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691|回复: 3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羊楼洞之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4-26 11: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羊楼洞之歌
                                     陈天生


羊楼洞,一座锁在深山中的古镇。今人对其不甚了了,或者不屑一顾。然而,在明清时期,她有过万邦来朝的辉煌,即使在三十年前,她也是声名远播,有过外贸出口基地的荣耀。在俄罗斯出版的世界地图上,没有汉口(武汉市),却有羊楼洞的赫赫大名。

羊楼洞坐落在赤壁市西南二十六公里的松峰山中。山顶,劲松挺立,昂首云天。山腰间,浓密的茂林修竹,一望无际,有如巨大的绿色画屏,把这里装饰成绿色的世界。每到早晚时分,百里峡谷间,悄然飘起薄薄的云雾,丝丝缕缕,缠缠绕绕,飘飘荡荡,朝霞夕照下的众山群峰,显得神秘莫测。山脚下,一条流淌着清亮泉水的小溪,从万山丛中蜿蜒而来,弯弯曲曲,叮叮咚咚,一路欢唱着绕镇而过,奔向与大山相接的万亩茶园。古镇之南,有一口古井,泉水清冽甘甜,永不干涸。传说是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为保这里的山民与茶树不受干旱之苦,埋下宝瓶,化为泉井。朴实勤劳的山民,为感谢观音的恩赐,将井取名为观音泉,并在这里修建了圆通寺,终日香火不断。

本来,南方人不擅养羊。因此地洞多泉丰,林茂草肥,山民们为充分利用资源,便在楼后垒圈养羊,以佐餐席之美。久而久之,这里就叫羊楼洞。没想到,他们这一不经意之为,日后与食羊族结下不解之缘,不仅为自己造就了百年辉煌,也为民族团结国际交往创造了千秋佳话。当然,使羊楼洞人风光盖世的不是羊,而是茶与竹。

中国是茶的原产地。从神农尝百草而知茶的功效后,炎黄子孙就开始种茶饮茶。据记载,羊楼洞种茶的历史可追溯到汉代。由于这里的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所产茶叶品质优异;用这里的泉水制茶更是拔珍领异,成为茶中佳品。据说,湖北美女王昭君奉旨出塞,随身带去了湖北的茶叶。长期食用牛羊肉的蒙族人饮茶后,顿感神清气爽。此后,牧民饮茶在万里草原渐成风尚,以至“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贩茶之业,成为商家获利的重要方式。“一斤易一羊,十斤易一牛。”可见,茶叶在当时的珍贵与身价。为了感念昭君的功德,蒙族人民将湖北茶叶作为他们的首选,尤其钟爱羊楼洞用泉水制成的青砖茶。羊楼洞人为了彰显泉水之功,在茶砖上凸印“川”字。川者,水之喻也。哪怕不识汉字或眼花老人,只要一摸川字,就会慷慨解囊。川字牌洞茶,在蒙族人及北亚各族人民心中,竖起了一座信誉的丰碑,世代相传,一直高耸到今天。

更值得羊楼洞人自豪的是,在全国千百种茶叶中,只有羊楼洞的茶叶两次得到皇帝与领袖的关爱。第一次是朱元璋的军士征战沙场时,普遍染病,因羊楼洞籍军士随身所带茶叶而祛病康复。朱元璋登基后,赐名羊楼洞茶为“松峰茶”。第二次是毛泽东主席访问苏联时,送给斯大林的礼品茶就是“松峰茶”。

难以置信,在人口稀少的古代,这个偏远狭小的羊楼洞,竟然聚集了四万多人。他们之间有许许多多来自全国各地和10多个国家的茶商。他们用不同的文化和滚滚财富,促进了古镇的繁华;他们用源源不断的车马,从这里运走山水灵秀凝成的砖茶。砖茶从羊楼洞起运到20多公里外的新店装船,直出长江,又经海运至天津,或运往朝鲜、日本,最多的则是运至通州,再以车马运至张家口整理分装,然后,用长长的驼队一路风尘,运至遥远的大草原和俄罗斯。舟车相接,蹄帆交替,人类的需求、坚韧与智慧,开创了一条遥遥万里的茶马古道。羊楼洞人万万没有想到,他们山中的一片绿叶,一滴泉水,给世界人民带去了欢愉,也使他们融入了世界文明。

中国的茶文化,曾深深地影响过日本,羊楼洞的茶叶,也曾滋养过大和民族。可是,上世纪三十年代,凶残的日本军国主义者,在疯狂践踏神州赤县的同时,也惨无人道地炮轰过与世无争、与人为善的羊楼洞,使这颗山中明珠惨遭破坏,从此繁华褪尽,风光不再。当然,羊楼洞人不会屈服。他们有山一样的脊梁、竹一样的气节、松一样的坚挺。激愤之下,他们伺机袭击倭寇。他们撬铁轨、炸桥梁、袭兵营、劫辎重,让侵略者得到了应有的惩罚。更奇的是,葬于故乡的唐代名将雷万春的英灵也屡屡显灵。当日军的战机飞临羊楼洞时,不知从哪里突然飞来数万只乌鸦,遮天蔽日,直扑机群,日机望而生畏,惊慌逃离。日军进山扫荡时,大雾迷漫,阴风怒吼,日军不知所终。当时,驻守长沙的抗日名将薛岳亲书“声赫”、“濯灵”匾额,旌表雷将军显灵助战之功。

直到1949年,羊楼洞人才跟随中国人民一起站立起来,在废墟上重整家园,极力追回远逝的昌盛。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支持下,羊楼洞人不仅使茶业得到了恢复和发展,而且开发了竹产业和竹文化。他们生产的竹筷和竹扇及其它竹编工艺品,畅销世界各地。大大小小的竹扇上,画着一只或数只蝴蝶,深受外国人喜爱,“筷子走五洲,蝴蝶飞四海”之誉,传诵一时。至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羊楼洞镇从事竹制品的工匠、画师就达数百人。还有名重鄂南的蒲圻师范,汇聚了数以千计的湘、鄂、赣的莘莘学子。朗朗的读书声,吹响了古镇青春焕发的嘹亮的号角!一批又一批“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青年男女,从这里奔向闹市,奔向僻壤,撒播知识的种子,点燃文明的火苗,为祖国培养了万千桃李,为羊楼洞争得了无尚荣光!

然而,曾几何时,称雄数百年的茶厂迁走了,享誉四海的扇筷厂消失了,盛极三省的师范学校也移址市区!作为镇级行政机构亦已撤销。……羊楼洞的人口,一下子锐减至2000余人,而且,多为老弱妇幼!

羊楼洞,萧条了!衰败了!

走进昔日号称“小汉口”的古镇,不禁悲从中来。青石铺路的主街,长约一公里,贯穿南北,数条小丁字街巷,依主街向四周辐射。大街小巷的高房低屋,均为青砖灰瓦,典型的明清风格。街道上,冷冷清清。沿街的住户,大多关门闭锁。偶见几户人家开门,或是银发飘拂的老人坐在门口闭目养神。或是几人围坐,桌上的麻将噼噼啪啪,象是在驱赶门前冷落车马稀的寂寞。高大厚实的木门上,是斑斑驳驳的暗漆,象是特殊的文字,记录着昔日的富贵繁华。青石板上,是深深浅浅的车痕蹄印,令人犹见车轮滚滚,犹闻马蹄跶跶。谈起当年,老人们会立马双目放光,一脸骄傲:当年这里有二百多家茶庄,一百多家旅馆,还有许许多多茶楼、酒楼,真是灯红酒绿、歌舞升平。

在古街的反背,是一条现代商业街。但令人不解的是,竟然没有一家茶叶店,也没有一家茶馆!到一住户家,向有“泡茶待客”传统的羊楼洞人,家里竟然没有茶叶,而只为每位客人倒了杯白开水!这里是“茶都”啊!这里是在茶马古道的源头啊!一位70多岁的老人说,他已经多年不喝茶了。问他为什么,他说:茶场都卖给外地商人了,喝它干什么!

羊楼洞,全国多少个地方,在改革开放的春风里,蓬勃向荣,平地崛起,而你,为什么反而一落千丈呢?

羊楼洞,你有青山绿水,你有美名盛誉,这是最宝贵的资源。难道你就不能奋然跃起,再展雄风,与山外的客商或一决高下,或联手共进吗!

祸兮福兮。羊楼洞的明清古街,而今成了宝贵文化遗产。国家已将其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某电视台正在筹拍以羊楼洞为背景的三十集电视剧《茶道》。武汉某公司正在规划,在这里建设中草药种植基地、中医药文化博物馆和中医药养生基地。

羊楼洞,你将迎来又一次鼎盛。

羊楼洞人,你能把握住机遇吗?






评分

参与人数 6经验 +52 收起 理由
爬上墙头看红杏 + 10 欢迎在本版块 多发有关赤壁历史的文章
﹎.旋oοΟ℡ + 10 赞一个!
dappsama + 2 写得好
古情赤壁 + 10 纵观蒲圻历史,我们不难发现,衰败的脚步一.
烽火连篇 + 10 关注中,本帖已推至热线首页及新闻频道。
牛歌 + 10 读后感觉陈天生就是宣传赤壁的文化巨人。

查看全部评分

赤壁热线微信公众号
沙发
发表于 2011-4-26 11:17 | 只看该作者
没看贴,先顶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1-4-26 11:2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挖煤哥 于 2011-4-26 11:26 编辑

夜郎自大、固步自封、不求发展,是中国很多地方、企业衰败最根本的原因!
希望羊楼洞能把握机遇,开创未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1-4-26 11:36 | 只看该作者
写得很很,一个地方好,就要宣传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1-4-26 13:0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1-4-26 14:14 | 只看该作者
期待昨天的辉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1-4-26 14:47 | 只看该作者
屁民只会YY
官老爷不给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1-4-26 15:02 | 只看该作者
读后感觉陈天生就是宣传赤壁的文化巨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1-4-26 15:25 | 只看该作者
希望羊楼洞能把握机遇,开创未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1-4-26 16:02 | 只看该作者
洞茶春秋
——湖北赤壁市茶文化专题片
在湖北赤壁市羊楼洞,盛极一时的茶砖生产历史上,三玉川这个响当当的茶庄,就是山西商人创办管理的,空间是什么原因,让精明的晋商留在了羊楼洞,做起了茶叶生意呢?
[同期]居民 羊楼洞镇
(由于茶叶的发展,带来了百业的兴旺,所以做生意的人就都往这里挤,在外地卖茶叶的人多数都是带东西在这里中转,的以做生意的人就越来越多,所以这条街道原来都是大房子,义兴各祁兴顺这两家茶庄,54年涨大水的时候两家往了四五千人,那两个厂可以住四五千的家民,可见房子相当大,过去,都是大家厅屋,日本人来了以后就把他们拉垮了,过去日本人在这里烧火车,没有煤炭烧,就把这些屋子拆了烧火车,所以把上面一排屋子都刻掉了。)
公元1851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山西商人苦心经营的福建至汉口折水运路线被迫中止。于是他们把目光投向了产茶历史悠久、水运条件舍便利的两湖地区。
羊楼洞因一位牧羊人,在这里建了栋楼来养羊而得名,隶属湖北省赤壁市,地处鄂湘相交界处,其身后的芙蓉山,属幕阜山系,终年云缠雾绕,天然宜茶。据传早在唐代皇上下诏种山茶起,这里便将野生山茶进行人工栽植,史称松峰茶。随着松峰茶的闻名,这里的茶叶加工逐渐开始兴旺,到了时代中叶,因镇东南的观音泉水压制的砖茶,因品质醇厚,逐渐在边茶贸易中崭露头角,无论出于天时,还是地利上的考虑,晋商们都看上了这块风水宝地,而偏僻的鄂南小镇,也因山西商人的到来提前体会到了商业文明带来了兴衰浮沉。据说,当初镇上开了近百家茶庄,常住人品多达四万,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都从事与茶叶相关的工作。在当时,除了三玉川之外,还有长盛川,世巨盛川等多家川字命名的茶铺。据说这与当初制作砖茶时,引用了观音泉三条小川的水有关。这些川字号茶庄的老板,无一例外都是山西人,他们所经营的砖茶也统统被打上了川字牌的烙印。当砖茶运抵汉口后。这枚小小的川字,竟成了验购者判断茶叶好坏的依据。他们用三根手指,在砖茶表面轻轻一摸,再顺势一勾。确认是川字牌后,才准装船。
由于茶叶的发展,带来了百业的兴旺,街巷间,肩挑车贩络绎不绝,新店镇距离羊楼洞十公里,是砖茶入水路的起点。在羊楼洞制作好的砖茶,被搬运工用独轮车运抵这里后,经黄盖湖入长江至汉口,再一路北上,与运载它的商船驮队,一起踏上了运赴俄罗期恰克图的茶麻古道。
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中俄签订了《中俄陆路通商章程》,俄商们因此取得了在中国南方茶庄,直接采购加工茶叶的权利,他们在羊楼洞一带招人包办,监制砖茶,由于俄方的设备先进,先后开设了顺风新泰,阜昌等三家砖茶厂。第二次世界大战暴发后,羊楼洞的许多茶厂也都搬到了赵李桥,为了躲避战火,山西商人都纷纷回到了老家,时光仿佛在他们走后的那一瞬间被凝固了,幽静的街巷,独居的老者,废弃的码头,这座因茶叶繁荣的小镇,最终也没兴旺百年。番人嗜乳酥,不得茶则困以病。湖茶味苦于酥酪为宜。居住在俄国三此地区的藏、花容月貌、维吾尔、乌克兰,俄罗期等游牧民族,地处高原沙漠,气候寒冷,劳作繁重。长年以高脂肪的肉食为主,瓜果蔬菜少,人体不可或缺的维生素,主要靠喝茶叶来补充,通常是一天三茶三饭,甚至达到宁可一日无食,不可一日无茶的地步,有了广阔的边销市场,为了降低长途运输的损耗,茶叶制作者们,把用米浆与茶叶混合为茶饼的传统,改为汽蒸脚踩的制茶工艺,制成柱开的貌盒茶。
赵李桥砖茶石生产砖茶的历史,一直可追溯到1861年,该石的前身是中国茶叶公司羊楼洞砖茶石。1953年,为了扩大规模,工厂从凌晨楼洞迁到了现在的赤壁市赵李桥镇 ,在生产的众多 的砖茶中,历史最久运的恐怕就是这川字牌青砖茶了。青砖茶属黑茶类,以老青茶为原料,压制成砖茶后,主要销往蒙古、俄罗斯,许是这川流不息的川字博得了好彩头,川字牌砖茶依旧在全国的少数民族地区热销着。
为了迎合西方人的口味,还生产出了以红茶的片茶、末茶,为原料的米砖茶,最具象形意味的汉字川,暗含着道德标准的碑坊印。古老而精深的中华文化,在茶叶的馨香中,得到了另一种解读与演绎。高扬的额头,上翘的嘴角,30多年前,这些恣意的表情,在一瞬间被定格,一张张黑白照片,记录了残酷而炙烈的青春,从中延伸的回忆,让整整一代人无法释怀。20世纪60年代,武汉市有多名知青,被下放到赤壁市国营羊楼洞茶场。命运的改变,正是从那一刻开始的,他们胸前戴着大红花,怀着组织上的信任与自豪,正焦急地等待着汽车快一点到来,好把他们带到千里之外的广阔农村。
2003年,老知青们回到了羊楼洞茶场,投资建立了老知青茶庄,用他们自己的话来说,这是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20世纪70年代后,赤壁市开始在全市推广种植羊楼洞茶,在新店,茶庵和神山等地,建设了两个连片达一万多亩的茶园,兴办了具有今天产业化雏形的农工商总公司,开始尝试加工出另一种适合中原人饮用的高档绿茶。这种茶加工要求特别严格,把清明前后刚刚发出的嫩芽轻轻采摘下来,在明亮卫生的标准化加工车间里,经过机械化杀青、揉捻等二十多道工序加工而成。据说没有加工好的绿茶,冲泡的茶汤,第二杯汤色就开始发黄,久了还会变红、发黑。但赤壁人加工的绿茶能够做到三天汤色保持绿色稳定不变。有一个叫品贵翠毫的名优绿茶,因此在2006年湖北省名茶评比会上,以总分第一名获得了湖北省旅游文化名茶奖。高档绿茶,一时间成了国内办公接待和家里执行宾客的首选茶,看着翠绿干瘪的嫩芽头,在沸水中缓缓膨胀,恢复到采摘前生长的样子,清澈明亮而嫩绿的茶汤,散发出悠悠扬扬的新茶的清香,品尝着鲜爽醇厚 的滋味,无论是在夏天还是在秋冬,春天的气息都仿佛在周身东荡漾,所有的烦恼和疲惫,都在清馨的茶香中被冲淡,今天的赤壁人,也并没有高枕无忧,为了争取消费市场,他们茶叶的软件方面也做了大量文章。全市所有茶园,已全部通过了无公害产地认证。取得了茶叶无公害的绿色食品产品认证。以及具有了强制性食品安全标准的QS食品认证。为了调动经营者的积极性,对所有茶园都进行了改制。并强导培养了一批集茶叶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新生代,茶园老板,靠他们将赤壁茶叶工营模式和新的产品推向了全国各地市场。
从当初的晋商,到后来的俄商,再到普经知青和今天新一代的茶园老板们,羊楼洞的古往今来,就这样在不同人的手中得到了演绎,如同这川字,薪火相传,奔流不息。一百多年前,在这个湖面上,载满羊楼洞茶的货船曾缓缓驶过,再往前推到一千七百多年前,这里是孙权操练水兵的地基地。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在此破曹公。即便是凤雏先生泡制的绝甘兮少的香茗,也未冲淡诸侯们内心深处对权利的欲望。公元208年,一声绝地嘶杀在赤壁矶头上演了。大江东云流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当战争的风云退去,所有的一切又都归于平静。在这平静之下,赤壁矶头的茶事正风云漫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广告业务|版主守则|免责声明|无图版|手机版|小黑屋|删帖指引|赤壁热线 ( 鄂ICP备11015190号 )

GMT+8, 2024-5-17 10:59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