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9308|回复: 6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匠心耕耘香飘十里 年近古稀三次创业——你所不知的赤壁“秧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7-4 11:39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如今,走进赤壁街头,大大小小、档次各异的早餐店与种类繁多、色香味俱全的早餐品种让人眼前一亮,舌尖生津。而提起赤壁早餐,就不能不提起“大众”、“秧哥”等土生土长的“老字号”品牌,它们既是赤壁早餐丰富美味、竞相发展的推动者,又是赤壁早餐从少到多,从多到优的见证者。无疑,“大众”早已根植市民心中,其意义自然不仅仅是“过早”那么简单,而“秧哥”又有什么“背景”和独门绝技,何以在激烈的餐饮竞争中历经三十多年而屹然挺立呢?带着这个疑问,近日,笔者走访了“秧哥早餐”的开创者黄延陵。


“秧哥早餐”开创者黄延陵

早年:过早辍学,放牛砍柴修堤,竟一度不能糊口

今年68岁的黄延陵生于赤壁市新店镇朱巷村。因家庭贫寒,兄弟姊妹多达六个,黄延陵小学未读完就辍学在家,开始了几年的放牛、砍柴少年生活。穷人的孩子早当家,14岁那年,为了糊口,他跟着大人离开家乡,到西凉湖开始修堤工作。艰难困苦,玉汝于成。长期艰苦的工作,磨练了他的体质与心智,成了他人生中的一笔精神财富。



1974年,黄延陵结婚了。他和妻子像其他乡亲一样,在家乡过起了男耕女织的生活,饱含热情地希望用两双勤劳的双手干出幸福的生活。除了农耕,他还先后在村里担任过8年生产队长,4年出纳。小日子忙碌着,也还比较充实,只是地少贫瘠,收入太低。随着三个孩子的先后降临,黄延陵和妻子总陷入无米下锅的窘境。



“总在家里也不是个事,每天很累,日子也没过好。我们得想点别的门道?”穷则思变,1986年,34岁的黄延陵带着妻子离开了热爱的家乡,开始了蒲圻城里(后更名为赤壁)34年的谋生之路。

中年:苦力做够,扁担挑家,由流动摊贩到门店经营来之不易

没有学历,没有技能,刚刚来到蒲圻城里谋生的黄延陵一度很迷茫,偶尔还会产生放弃的念头。但为了家人过得更好,他没有退路。后来,在熟人介绍下,他到一个工地做了小工,起早贪黑,拉砖、抬包、拌制混凝土,脏活累活抢着干。为了每天一块六毛五的工钱,他拼了命,感冒发烧都不请假。而妻子则找到了摘茶叶的工作,夫妻勉勉强强可以维持在城里的生活。



“尽管一直很努力,可后来工钱拿到手越来越难。为此,我和老伴商量,决定自己做点小买卖,挣一分是一分,不能总是给人打工,生活太没保障。”说干就干,1988年,黄延陵和妻子瞅准老长途汽车站附近人多,结合自己有做饭的手艺,就简单准备器具、材料,挑着担子,开始了自己的32年早餐经营之旅。那时候,“在外过早”还不是很流行,他起初只做简单的热干面、汤粉、菜包子,牛肉面(粉)显得非常奢侈,成本大,也难以卖出去。



扁担、火炉、吆喝声、热乎乎的面……这构成了黄延陵对那时的清晰记忆。当然,那时候城管和小商贩还未“握手言和”,他只能“见缝插针”、“伺机而动”,一个早上忙完往往使他筋疲力尽。为了创收,他还在早餐收摊后去卖菜。直到一次,他在菜市场带的所有钱被骗光,妻子觉得他太老实,才要他一心做早餐。这时候,黄延陵一家的生活可谓捉襟见肘、举步维艰。甚至,大女儿也因为没钱读书要辍学了,眼看着开始重蹈他们的命运……



“打一枪,换一地,这不是常法。”强大的生活压力,市民日渐接受“在外过早”的形式,迫使黄延陵再次寻求改变,决定“二次创业”,将步子迈得更大一点。

1994年,黄延陵来到老农业局长旭制衣厂对面,租了几个平方的小门店,开始了早餐驻店经营之路。他开始琢磨赤壁地方水土特点及市民的需求和口味,绞尽脑汁丰富早餐品种,变换、提升口感。逐步改良后的早餐,适应了消费者的最新需求,越来越受到喜爱。因为黄延陵出身农家,削瘦,老实,话又不多,看起来像田里的稻秧一样,顾客送他一个绰号“秧哥”。他不仅不生气,还为此沾沾自喜,一门心思只想经营好早餐。

干了九个月,门店被收回。黄延陵又在老干部活动中心转接了一个门面,继续经营早餐。此后,因为各种原因,也更换了几次门店。1998年,赤壁某行政单位看中了黄延陵的手艺,他来到刚开发的新区,承包了该单位几年食堂。

晚年:老当益壮,三次创业,让更多人爱上“舌尖上的赤壁”

后来,食堂承包合同到期,黄延陵看到新区建设蒸蒸日上,人流量越来越大,又租起门店,开始谋划早餐“提档升级”。有了一定的积蓄,他对店面装饰、就餐环境、卫生质量、品种口味有了更高的要求。




而今,位于赤壁人民广场旁赤马港路的“秧哥早餐”店,经营面积达150多平方米,员工近10人,干净整洁,环境清新,涵盖热干面、牛肉面、三鲜面、炸酱面、炒面等主食及花卷、蛋酒、海带骨头汤、银耳汤等辅食20多个品种,成为很多赤壁市民过早的一大选择。尽管受疫情冲击不小,复业后依然宾客盈门,戴口罩排队就餐的市民络绎不绝。




“早餐要做得好,食材是关键。”当被问及做早餐的“法宝”时,黄延陵大大方方地说出了自己想法。

他觉得,首先是精准选材,确定面、粉、牛肉等主食供应商,并长期固定,严格把关,确保材料健康、新鲜且质量稳定。比如,他采购的牛肉以牛小腿新鲜牛肉为主,确保当天购,当天加工使用。




其次,持之以勤,持之以恒。做早餐是苦差事,往往前一日备好材料,次日最迟凌晨两点就要起来投入加工工序,这样日复一日,长年累月,不容懈怠、拖延。比如,当天购回生面条,当天就要进行“过水”、“初加工”的“打面”程序,将之“升级”为热干面的半成品,凌晨两点后进行“二次加工”,并备好食油、芝麻酱、色拉油、香油、细香葱、大蒜子、萝卜丁、酸豆角、卤水汁、生抽等辅助材料,以为“开拌”做好所有准备。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家和万事兴,并饱含责任和感情做事。他觉得一步步走到今天,离不开老伴邓兰桂的信任理解与默默支持,离不开儿女儿媳们的齐心协力,温馨的家庭始终是他前进的支撑与动力,多次濒临困境,都是家人相扶相携、共渡难关。同时,做早餐如做人,像抚养孩子一样,讲责任,讲感情,这样才能做出更好吃的早餐。同样的食材、佐料,不同的人拌出的面味道不一样,就是因为责任心和投入感情不同。



多年来,黄延陵依靠这“三大法宝”将早餐做得有声有色,尤其做的热干面和牛肉面,纤细爽滑有筋道,色泽黄而不油腻,酱汁香鲜味儿美,有种很爽口的辣味,让人吃了回味无穷。很多市民早上大老远驱车慕名来“过早”,就是为了和家人或朋友分享几份“秧哥”的热干面或牛肉面。




近年来,看着赤壁日益向好的早餐业和发展前景,黄延陵“胃口大开”,已经不满足于一店的经营,他将目标定位为打造赤壁早餐特色文化品牌。依托三十多年的经营经验和良好的口碑,他注册了“秧哥”商标,以将更健康更精美更个性化的早餐品种献给消费者,与同行携手打造更具有维度的赤壁早餐文化,让更多人爱上“舌尖上的赤壁”。



“从流动摊贩到驻店经营,再到走向地方早餐特色文化品牌之路,这算我的第三次创业。我知道会很难,但我们生活在一个最好的时代,我和家人,还有团队一起会坚定走下去。”面对未来的路,年近古稀的黄延陵充满期待,信心满满。 (部分图片来自赤壁热线及其它网络)
本帖最后由 北望 于 2020-7-4 13:24 编辑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2 赤币 +50 收起 理由
赤者 + 2 + 5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赤壁热线微信公众号
来自 11楼
 楼主| 发表于 2020-7-4 20:16 | 只看该作者
下午休息了下,醒了看了下网友们的跟评。大家反映的问题都很实在,也很尖锐,说价格高了。衣食住行,和老百姓紧密相关,我自己也深有体会。

起初,我对秧哥还不是很了解,只是听几个朋友提起,在一个群里谈论了这个店的有关东西。几个群友,肯定是之前已经光顾过的群友,说价格高了。我自己到店里来了两次,自己埋单(当然不想被小看,说是去蹭早餐),第一次吃了汤粉,第二次吃了热干面,因为疫情期间,店里统一用了一次性打包盒(一个1元,不是劣质的,是酒店用那类),加打包盒6元钱一份,不用打包盒是5元钱一份,现场确实有人自带餐具过早的(显然都是常客)。相比一些4元1份的店面,秧哥确实贵了一点。但是就餐环境和就餐体验就相对好了一点,先不说味道(众口难调,有人喜欢有人不喜欢也是正常现象)。

写文章之前,我和黄大伯聊了群友反映的有关价格的问题,他说秧哥早餐经营几十年,靠味道,更靠口碑,30多年未发生一起食品安全事故。秧哥也一向明码标价,从不坑蒙拐骗,以次充好。因为没有回头客,就没有秧哥的今天。

但疫情期间,秧哥也俩月没开张,房租1天也没减免,各种开支都相应提升了,但坚持没有涨价,只是因应防疫需要,使用了一次性打包盒,加了打包盒的钱,也是客户与秧哥共渡难关,大多客户想必对此都是理解的。黄大伯希望随着餐饮业完全恢复正常,秧哥也能更有温度一些,努力做市民喜爱信赖的赤壁本地特色餐饮品牌。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推荐
发表于 2020-7-4 13:36 来自0715圈 | 只看该作者
 
文字太多了,难得看,反正不喜欢这家店
 
回复 支持 6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推荐
发表于 2020-7-4 18:21 | 只看该作者
东西贵且量少,物无所值
对这家早餐店已经很多年不想踏足
如今秧哥居然也要打广告生存,足以证明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果然,这个世界是适者生存优胜劣汰
回复 支持 5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推荐
发表于 2020-7-5 10:28 来自0715圈 | 只看该作者
 
楼主餐饮不是靠感情营销,靠质量品味实惠吸引人,人人都有不容易的一面,这个广告我不喜欢
 
回复 支持 3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推荐
发表于 2020-7-5 08:42 来自0715圈 | 只看该作者
我想说任何事情都是有因有果,都不能片面,房东的无理在赤壁并不少见,商业氛围不用过多评论自有清者自清,老板家的人格也不是一天两天的沉浮,各有所爱,各有所得,但是我想有一天你会发现你欠的终究会还,你失去的终究会以另一种方式获得,生意人好坏真的就是时间的考量,大众的磨合,上天的验证。顺便说一句楼主不要老是拿着打广告的心思去下任何定义。
回复 支持 3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推荐
发表于 2020-7-4 13:33 | 只看该作者
出身中原,爱面尤甚。听说赤壁秧哥牛肉面好吃,我感觉很好奇,前后去了四次,前两次没找到,前几天开市总工会扩大会时在群友指引下去了一次,今天早上又特意去了一次。通过这个帖子,感觉秧哥——黄老先生是很普通的人,不传奇,也没神奇的光环,更多像我的父辈一样,吃苦耐劳,敢于坚持。只是,他用心用情,三十二年如一日地做着自己喜爱的事,从量变到质变,做出了品牌,做出了文化。当然,赤壁本地还有很多具有历史和文化沉淀的餐饮品牌,我希望赤壁有更多的“大众”和“秧哥”,希望海内外朋友都能爱上赤壁味道。
回复 支持 3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推荐
发表于 2020-7-4 21:31 来自0715圈 | 只看该作者
不说别人做生意,价格味道如何,起码在8几年,9几年别人养活一大家子就很不容易,客观的说:现在的年轻人养一个都觉得难,至少别人将近70岁的老头子了还在辛苦劳作,比起街上伸手讨米的老头子强多了。我想楼主发出来不是为了宣传秧哥的面条和价格,是秧哥坚持的这份精神
回复 支持 3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推荐
发表于 2020-7-4 15:19 来自0715圈 | 只看该作者
一个字:贵
回复 支持 3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推荐
发表于 2020-7-6 18:44 来自0715圈 | 只看该作者
 
反正我个人觉得,秧歌,大众的热干面都难恰。不喜勿喷,谢谢。
 
回复 支持 2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推荐
发表于 2020-7-5 12:02 来自0715圈 | 只看该作者
我感觉早就应该关门大吉才对,赤壁百姓还算善良
回复 支持 2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推荐
发表于 2020-7-5 11:00 | 只看该作者
浩dan 发表于 2020-7-5 02:06
任你说到天花乱坠,只要价格不贴近百姓,终有一日,最后一位老顾客也会离你而去,赤壁这股“沾赤必涨价”的 ...

这个确实是真的。以前东莞路边店鸡蛋肠一般3块,鸡蛋炒米粉4块。记得2016年刚回来的时候,看见一家路边店,想炒个青椒肉丝加饭打包。我说一个人吃,来个青椒肉丝的快餐打包,老板直接来句28。我说那不要了。老板说28还贵啊,不要算了。走到金三角,稍微一个品牌店,动辄一件外套上千。热干面,从3块涨到4块再到5块,中间的时间似乎还不到一年,虽然是2块钱的事情,但涨幅是66%。当然,最佩服的还是天天吃14块一碗的牛肉面,眼睛也不眨一下的人。总的说来,还是我自己比较穷,赤壁的富人太多了。
回复 支持 2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20-7-4 11:51 | 只看该作者
楼房的主人,预交好多钱个广告费,才可以哒么努力个 笔功 啊 ?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0-7-4 15:52 来自0715圈 | 只看该作者
 
没这么牛逼!
一个字一一一贵!
 
回复 支持 2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20-7-4 16:05 来自0715圈 | 只看该作者
 
广告打的好,楼主得了多少好处!
 
回复 支持 2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20-7-4 16:06 来自0715圈 | 只看该作者
 
我发现现在有蛮多会玩广告的!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20-7-4 16:32 来自0715圈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广告业务|版主守则|免责声明|无图版|手机版|小黑屋|删帖指引|赤壁热线 ( 鄂ICP备11015190号 )

GMT+8, 2024-12-27 15:50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