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梦回故乡 于 2016-10-1 00:58 编辑
下午三点多,乐队来了,神山镇某某某表演艺术团,连团长在内,共有七八个人。他们迅速在三伯门前的场子上搭好舞台。这舞台搭得蛮大的。主持人的发型与装束挺有艺术家的风范,声音洪亮、中气十足、举止大方自然,台词也说得很好,歌也唱得好。三个女歌手的歌唱得也不赖。我在网上看到新闻说当今农村社会白喜事请的乐队,要靠表演一些低俗的脱衣舞或插诨打科的黄色玩笑吸引观众提升人气,而今天这个乐队完全是健康、文艺的。乐队是下午四点多正式开演的,宾客前来吊唁作揖送礼点歌的活动也随之开始了。 晚上六点,宴席也正式开始,23桌共分了三批才吃完我们西凉把批叫行,第一行(即第一批)是10桌,这10桌的客人吃完,赶紧收拾桌子,让第二行的吃,第二行8桌,最后剩下几桌都吃第三行,5桌。宴席吃完,人们重新回到舞台前看表演(宴席也为乐队专门安排了一桌,他们七八个男女不喝酒,很快吃完回到舞台来继续演出)。 母亲昨夜就告诉我,乐队来演出时,人们要点歌的,现在农村都在点歌上比赛,看谁家老人的丧事办得热闹,就看谁家的亲戚们出手大方,点歌费用越高就越热闹。母亲说前段时间安典(我们村庄另一位老人)过世,他们家的亲戚们点歌就出了一万二千元,你三伯这次能点这么多钱吗,人家安典有两个老妹,老妹的几个女儿都是有钱人哪。父亲说,那也不一定,说不定他三伯点歌会更多,因为亲戚比安典家多呀。果然不出父亲所料,晚上十点半,演出结束时,共有60多个亲戚出手点歌,点歌费用一万六千多元。乐队专门安排了两个收点歌费的人,人们点歌时,要登记名字、金额,张榜公布在舞台前,与此同时,舞台上面的滚动电子屏幕也会不断播出。一些亲戚干脆不送礼金,而是直接把礼金拿去点歌。那么,点歌的这一万六千元收入都归乐队么?不是。乐队是三千元包干的,他们只拿事先与东家谈好的三千元报酬,而多的钱,全部交给东家。也就是说,点歌所得的钱,跟收取礼金所得,意义是一样的,都是东家的。不过今天这乐队演出水平高、人气望,我们在两个女演员(有一个可能是男演员化妆成女演员的)表演经典楚剧《四下河南》之乞讨情节时,深受感动,纷纷上去给小费,你一百我一百他一百,共给了一千三百元小费,这小费,乐队就不需要交给东家了。主持人和团长高兴死了。最后的节目是团长亲自上台,一人接连表演了三个节目。 演出进行到一大半时,主持人说希望观众朋友互动,可以上台唱歌,我鼓动会唱歌的侄子、侄女们登台献唱,他们都推辞不敢上去,为了给他们年轻人带个头,我这个根本就不会唱歌的人只好跑上去唱,唱了两首,第一首唱得真是丢死人了,差点唱不下去,但我毕竟是闯过江湖的人,第二首就拉了乐队的一个女歌手对唱,气氛起来了,点燃了人们上台的热情,几个侄子们纷纷上台献唱。他们比我唱得好多了。辉儿和强强(冬林哥的长子,即三伯的孙子)合唱一首《父亲》,两人唱着唱着不禁大哭起来,边哭边唱,一时,台下妇女们也受感染,跟着掉眼泪,演出达到一个高潮。最会唱歌的侄子当属朝阳,在我鼓动下,也上台献唱一首刘德华的《冰雨》,果然是不错。 从这演出看来,我忽然觉得,我们是否有必要在春节的时候,在外谋生创业的西凉游子们回来过年时,是否可以举办一场乡村春晚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