭示出来,完美展示圆的形式美、结构美、性质美及美的启发预测功能,才能让学生陶醉在圆形美的世界里,从内心去欣赏它、感受它,进而无怨无悔的去学习它、应用它。
      学习知识要直达核心抓住精义,要善于寻找美、感受美,产生美的直觉去发现美的光辉,这样的学习才是有趣的充满生机的。
       如果说前一篇文章关于点是否是轴对称图形问题的研究及探究性思考是对一个问题的探讨争鸣用两个月的时间写就,那么后面一系列文章则是历经二十余年反复思考酝酿的琼浆玉液,绵绵悠长,沁人心脾,令人心旷神怡。
      人的创造力最旺盛的年龄是四十岁之前,八十年代,与我一样从事写作的那一批作者,如今大多功成名就,很少再见大作。在接近退休之际,创新能力减弱之时,我突然再现,更多是不屈服于命运,不向命运低头。以最新作品宣告,埋没的我,要重新焕发斗志。
      决不消极,决不沉沦,拯救自己,让人们认识自己的最好方法,是厚积薄发,写出有自己独特思想、别具一格研究方法的经典之作,喷发出鲜艳夺目的光辉。
      发表论文并没有什么了不起,我也不是简单的发表一篇论文来证明什么,要证明,早就已经证明了。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重新拿起笔写出前人没有写过、没有阐述过的有自已创新思想、独特视角并能引起人们共鸣、激荡心灵的作品,证明宝刀未老,这才是意义所在。
       这一系列论文,是我对圆的性质研究的一系列原创性成果,可谓是在古往今来的大师面前, “班门弄斧”、“太师爷上动土”,给人“石破惊天”之感。
      相信每一位数学教师全面阅读拙作,必有耳目一新、妙不可言的感觉,产生强烈的心灵共鸣。
      语不惊人死不休,论文的价值在于创新,经验总结之类常规性的论文,已让我无暇顾及,宁可少发几十上百篇这类泛泛而谈的所谓论文,也要静下心坐着冷板凳专注于更有学术价值的问题的探索研究,哪怕十年一得,在所不惜。
       阅读领悟以上四篇论文,整个圆的教学体系就会鲜活起来,对指导教师具体设计圆的教学程序提供了科学高效的教学方法。
       这四篇论文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自成一体,相信每位读过这四篇文章的教师,对圆性质的相互联系及内在本质产生全新的认识。
      我为自己对圆的性质的深入挖掘所获得的独创性成果而自豪,作为孤独的失败者,我无愧于我的研究。
      几十年的教研科研,我写出了多篇让我都不敢相信的出自我手笔的论文,感动着我,甚至自认为出神入化写成精灵之魂了,它们都是我潜心研究酿出的原汁甘露,是心智升华后的结晶,对此我深感自豪和欣慰。
      建议:赤壁教育界的数学同仁,暂时放下解题的笔,阅读一下本论著,了解一下沉寂在身边的将要离开教育战线的老兵对教材的研究工作,感受教育科研的意义与方法。或许你的收获胜过官方机构外请的高端专家的讲座,须知土与洋内与外是相对的。
      希望在退休将至的年龄,为赤壁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光和热,希望有机会与赤壁市各位数学教师交流讨论,从中感受真正的数学教育研究的真谛。
      感悟: 科研要趁早,科研要静心,要有坐冷板凳的决心与毅力,要有科研的热情与兴趣,要有从科研中获得幸福的感觉。
      科研追求创新,要为自己的奇思妙想而赞叹,要欣赏自己的创新见解并为此而自豪,自我激励自己。
      特别是没有平台展示自己时,更要有阿Q精神胜利法,相信自己有鹤立鸡群的潜力,并为自己新方法、新观点、新思想而欢呼 。
      作为为教师应写几篇自认为可成为经典可启迪人们思想的代表之作,是非常有必要的。对数学教师而言,展示思维美,让人心旷神怡、美不胜收,引起人们的共鸣与欣赏,是很有意义的。
      这些呕心沥血、苦心孤诣的作品常让你惊叹赞美,它们将是你的底气,让你有了傲视群雄的资本,给予你自信的动力。
      一切在于人的信仰,为信仰抛却功利,人人都能成佛成仙。
(二)数学专著出版
      专著《李道生数学教育文集》(十二万字),它汇集了我从事中学数学教学研究三十年来撰写的一些主要文章,这些文章大多曾在省级以上中学数学刊物发表或各级教育学会获奖或在有关学术研讨会上作过交流,集中反映了我对数学教育科研的认识与感悟,凝集我二十多年艰辛探索的历程,正如该书封面所加的编者按:“李道生老师将自己在教学一线的经验用细腻的笔触载录出来,其中汇注的是教学妙法,是教育之道……” ;本书由北京教育科学研究所资助,于2007年由远方出版社出版。
二、速记研究之路
     1.《英语基本词分解-观察-联想速记法》30万字,1995年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
       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学教师,在完成繁忙的本职工作之余,进行研究工作,势必会有常
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和艰辛,需要超常的毅力与献身精神,对未知世界好奇的探索欲望,我在另一个未知领域倾注了大量的心血。
      当在数学领域的探索未给我带来实质性的突破时,我于1988年开始转入英语单词快速记忆方法的研究,是国内最早的从事英语单词速记研究方法的开拓者之一,是国内第一个将汉语拼音科学系统完整地应用于单词记忆中来的研究者。研究之初,我几乎不认识几个英语单词,可以说是个门外汉,那时国内几乎还没有开展单词快速记忆方法的研究,我也一直视记单词为学习外语的拦路虎,心想,如果能研究出一套真正的能速记单词的方法,攻克单词记忆难关,将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带着这一简单想法,我不知深浅一头扎进去再也没有回头,这其中遭遇的艰难险阻何止千万。
       经过长达八年苦行僧式的全方位探索研究,终于研究出一套原创性的科学快速记忆单词的新方法,并在学生中进行试验获得良好效果,其中有学生达到一小时记忆一百个单词的神奇效果。为了快速推广本人创立的速记法,九二年我先获得蒲圻文化局内部图书准应证,印刷出版了几万字的小册子“英语单词Hp速记法”几千册(即英语单词汉语拼音速记法),在学生中推广使用,并在此基础上,我将自己创立的一整套突破传统记忆模式的反常规的单词速记方法,整理成三十万字的专著《英语基本词分解-观察-联想速记法》,并向武汉大学出版社编辑部投稿,武大出版社外文编辑高度重视我的研究成果,并向总编室全力推荐,在社领导及总编们的选题讨论会上最终以三审通过的方式获全权出版资格。本书责任编辑告诉我,武大出版社是国家优秀出版社,一般只出版大学教材及专家教授的学术专著,在武大出版社出版专著的中学教师是凤毛麟角,而像你这样没有任何关系只凭投稿方式能被全权出版的普通中学教师几乎没有。当获得书稿全权出版的消息时,我激动得彻夜难眠,感慨万千,或许认为人生重新开始,将有广阔天地让我发挥暗藏的潜力,我多么希望能有贵人相助,全面推广发挥其应有的价值,但孤军奋战的我只能仰天长叹空徒奈何。
       本书出版后,国内许多速记机构开班讲座所运用的单词速记方法及出版的有关单词速记的书籍,大量参考了拙著的方法观点,他们的方法几乎可在我的书中找到原型,是的,他们都因此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收入,作为原创的我只能作嫁衣裳,苦当人梯。无论怎样,研究探索的兴趣已刻入骨髓溶入血液,即使无任何利益可言,我也会深埋其中无悔人生。  
       可惜了,那时,如果有哪位懂我的人或机构支持,那二十五年前,单凭我研究的英语单词速记法,就可创立品牌,在全国开展培训,普遍开花,一定会取得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这既是我个人的损失,也是赤壁教育的损失。
       须知,二十五年前我已研究出整套的英语单词速记方法,并写成专著“英语基本词分解观察联想速记法”(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现全国各地培训机构采用的方法大多出自我写的专著,我八八年开始研究英语单词速记法时,几乎没有资料可供借鉴,国内只有几个人各自独立进行研究,我荣幸是少有的几位研究者之一。那时,真正系统的突破传统记忆模式的速记研究者,主要是宋宜昌----《风暴谜式英语单词速记法》(科普出版社),姚鸿恩《英语单词形象记忆法》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许永全《英语单词趣味形象速记法》(改革出版社),李道生《英语基本词分解观察联想速记法》(武汉大学出版社),这就是国内最早从事单词形象速记研究的几位开拓者,如今遍地开花的英语速记培训机构采用的速记法及培训教材都是以这几本书为蓝本来编辑的,真正的原创者是以上这几位。
      根据我手头现掌握的资料,有以下记忆研究机构广泛参考了我的著作。
     (1)《快速巧记单词辞典》岳德宇、王凡、李卓凌主编。
       中国电视报、中国教育报、中国少年报、学英语报等全国100多家报刊媒体对本书进行了特别的宣传与推荐,我就是从媒体宣传中购买本书的,本书就是他们在全国开展培训的教材。翻开本书,发现大量参考了我的专著的观点和方法,并大段的抄录我的著作。
   (2)36小时征服高中英语单词》丛书。
      在赤壁热线赤壁论坛上,有位网友在我的帖子上留言:灯心草,发表于 2018-9-21 22:42
      “36小时征服高中英语单词》丛书疑难解惑_吴晓林_新浪博客。
       郑重声明:此内容是对李道生老师《英语基本词分解·观察·联想速记法》这一方面的补充!希望李老师看到后能与我联系!向前辈李道生老师致敬!
      见此留言,我大吃一惊,马上上网查询,首先跃入眼前的是书的目录:
前言
36小时征服高中英语单词》的奥秘
36小时征服高中英语单词》丛书阅读指南
()音义联想记忆法
()形义联想记忆法
   1.拼合联想记忆法
          2.汉语拼音联想记忆法
                                                     3.缀合法
   4.比较联想记忆法
()单词记忆效果检测
()单词记忆黄金五步
        从此目录可见,本书大致说来是我二十五年前出版的专著中介绍的方法,拙作出版后,国内许多速记机构开设记忆培训班,大量参考拙作中的方法进行培训。同步培训教材我二十多年前也已写好,苦于孤军奋战,没有外联推广,只好沉寂在抽屉里,此生太多的不甘心,没有伯乐的痛苦,枉费一生的研究,不是网友留言于此,我都淡忘了三十年前那苦行僧式孤独研究的岁月。
      2.《高中英语单词快速突击闪电战》(三十万字,2007年新华出版社出版)
      本书是继1995年在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英语单词分解.观察.联想速记法》一书之后发展提高自我创造完善的又一新作。通过全面审视反思,进行记忆方法的再创造再加工,重新探索出了一套全新的单词速记方法的新体系,本书于20076月由新华出版社出版。
       在教育部全国中小学幼儿教师奖励基金会主办的全国中小学教师优秀科研论著评选活动中,该书以其创造性的构思、扎实的理论功底,荣获教育部领导颁发的优秀科研论著二等奖获奖证书及奖金。这次优秀论著评选活动中,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中小学教师的科研论著二千余部,会议表彰的获奖论著一等奖八部,二等奖十部,三等奖七十五部,优秀奖一百部。
      去北京开会前,根本不知道获奖的等级,因为只在现场公布获奖的等级,原以为获个优秀奖就大喜过望了,公布奖项时,“李道生----二等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要知道,开会的多是教育领域的知名专家及教育机构教研员,而我是其中来自基层的最普通的默默无闻的中学教师,而且是不务正业的研究,顿时一股暖流涌满全身,这才是幸福的感觉。这不是获多少奖金的问题(只有七百元奖金),而是与中小学教育方面的众多教研高手一起接受教育部高层次评审机构的评比,这样获得的二等奖,意义非凡,既是对我研究能力的肯定,也是一直深埋的我扬眉吐气的奖啊!总不兴奋激动呢!
   待出版的著作
1、英语成语.惯用语.词组.短语形象记忆法
2、英语单词分解.编码.联想速记法(初中单词)
3、英语单词分解.编码.联想速记法(高中单词)
4、中药方剂歌诀形象记忆法
5、“让圆形美的光辉闪耀在圆的教学始终----圆的对称性全景式教学观”
       三.科技创新之路
       从2008年开始,我辅导学生参加省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连续七年获湖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本人连续四年被赤壁市政府表彰评为优秀科技辅导员;2011年被评为咸宁市优秀科技教师,2014年被评为湖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科技教师 。特别是我辅导的学生定涵的作品《转盘“机关”揭秘》获得第三十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青少年创新项目”数学类一等奖,实现了最近十届湖北省代表队参加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得科技创新成果类全国一等奖初中项目的零的突破,创造了我市参赛史上的辉煌,实现了赤壁市第一届“市长杯”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大会上,熊征宇市长提出的,争取在全国拿一等奖的目标。打破了咸宁市历年参加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无一等奖的记录,实现了拿全国一等奖的零的突破。
1新结论,巧开发,妙应用,获第二十四届湖北省青少年科技创 新大赛一等奖
2抛物线内接三角形问题统一性解决方法的研究,获第二十六届湖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
3字母表数显规律,分解化简巧解题,获第二十七届湖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
4问零猛醒,警钟长鸣”,获第二十八届湖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
5关于二次函数交点式的一般化及其应用探究”,获第二十九届湖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
6 《转盘机关揭秘》获第三十届湖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
7 《转盘机关揭秘》获得第三十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青少年创新项目数学类一等奖。
8)《圆的割线性质与切线性质的相互演变规律的研究》获第三十三届湖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
我在赤壁教育界创造的几个第一
1. 我是赤壁市现任数学教师中,第一个在专业数学刊物发表论文的作者我是在各级中学专业刊物发表论文数量最多、级别最高的教师,不是之一,而是第一
2. 我是赤壁市现任数学教师中,第一个出版专著的中学教师。也是第一个以本人名字命名的出版教育文集的教师。
3. 我是赤壁市(乃至咸宁市)现任数学教师中,唯一一个获全国数学教研年会论文一等奖的教师第一届到第十二届)。
4.我是湖北省获教育部全国中小学幼儿教师奖励基金会颁发的优秀科研论著二等奖的唯一一位湖北籍教师(是湖北省获奖等级最高者)。全国2000余部著作参评,一等奖八部、二等奖十三部、三等奖七十九部,优秀奖一百部。
5.我写的活动课案例(九千字)入选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审定的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专业课教材《初中数学典型课示例》(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是赤壁市唯一入选作品者。
    编者语:“(本书)所列典型课案例反映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最高水平,将成为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经典之作”。
    本案例已被河南音像出版社制成课堂教学实录光盘,面向全国推广、发行。
6.我辅导学生参加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创新成果类数学一等奖,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每年评选的数学一等奖不超过两项,在所有项目的一等奖中,是最难取得的奖项。而三十多年来,湖北代表队从没有获得过科技创新项目数学类一等奖,因此,我们取得数学一等奖打破了湖北省在这个项目上的零的纪录,当然,也是咸宁市参赛三十二年来唯一的一个创新成果类一等奖。
      感叹:早在一九八七年一月,我就在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主办的“数学教学”杂志第一期上发表我的第一篇论文,有意识的在网上查阅在此杂志第一期上发表论文的作者现在的情况,发现除我外大都功成名就成为数学领域的的权威教育专家了。有时自问,如果那时有机会被人赏识提携,如今的我将会怎样呢?要知道,我估计是改革开放以来,赤壁教育界现任数学教师中第一个在国内权威中学数学刊物发表论文的作者。
      多年苦行僧似地潜心于教学科研工作,所遭遇的艰难坎坷何只千万,然而真正让我难以逾越的壁垒,其实并不是研究本身,常言道:“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对此话,只有过像我这种经历的人才能真正理解那是一种无可奈何的嘶声哀鸣,因为我有过太多从热切变冰冷的期盼,有过太多从希望到失望的等待,有过……
      我本可以取得更大的成绩,但一直压抑在底层的环境中,完全靠个人的自我激励与自我安慰而奋斗。部分人的不理解甚至外面的谣传,一直让我百口难辩。除了研究偶有成功的喜悦带给我片刻的宁静,我不得不忍受歪曲的评价,或许这样可使某些人获得某种平衡感吧。
       我是一个孤独的失败者,不问世事、不通世故是我人生曲折不顺的最重要原因。

本帖最后由 开创者 于 2018-11-16 16:17 编辑

赤壁热线微信公众号
推荐
发表于 2018-11-17 19:20 | 只看该作者


       李老师,我早就知道你的事情。你只要在退休前争取到高级职称就可以了,有些人不但一篇文章都没写过,还一天也没有在讲台上站过,也早就评了高级教师职称。一些领导不会看你对社会的贡献,只会看你对他的贡献和你对他亲不亲近。不要太累了自己的心,该休息的时候要好好休息。
回复 支持 2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6 17:21 来自0715圈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6 19:34 | 只看该作者
    “引伸探索联想发现──研究性学习示例(八千字)(1987年获咸宁市教研室颁发的论文二等奖证书;2002年获第十一届全国数学教研年会论文二等奖,发表在上海师范大学数理信息学院主办 的《上海中学数学》2002年第4期上)。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6 19:37 | 只看该作者
      2004年,论文《圆性质的预测及教学价值》获第十二届全国数学教研年会论文一等奖。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6 19:42 | 只看该作者
      2002年,论文《全方位开放,多角度创新》获湖北省中学数学论文一等奖(颁证单位:湖北省教学研究室)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8-11-17 10:08 | 只看该作者


        你的高级评了没。 早年我看到一位农村小学校长砍柴,准确地说是偷砍邻村山上的柴,他和我说“风是风雨是雨,文章不能放到锅里煮”。你不会没有看到那些没有自己写一篇文章的,不是很多人早评高级了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7 10:22 | 只看该作者
        圆面积的公式──数学再发现教学设计案例”(近九千字2000年入选中国教育学会中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陈宏伯主编的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审定的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专业课教材《初中数学典型课示例》(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      根据本文设计的教学程序讲授的《圆面积的公式》课堂教学实录光盘,作为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配套录像教材,经河南省电教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已被河南教育音像出版社制成教学光盘,面向全国推广、发行。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7 10:27 | 只看该作者
       专著《李道生数学教育文集》(十二万字),由北京未来教育科学研究所资助,于2007年由远方出版社出版。正如该书封面所加的编者按:“李道生老师将自己在教学一线的经验用细腻的笔触载录出来,其中汇注的是教学妙法,是教育之道……”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7 10:34 | 只看该作者
       专著《英语基本词分解-观察-联想速记法》30万字,1995年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
       当在数学领域的探索未给我带来实质性的突破时,我于1988年开始转入英语单词快速记忆方法的研究,是国内最早的从事英语单词速记研究方法的开拓者之一,是国内第一个将汉语拼音科学系统完整地应用于单词记忆中来的研究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7 10:39 | 只看该作者
       专著《英语基本词分解-观察-联想速记法》的责任编辑告诉我,武大出版社是国家优秀出版社,一般只出版大学教材及专家教授的学术专著,在武大出版社出版专著的中学教师是凤毛麟角,而像你这样没有任何关系只凭投稿方式能被全权出版的普通中学教师几乎没有。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广告业务|版主守则|免责声明|无图版|手机版|小黑屋|删帖指引|赤壁热线 ( 鄂ICP备11015190号 )

GMT+8, 2024-11-22 16:54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